英雄項羽

英雄項羽是一本2010年4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清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項羽項羽
 作者:李清泉
名稱:英雄項羽
分類:百家講壇
語言:國語
標籤:英雄項羽百家講壇

內容簡介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等五種形式,其中本紀就是皇帝的傳記。人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沒有當過皇帝的項羽,卻被放在了本紀里,要知道司馬遷是漢朝史官,項羽又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死敵,那么項羽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能讓司馬遷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歷史上常說“勝者王侯敗者賊”,司馬遷卻說“不以成敗論英雄”,那么在司馬遷眼中,劉邦和項羽究竟誰是英雄?
司馬遷是漢武帝時代的史官,面對劉邦的後代,他身受刑獄之災,還能對劉邦的死敵項羽發出由衷的讚嘆,可見項羽實非等閒之輩,也確實深深地打動了這位頗具正義感的史官。項羽被後人譽為中華數千年歷史上最為勇猛的將領。那么項羽究竟是依靠什麼在群雄逐鹿的秦末走向人生的輝煌呢?
正所謂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源之水,沒有無本之木,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當然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那么項羽為什麼從小就那么痛恨秦朝,一定要推翻秦始皇的統治呢?究竟是怎樣的契機讓項羽從小就樹立了這樣的理想呢?
項燕的死對整個項氏家族來說,無異於一場滅頂之災。項羽從此告別了貴族公子的身份,和叔叔項梁一起走上了一條四處飄泊的求生之路。據史書記載,項燕死的時候項羽才十歲,而項羽起兵的時候,已經二十四歲了。也就是說,項羽在漫長的等待中,度過了十四年的光陰。人生最怕的,不是面對失敗,不是面對困苦,而是一個人長時間走在一個漆黑的長夜裡,看不到希望。那么理想之燈對於項羽渡過這漫長的十四年究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國家行政學院李清泉博士將帶您一起走近一個與眾不同的項羽,一個震撼我們心靈的項羽。

節目目錄

01 立志圖秦
02 會稽起兵
03 橫空出世
04 破釜沉舟
05 鴻門風雲
06 裂土封侯
07痛失雙傑
08智救彭城
09楚河漢界
10 霸王之死



分集劇情

 

