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印象

英倫印象

英倫印象是由江蘇金牛置業有限公司、英國D&F國際建築設計公司、澳原生態美景觀設計公司強強聯手在句容開發的第一個全英式建築別墅項目。

百科名片

項目強調以人居為主,追求精神享受和生活理念,將生活的空間延展到自然之中,設計構築一個“純粹純正的別墅生活”的高尚物業。

英倫留學印象

提到英國人的日常生活,我想有這幾件事物不得不提:三明治、傳統的pub、primark和滿口的“thank you”。

先說三明治。在來英國之前,我便聽法語課外教說起過英國的蹩腳飲食。當時他激動地對我們說:世上有法國料理,有中國料理、日本料理、泰國料理,沒有英國料理!他們只有三明治!

但是,等我來到英國,卻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全球化的今天,只要身處大城市,我們總能體味到各國的特色食品――至少是那些頗具“國際化色彩”的。儘管如此,英國人對三明治的偏好仍然是不可抵擋的。在超市、便利店中,我們總能看到人們在買三明治。在食堂、餐館中,三明治一定是最常見的。我的房東,我們的指導老師Mark,他們都習慣在家裡自製三明治。

再來說說英國傳統的pub。這個詞兒總是會被翻譯成酒吧或者酒館,但是它和當下杭州人熟知的酒吧卻大不相同。事實上,在英國,這是一個非常健康的場所。人們在這裡可以吃到相對廉價卻又地道的英國菜,喝到品質純正的當地啤酒。這裡既沒有喧囂吵鬧的迪斯科,也沒有隻求“醉生夢死”的不良青年。傳統上,英國人喜歡在閒暇的晚上,約幾個好友一起去pub喝一杯,暢談許久。這顯然是與我們黃龍體育中心一帶的酒吧(club)大相逕庭的。

然後是Primark。這是一家在英國流行到不行的愛爾蘭時裝公司。它的超級走紅歸功於兩點:極低的價格+時尚的款型。其實,那些國際知名品牌的服飾在英國的賣價也是頗為高昂的。對於多數英國人來說,去Primark買些物美價廉的服裝是最實際的做法了。毫不誇張地說,八成英國人都去過Primark買衣服,它就是英國人挑選衣物的“大倉庫”。

上面這些都是關於英國人的飲食衣著的。而“thank you”則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其出口的頻率之高令人咋舌。買東西找零時要記得說“thank you”,前面的人為你讓道時要記得說“thank you”,導遊為你講解完畢,不論講得精不精彩,你都要記得說“thank you”,服務員為你服務時、即使這是他應該做的,你也要記得說“thank you”,甚至每次下公車也都要記得對司機說“thank you”。以至於最後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沒事兒就說“thank you”,真的被幫忙了就說“thank you very much”。事實上,許多時候一句“thank you”只是一種禮貌,但卻讓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尊重和親切;在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說“謝謝”,我想這是很好的,這就是精神文明,不是嗎?

說到語言,這次英倫之旅著實讓我們好好體驗了一把英式口音――原來英語還有這么多腔調啊!剛到曼徹斯特,我們就發現了一個特殊的發音:人們把 發成,於是乎“bus”聽起來就像是“boss”――這就是典型的曼徹斯特口音。

在英國,人們總是以自己的家鄉口音為傲。無論是曼城人、利物浦人(兩者都屬於英格蘭的“西北人”),還是倫敦人、巴斯人(都算是“南方人”),抑或是蘇格蘭人,都以自己的純正鄉音為傲,宣稱自己說的才是“女王英語”(Queen English)。

這一有趣的現象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前,英國也有它的“標準音”,就好比我們的國語。在那個時候,人們以BBC電台主播的發音為標準,稱之為“BBC英語”。這其實是一種英國南部的口音,盛行於中層階級,曾一度廣為推崇。可是到了六十年代,一支神奇的樂隊崛起了――那便是披頭士!

