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眉竹

花眉竹

花眉竹稈下部節間具黃綠色或淡綠色縱條,節上下各具一圈灰白色毛環。稈堅硬、厚實,可用作農具支柱及棚架用材。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花眉竹(B.longispiculata Gamble ex Brandis)
【命名來源】:[Ind. Trees : 668. 1909]
【中國植物志】:9(1):086
【亞屬中文名】:孝順竹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Leleba
【族中文名】:?竹族
【族拉丁名】:BAMBUSEAE Trin.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亞科中文名】:竹亞科
【亞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稈高5-12m,徑3-5cm,節間長30-35cm,稈下部節間具黃綠色或淡綠色縱條,節上下各具一圈灰白色毛環。籜鞘鮮時具黃綠色縱條紋,革質,早落,無毛,先端稍向一側傾斜,呈稍不對稱的寬弧形,邊緣密生細弱遂毛,大耳長圓形,稍下斜,小耳近圓形,籜舌高4-5mm,邊緣不規則細齒裂和條裂,密生短纖毛,籜葉直立,呈稍不對稱的卵狀三角形,基部稍圓收窄後向兩側外延與籜耳相連,基部寬為鞘頂的2/3.葉片線狀披針形,長9-15cm,寬1.0-1.5cm,下面密生短柔毛。稈堅硬、厚實,可用作農具支柱及棚架用材。
假小穗以數枚簇生於花枝各節,在簇叢的基部托以無縮小葉的革質鞘狀苞片;小穗稍扁,具光澤,長達15厘米,含孕性小花6-12朵;穎2片;孕性外稃長達2.5厘米。穎果近圓柱狀,略彎,長約1.5厘米,頂端殘留短花柱和3枚柱頭(我國標本未見有花,此處系根據D.Brandis的原始描述)。

相似種區別

湖南水竹的小穗與本種的甚不相符。根據同模式標本:湖南水竹的小穗長僅1.5-2.5厘米,含小花4-6朵,穎缺,孕性外稃長1厘米,而本種(根據1909年D.Brandis的原始描述)的小穗長達15厘米,含小花6-12朵,穎2片,孕性的外稃長達2.5厘米。根據這種情況,難以作出正確判斷,有待今後收集完善的標本後再作進一步研究。

分布

廣東廣西有栽培。原產印度。

用途

竿堅硬、厚實,可供農具、支柱及棚架用材。

亞屬概述

竹株的分枝上從不具小枝短縮成的軟質或硬質的棘刺。籜鞘通常為硬紙質,其質地 常甚脆;籜片易自籜鞘上脫離。 模式種:鳳尾竹Bambusa multiplex(Lour.)Raeuschel.Ex J.A.Et J.H.Schult.

本屬概述

灌木或喬木狀竹類,地下莖合軸型。竿叢生,通常直立,稀可頂梢為攀援狀;節間圓筒形,竿環較平坦;竿每節分枝為數枝乃至多枝,簇生,主枝較為粗長(單竹亞屬近 相等),且能再分次級枝,竿下部分枝上所生的小枝或可短縮為硬刺或軟刺,但亦有無刺者。竿籜早落或遲落,稀有近宿存;籜鞘常具籜耳兩枚,但亦稀可不甚明顯或退化;籜片通常直立,但亦有外展乃至向外翻折,在籜鞘上宿存或脫落。葉片頂端漸尖,基部多為楔形,或可圓形乃至近心臟形,通常小橫脈不顯著。花序為續次發生。假小穗單生或數枚以至多枚簇生於花枝各節;小穗含2至多朵小花,頂端1或2朵小花常不孕,或小穗上下兩端的小花皆為不完全花,基部托以1至更多的具芽苞片;小穗軸具關節,其節間顯著較長,故小花之間彼此較疏離,成熟後易折斷;穎1—3片,或有時缺;外稃寬而具多脈,各孕性小花的外稃幾近等長;內稃具2脊,邊寬而內折,與其外稃近等長,但較之稍窄或甚窄(單竹亞屬如此);鱗被2或3,常於邊緣被纖毛;雄蕊6,花絲常分離,花葯常於頂端凹缺或具小尖頭;子房通常具子房柄,頂端增厚而被毛,具長或短的花柱,柱頭通常3分,稀為單一或2分的,細長而被毛,羽毛狀。穎果通常圓柱狀,頂部被毛, 對向內稃的一面具腹溝槽(種臍);果皮稍厚,在頂端與種子分離。筍期夏秋兩季。
本屬100餘種,分布於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地;我國有60餘種,主產華東、華南及西南部。本屬種有較大經濟利用價值,撐篙竹Bambusapervariabilis、青竿竹B.tuldoides、花眉竹B.Longispiculata、油?竹B.lapidea和硬頭黃竹B.Rigida等,竹材厚實堅硬,抗壓力強,為建築、水利工程、擔槓和支持等用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