分集查詢收起查詢
  • 1集
  • 2集
  • 3集
  • 4集
  • 5集
  • 6集
  • 7集
  • 8集
  • 9集
  • 10集
  • 01 立志圖秦《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等五種形式,其中本紀就是皇帝的傳記。人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沒有當過皇帝的項羽,卻被放在了本紀里,要知道司馬遷是漢朝史官,項羽又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死敵,那么項羽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能讓司馬遷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歷史上常說“勝者王侯敗者賊”,司馬遷卻說“不以成敗論英雄”,那么在司馬遷眼中,劉邦和項羽究竟誰是英雄?
    司馬遷是漢武帝時代的史官,面對劉邦的後代,他身受刑獄之災,還能對劉邦的死敵項羽發出由衷的讚嘆,可見項羽實非等閒之輩,也確實深深地打動了這位頗具正義感的史官。項羽被後人譽為中華數千年歷史上最為勇猛的將領。那么項羽究竟是依靠什麼在群雄逐鹿的秦末走向人生的輝煌呢?
    正所謂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源之水,沒有無本之木,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當然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那么項羽為什麼從小就那么痛恨秦朝,一定要推翻秦始皇的統治呢?究竟是怎樣的契機讓項羽從小就樹立了這樣的理想呢?
    項燕的死對整個項氏家族來說,無異於一場滅頂之災。項羽從此告別了貴族公子的身份,和叔叔項梁一起走上了一條四處飄泊的求生之路。據史書記載,項燕死的時候項羽才十歲,而項羽起兵的時候,已經二十四歲了。也就是說,項羽在漫長的等待中,度過了十四年的光陰。人生最怕的,不是面對失敗,不是面對困苦,而是一個人長時間走在一個漆黑的長夜裡,看不到希望。那么理想之燈對於項羽渡過這漫長的十四年究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國家行政學院李清泉博士將帶您一起走近一個與眾不同的項羽,一個震撼我們心靈的項羽。敬請關注《英雄項羽》第一集。
  • 02 會稽起兵由於國讎家恨的影響,項羽從小就樹立了圖秦的理想,並且十四年如一日地為了這個理想堅持不懈的努力。直到項羽二十四歲這一年,終於等來了一個蓄勢待發的機會,那就是席捲全國的秦末農民大起義。二十四歲的項羽與叔父項梁趁勢帶領八千名反秦義軍登上了歷史舞台。然而讓後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項羽和他的叔叔項梁在起兵之初,竟然殺死了一起準備反秦的同道好友,那么秦末農民起義究竟是如何爆發的呢?我們又該如何理解項羽在關鍵時刻殺死同道好友這件事呢?
    俗話說,置於死地而後生,陳勝、吳廣被逼無奈的造反,最終形成了反秦的燎原之勢。當起義的訊息傳到會稽郡時,早就蓄勢待發的項羽和叔叔項梁也準備起兵造反,然而有一個人比他們更加心急火燎,那么這個人是誰呢?他又為什麼急於起兵反秦呢?
    當郡守聯合項梁和項羽反秦的時候,他們叔侄兩人趁勢起兵,應該說是如虎添翼,那么何樂而不為呢?然而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竟然殺死了這個反秦同盟,那么項梁和項羽,為什麼不按常理出牌呢?
    大澤鄉起義吹響了反秦起義的第一聲號角,作為大澤鄉起義的第一人陳勝,之後建立了張楚政權,這成為秦末農民起義的精神家園。項梁項羽起義後,也準備與陳勝會合,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陳勝突然被殺,想投奔陳勝的項梁和項羽兩人,頓時束手無策。
    經范增的指點,項梁茅塞頓開,在義軍中樹立了楚懷王這個領導核心,這樣他們反秦就師出有名,底氣更足了。然而就在項梁和項羽反秦大業風生水起的時候,項梁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致使自己兵敗被殺,那么項梁究竟犯了怎樣的一個錯誤呢?
    讓我們撥開層層歷史迷霧,跟隨國家行政學院李清泉博士一起走近一個與眾不同的項羽,一個震撼我們心靈的項羽。敬請關注《英雄項羽》第二集《會稽起兵》。
  • 03 橫空出世秦朝末年,在陳勝、吳廣起義的大背景下,項羽跟隨叔父項梁也起義了。然而就在形勢一片大好之時,叔父項梁突然戰死疆場。項羽一下子失去了自幼就為他遮風擋雨的叔父,不得不一個人面對未來的風風雨雨。然而就在項羽準備化悲痛為力量痛擊秦軍的時候,有人卻趁機奪了他的兵權,這背後一刀更使得項羽空有一顆圖秦之心,卻無從施展。那么究竟是誰奪了項羽的兵權呢?接連遭受打擊的項羽又是憑藉怎樣的智慧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呢?
