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跳魚

跳魚,俗稱花跳魚,又稱跳跳魚,大彈塗魚,屬於彈塗魚料。它是盛產在我國南方的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和台灣沿海一帶灘涂里的一種小魚。體長約—厘米,頭大略扁,雙眼凸出,嘴闊,灰褐色的身體布滿著花斑,腹部有吸盤,能附在礁石上棲息,喜歡鑽洞穴居於底質為爛泥的低潮區,或鹹淡水交匯的江河口灘涂。因為它習性狡猾,彈跳力極強,喜歡在潮水退後的海灘上跳躍,身上又有淡藍色花斑,故名花跳魚。

基本信息

魯迅先生膾炙人口的散文《故鄉》里,描寫了閏土抓海邊跳魚的情景,那黑不溜秋、潮落而跳的"跳魚"模樣怪異,著實招人喜愛。在福建漫長的海岸線上,棲息著大量活蹦亂跳的"花跳魚"(學名彈塗魚)。它體態扁圓,魚身長10厘米~17厘米,背部蒼黑,腹灰白,全身滿花斑,頭部凸出一對機靈的眼睛,活像兩粒滾珠,能向各個方向探視,花跳魚的兩鰭在水中能游,在水面能跑,在泥洞能鑽,在海礁能爬,在灘涂能跳,而且一跳就是尺把高,所以,亦稱"跳跳魚"。它的尾巴和皮膚具有奇特的呼吸功能,可離水活動;即使"被俘",只要供水少許,它也能活上十天半月!
與灘涂渾然一色的花跳魚,平時常匍匐灘涂,遇上招潮蟹時,就故意搖動尾巴挑逗,當笨拙的招潮蟹張開大螯想鉗住它尾巴時,機靈的花跳魚便瞅準,用力擊斷蟹螯,然後從斷口吸吮蟹肉。有趣的是,摸不透它習性的人,一看灘涂躺著一條條灰不溜秋、俯拾皆是的魚兒,企圖撿拾時,須臾間,這些精靈的小傢伙,竟比變魔術還快,全部遁進事先打好的灘穴里,一條也不見了!
花跳魚是大海賜予的美味佳肴和理想藥膳。它的表皮滑涎有很強的殺菌消炎作用,常食可輔助治療傳染性肝炎、痔瘡、癤癬等症,具有解毒、補腎壯腰、活血止痛等功用。在福建沿海地區,人們習慣把它和薑絲氽湯,或與中藥當歸、熟地、枸杞煮湯,有補身及加速傷口癒合作用,還可供老弱病人調補身體和給產婦催奶。
花跳魚含脂肪較少,含膽固醇更少,且含16碳烯酸,有保護血管的作用,是老年人和高血壓病患者的理想美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