這支由四位來自西北的利物浦小伙子組成的樂隊,在英倫三島內掀起了一股巨浪。一時之間,人們都以模仿他們為時尚,從服裝造型到處事風格,當然還有說話的口音。於是,長期被認為是“土得掉渣”的北方口音倒成了流行時尚,打敗了不可一世的“BBC口音”。如今,雖然披頭士的時代早已過去,人們也不再認為北方口音有多么的可愛,但曾經的“英語國語”也不復存在了。各地不同的口音,有時候還為我們帶來了一些麻煩。尤其是在口音極重的蘇格蘭,那一口濃厚的“高地口音”實在讓人疑惑到底是自己學得三腳貓,還是他們講的並非英語。

最後,談談我對英國及英國人的總體印象吧。首先,他們並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非常呆板。事實上,英國人很喜歡講冷笑話(據說還很喜歡講有關廁所的笑話),會欣賞那些有幽默感的人;他們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么講規則――能走捷徑的地方不妨小小地違規;但他們確實很紳士,習慣于謙讓,習慣於說“謝謝”、“勞駕”和“對不起”;他們的物價高得有點離譜,即使是對本國民眾來說亦是如此,量販變成了他們最大的購物偏好;他們的商店總是早早地關門,人們在周末絕不輕易“加班加點”……

英國,無疑是個美麗的國度。在這裡,我體驗了異國風情,感受了別樣的生活,更學到了許多令人難忘的知識,這無疑也將是我人生中一筆珍貴的財富。( Milos)

樓盤詳細

占地面積:66718平方米

土地年限:70年

開工時間:2009.10.1

竣工時間:2011年10月31日別墅

環線位置:江蘇省句容市城西

預售許可證:句房預字第2010015號,二期句房預字第2010027號

物業公司:句容市華嘉物業管理公司

小區交通

小區位於句容城西,句容市崇明路西端,雙向十車道直達南京。

周邊配套

內部:兒童遊樂中心

行政:開發區派出所、中國稅務、中國審計、中國工商、自來水公司等

教育:實小分校、三中、實驗幼稚園分院、新區幼稚園

商貿:崇明西路商業街、世貿大酒店、農貿市場以及精品商業街、便民超市等

醫療:人民醫院

金融:江蘇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句容農村商業銀行等

休閒:名人休閒會所、錢櫃ktv

餐飲:中小餐館、百姓火鍋、新東新菜館、澳克士、肯德基、月全食等

項目優勢

英倫印象的建築風格為全英倫“都鐸”式建築風格。黛色的坡屋頂、紅色的磚牆、陶土的煙囪、經典的長窗和小陽台等等,經得起時間和空間的推敲,顯得厚重和大氣。建築以坡頂屋面為主,結構形式每戶形成高低錯落的三個層面,按錯層進行平面布局。外牆色彩柔和溫馨,突出英倫風情的視覺衝擊。體現英式別墅的生活方式,體現景觀上的強烈個性和在視覺、觸覺上的質感,形成城市新貴族及小資情調的生活模式。

通過組團間的景觀綠化,充分利用坡地的美感,通過自然駁岸的水景河道將每幢房屋圍合在鬱鬱蔥蔥的綠蔭之中。通過人行及行車道聯繫各個組團,用水系進行分隔打造視覺美感與變化,加強組團之間的相互對映,突出“英倫印象”的文化理念與浪漫情結。使園區形成一個高低錯落的坡地地形,利用建築的落差形成富有動態的高低起伏的園林景觀社區。

每個私家庭院部分開放共享,每戶既有獨立的庭院,又有相連的公共庭院。用牆體、花架、綠籬進行分隔,庭院鋪地可運用板岩、卵石等天然生態石材,利用材料的不同體量和形式在來劃分空間。與建築形式有機結合為一體,使綠化、景觀與別墅相互融合。體現曲徑通幽和水木清華、前廳後堂和庭院深深的山水畫卷,去展現出一種溫馨、安逸的生活方式與居住理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