    從楚懷王后來的表現看,他不是一個缺少智慧的人,然而在奪取項羽兵權這件事上,卻顯得心胸狹隘很不理智。因為消滅強大的秦國,還急需項羽這樣的猛將。那么楚懷王不以項羽為主將,又任命何人呢?
    雖然秦朝內憂外患,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公元前208年,秦軍大將章邯擊敗項梁領導的楚軍後,又北上擊敗了趙國軍隊,並把趙國君臣包圍在巨鹿。趙國危在旦夕,只得派出使者,向楚、齊、燕等國求救,那么楚懷王作為當時反秦義軍的領袖,他究竟是如何平衡救趙和滅秦這兩大任務的呢?
    面對楚懷王的排擠和打壓,項羽既服從又心不甘,然而為了儘快實現滅秦的夙願,項羽屈尊做了宋義的副將,並且積極地為宋義獻言獻策。可是宋義不懂軍事,又從未領過兵打過仗,最終兩人發生了嚴重的分歧。那么面對宋義的傲慢無理,項羽又是如何應對的呢?這裡體現出項羽怎樣的智慧呢?
    讓我們撥開層層歷史迷霧,跟隨國家行政學院李清泉博士一起走近一個與眾不同的項羽,一個震撼我們心靈的項羽。敬請關注《英雄項羽》第三集《橫空出世》。
  • 04 破釜沉舟項羽之所以被稱為反秦英雄,關鍵在於指揮了巨鹿之戰。在這場人數相差懸殊的戰役中,項羽憑藉破釜沉舟的勇氣背水一戰,最終以少勝多,全部殲滅秦軍的精銳部隊。巨鹿之戰成為中國戰爭史甚至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還給後人留下了以一當十、破釜沉舟這兩個頗有氣勢的成語。後人談起巨鹿之戰往往認為,勇氣是項羽戰勝強大秦軍的關鍵。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簡單,在這場生死存亡的決戰中,項羽充分展現了他爐火純青的兵家智慧以及讓人高山仰止的英雄魅力。那么巨鹿之戰的來龍去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項羽戰勝秦軍的秘訣又是什麼呢?
    在巨鹿周圍對抗強大秦軍的並非只有項羽所率領的起義軍,其它各路諸侯軍也紛紛趕來助陣,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他們見到了秦軍的強大陣容後,都成了江湖上的街頭藝人,光擺花架子作壁上觀,各自保存實力。那么面對秦軍這塊硬骨頭,勢單力薄的項羽該怎么辦呢?
    由於項羽是殺了宋義懷王才被迫封他為上將軍的,所以項羽處於一個沒有任何外援、沒有任何退路的境地,再加上宋義此前耽擱了四十六天,軍中後勤糧草不足更是問題。同時秦軍圍困巨鹿已經有三個月了,巨鹿隨時都有可能被擊破。情勢危急之下,項羽究竟是依靠什麼來力挽狂瀾的呢?
    雖然巨鹿解圍了,秦軍撤退了,但是秦朝大將章邯帶領著剩餘的二十萬人準備捲土重來,如果項羽繼續強攻,勝負依然未卜。事實上,項羽並不是總會來硬的,這次他採取了智取的戰略,那么項羽最終是如何給秦朝主力以致命一擊的呢?
    在巨鹿之戰中,項羽率領著少量的雜牌軍竟然徹底打敗了數倍於自己的秦朝精銳部隊,這無疑是項羽的天才之作。大秦帝國由此只剩下了苟延殘喘,再也無力重整旗鼓。那么項羽在這場戰爭中,給後人留下了怎樣的智慧啟迪呢?讓我們撥開層層歷史迷霧,跟隨國家行政學院李清泉博士一起走近一個與眾不同的項羽,一個震撼我們心靈的項羽。敬請關注《英雄項羽》第四集《破釜沉舟》。
  • 05 鴻門風雲談起楚漢之爭,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鴻門宴了。自古以來,人們對項羽最終沒有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一事有過無數爭執。有人認為項羽不殺劉邦是因為心太軟,也有人認為項羽身邊出了內奸。然而很少有人關注,鴻門宴是如何吃起來的,劉邦和項羽又是如何走到餐桌前的,這才是了解鴻門宴的關鍵。那么鴻門宴的來龍去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鴻門宴上,項羽真的是大意放走了劉邦嗎?
    遠在千里之外的項羽,聽說劉邦已經攻下了秦朝的都城鹹陽,也馬不停蹄地趕往鹹陽,準備與劉邦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然而這時候的劉邦,已經心生異志,想獨享勝利果實。他的一個不友好的舉措,讓項羽勃然大怒,這個原本可以化解的小誤會,最終竟然升級為兵戎相見。那么這其中的來龍去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此時在軍事上擁有絕對優勢的項羽,怎么會容忍劉邦獨享勝利果實的行徑,然而劉邦畢竟是自己的戰友,自己如果以強凌弱恐怕讓天下諸侯笑話。曹無傷的密告,正好讓項羽找到了以戰爭手段打擊劉邦的理由,蒙在鼓裡的劉邦危在旦夕。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劉邦的救星意外出現了,這個人同時也就成了項羽命中的災星,那么這個人是誰呢?他又為什麼要救劉邦呢?
    鴻門宴前,劉邦在軍事上對項羽構不成任何威脅,所以項羽沒有必要非得殺死劉邦。他們之間矛盾的焦點是:劉邦能否放棄先攻入關中的大功。當劉邦決定去鴻門謝罪的時候,已經明白無誤地表明了他的態度,所以劉邦的活命已經是必然的了。那么鴻門宴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筵席呢?這場筵席給我們的啟示又是什麼呢?
    讓我們撥開層層歷史迷霧,跟隨國家行政學院李清泉博士一起走近一個與眾不同的項羽,一個震撼我們心靈的項羽。敬請關注《英雄項羽》第五集《鴻門風雲》。
  • 06 裂土封侯項羽入關後,與劉邦進行了第一次政治較量,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項羽儘管最終沒有殺掉劉邦,但是劉邦在項羽面前的俯首稱臣,也讓各路諸侯都看在眼裡。劉邦都服了,天下還有哪個不服。通過鴻門宴,項羽實實在在地掌握了對天下的控制權。鴻門宴之後,號令天下的項羽,率兵殺入了秦朝都城鹹陽,最終實現了立志圖秦的理想。由此項羽好像變了一個人,他由一個有勇有謀的、有進有退的將軍,變成了一個大開殺戒的劊子手、一個目光短淺的短視者,最終把天下分給十八個諸侯王,又讓項羽背上了分裂國家的歷史罵名。那么項羽為什麼沒有把握住統一天下的機遇呢?他為什麼要違背歷史潮流而裂土封侯呢?
    項羽不定都鹹陽而執意回彭城這件事,固然有衣錦還鄉的炫耀心理,但是更重要的是,項羽缺乏定都鹹陽的政治上的合理性。因為懷王有約,先入關者為王,再加上項羽進入鹹陽後的燒殺搶掠,更是讓他失去了民心。失去了民心,也就意味著失去了統治的基礎,這使得項羽不得不離開關中這塊易守難攻的寶地。但是當項羽準備回彭城的時候,他卻突然改變了主意,想繼續留在關中,那么項羽為什麼要出爾反爾呢?
    項羽是反秦英雄,也是一個普通的人,權力讓他膨脹,讓他一氣之下把秦始皇一統的江山又給劃分得四分五裂。因為項羽看不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進步意義,看不到天下百姓對和平嚮往。那么項羽為什麼不能順應歷史的潮流呢?他沒有一統天下的背後原因又是什麼呢?
    項羽的裂土封侯,又讓統一的天下淪落為四分五裂,諸侯分爭的天下,使得芸芸眾生再一次陷入到戰爭的災難之中。項羽的這種做法,不僅違背歷史潮流,也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巨大的隱患,那么這個隱患又是什麼呢?國家行政學院李清泉博士將從人性視角出發,帶領我們一起走近一個真實的項羽,一個有血有肉的項羽。敬請關注《英雄項羽》第六集《裂土封侯》。
  • 07 痛失雙傑項羽一怒之下裂土封侯,將天下分封給十八個諸侯王。不管對分封的結果是否滿意,誰也無法改變項羽所確定的天下格局,因為胳膊擰不過大腿,大家只能俯首聽命。按理說,各路諸侯各回自己的封地,大家應相安無事、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然而由於項羽的分封不公,最終埋下了諸侯之間紛爭的隱患,尤其是被封到邊遠地區的劉邦,更是心不甘情不願。由此拉開了劉邦與項羽的人才之爭,劉邦手下的漢初三傑,有兩個都是來自於項羽的陣營,那么他們為什麼要投奔劉邦呢?項羽和劉邦的用人策略,又有怎樣的不同呢?
    在這些投奔劉邦的人中,有兩個人被項羽忽略了,而正是這兩個世間奇才,最終成就了劉邦的天下大業。一位是面對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軍事天才韓信,另一位就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漢初第一謀臣張良。那么韓信和張良,為什麼會離開當時實力最雄厚的項羽呢?
    劉邦之所以取得天下,張良和韓信這兩位世間奇才居功至偉。這兩人成了劉邦善於用人的典範,同時也就映襯出了項羽的不善於用人。那么面對同樣的人,為什麼劉邦能用,項羽不能用呢?
    項羽並不是不用人,也不是完全排斥人才,比如歷史上有名的謀士陳平最早也是為項羽服務的,而且是被項羽委以重任,但是陳平最終也離開了項羽,投奔了劉邦。可見除了敢於用人之外,能夠留住人才也是至關重要的。那么為什麼同樣的人,劉邦能留住而項羽留不住呢?領導留住人才的秘訣究竟是什麼呢?國家行政學院李清泉博士將從人性視角,帶領我們一起走近一個真實的項羽,敬請關注《英雄項羽》第七集《痛失雙傑》。
  • 08 智救彭城項羽分封完十八路諸侯,本想過自己的安穩日子去,但是沒過幾個月,就有諸侯紛紛向他發起挑戰,項羽不得不再次披掛上陣、四處平亂。俗話說,按下葫蘆起了瓢,正當項羽率軍平亂的時候,他曾經的戰友劉邦竟然率領56萬大軍偷襲項羽的大本營,占領了都城彭城,取得了標誌性的勝利。項羽聞訊當機立斷率3萬精兵殺回彭城。然而就是這三萬精兵把劉邦的軍隊打得東奔西逃、一敗塗地。那么項羽究竟是如何以少勝多的呢?取得大勝的項羽,為什麼沒有乘勝追擊把劉邦趕回老巢呢?
    在楚漢戰爭正式爆發之前,項羽對劉邦的認識很不充分,沒有洞察到劉邦的戰略優勢和兼併天下的決心,始終沒有把劉邦當做自己的主要敵人,那么當劉邦在漢中苦心經營的時候,項羽在做什麼呢?他的所做所作所為又給劉邦帶來了什麼樣的機遇呢?
    面對劉邦的東進,項羽一昧地認為齊地離他的都城彭城很近,齊國叛軍對彭城的威脅遠遠大於關中之地的劉邦。項羽根本不會相信劉邦真的有膽量圖謀他西楚霸王的領地,更不會相信他敢進攻楚國的首都彭城。然而正當項羽一意孤行地在齊國作戰時,劉邦來了一個突然襲擊,讓遠在千里之外的項羽措手不及,那么項羽究竟是如何力挽狂瀾的呢?
    彭城之戰讓項羽再次顯露出了“勇戰派”的豪氣,也讓後來的軍事家深刻地認識到了“兵貴神速”、“兵不在多,貴於精”的治軍經驗。然而也有人認為,項羽的勝利是不徹底的,正所謂:“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如果項羽乘勝追殺劉邦,收復關中之地,取得戰略上的優勢,就不會有後來的兵敗垓下、自刎烏江了。那么項羽沒有趁勢追殺劉邦的背後原因又是什麼呢?國家行政學院李清泉博士將從人性視角帶領我們一起走近一個真實的項羽。敬請關注《英雄項羽》第八集《智救彭城》。
  • 09 楚河漢界公元前205年,項羽在彭城大敗漢軍,劉邦退到滎陽,楚軍乘勝追擊。當時楚軍銳氣正旺,對滎陽加緊了圍攻,形勢對漢軍非常不利。劉邦最慘的時候,差一點就被項羽生擒活捉,然而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項羽在滎陽戰場上雖然是屢戰屢勝,但是經過兩年多的你來我往之後,項羽的節節勝利並沒有化成全局性的優勢,反而勝利的天平在朝著劉邦一方傾斜,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優勢轉換呢?
    正所謂是打蛇要打在七寸,如果項羽按照范增的建議,加緊進攻漢軍的薄弱環節,消滅劉邦是指日可待。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項羽做了一件糊塗事,讓自己失去了左膀右臂,也讓劉邦有了喘息的機會。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項羽錯失良機之後,又是如何補救的呢?
    畢其功於一役,一直是項羽的戰略指導思想,所以項羽一直在尋找劉邦的主力準備決戰。但是劉邦的戰略指導思想是打持久戰,所以劉邦對付項羽的方法不是逃跑就是堅守不出。正當楚漢相爭難解難分的時候,劉邦使出了一個妙計,讓項羽從此疲憊不堪,被漢軍牽著鼻子走,那么項羽究竟是如何陷入劉邦所設計的陷阱里的呢?
    項羽與劉邦雙方又相持了幾個月,楚軍的軍糧眼看就要吃光了。進攻吧,力量不足;撤退吧,漢軍就會追過來。同時,彭越的軍隊又不斷地擾亂楚軍的後方,多次截斷楚軍的補給線,此時的項羽真是進退兩難。這時候,劉邦手下的一員大將的左勾拳計畫,最終讓項羽不得不鴻溝議和,那么究竟是何方神聖能夠讓項羽在戰場上無所適從了呢?國家行政學院李清泉博士將從人性視角帶領我們一起走近一個真實的項羽,一個有血有肉的項羽。敬請關注《英雄項羽》第九集《楚河漢界》。
  • 10 霸王之死鴻溝議和後,項羽準備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但是劉邦卻單方面撕毀契約,聯合其他諸侯向項羽發起了全力一擊。在劉邦的圍剿下,項羽大敗逃至烏江,他本來可以過江逃生,伺機東山再起。然而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項羽最終卻選擇了自刎。縱覽項羽輝煌而短暫的一生,他身上那種戰無不勝、永不服輸的精神,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慨嘆。特別是他在烏江之畔揮劍自刎的壯舉,更是給自己三十一年的人生畫下了一個悲壯的句號。那么我們後世人該如何理解項羽的烏江自刎呢?他這個悲壯之舉又折射出了項羽怎樣的個性特點呢?
    雖然是四面楚歌,愛姬自刎身亡,百萬雄師只剩下了八百人,但是當時的項羽還是渴望著求生的。在垓下成功突圍之後,項羽在奮力地朝著江東方向逃跑,因為長江以南是項羽的勢力範圍。如果項羽順利渡江,完全可以重整旗鼓、捲土重來,再一次擊敗劉邦。但是項羽逃到烏江的時候,卻突然決定不過江了。那么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最終讓項羽自殺身亡了呢?
    根據《史記》記載,項羽到烏江的第一時間,還是想渡江東去。但是生的機會來了,他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死,這種不合常理的選擇,令人匪夷所思。後世人對此也是眾說紛紜,有人對項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氣概做出了高度評價和讚揚;也有人對於項羽自刎烏江表現出了惋惜和失望的評價。那么我們該如何看待項羽最終選擇了自刎,而不是過江逃生呢?
    現在看來,項羽所說的天之亡我,只不過是為自己的失敗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而已,其實項羽最應該自我剖析的是自己的個性。李清泉博士認為,項羽之所以不肯過江而選擇自刎而死,其實是一個性格悲劇。那么在項羽人生的最後抉擇中,究竟展現了他怎樣的性格特點呢?我們後世人從中又會獲得怎樣的啟迪呢?國家行政學院李清泉博士將從人性視角帶領我們一起走近一個真實的項羽。敬請關注《英雄項羽》第十集《霸王之死》。

出版圖書

作 者:李清泉
出 版 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4-1
I S B N:9787210047704內容簡介

他以匹夫之軀在亂世中揭竿而起,勇往直前,破敵百萬,一舉滅秦
他襟懷坦蕩,錚錚鐵骨,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是人們千年傳誦的藝術典型。
他斬秦皇,封天下,武功蓋世,成就一代霸王。
然而,他四面楚歌,烏江自刎,巨大的失敗更令人扼腕嘆息。
項羽為什麼失敗呢?
本書以作者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項羽》的講稿為基礎,進行了仔細的整理和補充。全書以項羽為什麼失敗為中心議題,以廣大讀者關心的一個個歷史疑案為線索,抽絲剝繭,全面分析,大家揭開重重歷史謎團,並且得出結論:理想決定成敗。
本書史料翔實,分析嚴謹縝密,具備三個優勢:專家的功力、通俗的文風以及獨到的見解。本書注重對人物性格的剖析,注重對事件原因的溯源,以人物解讀故事,以故事還原歷史,讓人感知歷史的深刻、真實、厚重與滄桑。

作者簡介

李清泉:
博士,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百家講壇當紅主講人。
畢業於解放軍理工大學、軍事科學院,獲戰略學碩士、工學博士學位,現供職於國家行政學院。
先後在解放軍裝甲兵指揮學院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公安部等單位任職。長期以來,一直從事于軍事戰略、戰略文化、傳統文化、公共管理、工程技術等多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近年來,發表論文多篇,出版作品有:《美國軍事力量寫真》、《台灣軍事力量實說》《21世紀戰爭走向》等。
2011年登上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英雄項羽》系列節目。
其颱風是百家講壇眾多主講人中屈指可數的一位。
語言風趣幽默,演講酣暢流利,通俗活潑,對歷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