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花盆鞋,或稱“高底鞋”、“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 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左右。
它是滿族特有的一種繡花鞋,因其底似花盆而得名。鞋底以木製成,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後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 斂,呈倒梯形花盆狀。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花盆底”和“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統稱“高底鞋”。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 刺繡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繡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一般為7cm,最高的可達13cm,鞋幫飾花草是鳥等刺繡,清代特別盛行這種鞋。由於是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 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著。
相關資料
古代女性的小腳乃是一美,稱為“三寸金蓮”,這種極端的審美情感最早始於五代十國時期。據說,南唐後主李煜荒嬉朝政,整日沉湎於聲色犬馬,一位妃嬪為得到李煜的寵幸,用帛纏足,屈上作新月狀,以完成一種在金蓮高台上跳動的舞蹈。此後,這位妃嬪為了能夠保持這種舞蹈的絕技,維持李後主對她的寵幸,便常用白綾緊裹雙足,久而久之,便把腳裹成了“紅菱型”、“新月型”。此例一出,人們競相仿效,五代之後逐漸形成風氣,風靡整個社會。到了宋代,女人的金蓮小腳已經與洛陽艷麗的牡丹、建州馨郁的香茗並指為天下之奇了。元代時,如果女性不裹腳,竟會被視為是奇恥大辱。
明清兩代,裹腳之風尤為盛行,漢族女子們以穿弓鞋為多,而滿族婦女則不纏足。大清入主中原後,受漢族文化影響,裹腳之風有增無減。儘管滿族的女性從不裹腳,但根據普遍的審美標準,大腳絕對不是漂亮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滿族女性便發明了一種高底鞋,將腳藏在衣群里,不會輕易顯現出來。
此外,滿族女性穿得高底鞋的起源還有另外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據說,滿族自古就有“削木為履”的習俗,過去滿族婦女經常上山採集野果、蘑菇等,為防蟲蛇叮咬,便在鞋底綁縛木塊,後來製做的日益精巧,發展成了高底鞋。另外還有一種傳說,說是滿族的先民為了渡過一片泥塘,奪回被敵人占領的城池,便學著白鶴的樣子,在鞋上綁上了高高的樹杈子,終於取得了勝利,達到了報仇雪恨、發展壯大的目的。人們為了不忘那些苦難的日子,紀念高腳木鞋的功勞,婦女們便穿上了這種鞋,並世代相傳,越做越精緻美觀,從而成為了一款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
可見,滿族婦女在衣著旗裝時,通常會搭配旗式坤鞋。這裡所說的旗式坤鞋可分數種,常御多平底,一種高寸許,前後微缺,名為“寸底鞋”。還有一種鞋底中間高出數寸,中微細,下端作方形,名為“高底鞋”,俗稱“馬蹄底”或“花盆底”。這種木底的絲鞋由於木跟不著地的地方,常用刺繡或穿珠加以裝飾,因鞋底平面呈馬蹄形,所以得名“馬蹄底”;另外一種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狀,故而稱為“花盆底鞋”;鞋底中間即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左右。老年婦女和勞動婦女所穿旗鞋以平木為底,稱為平底繡花鞋,亦稱“網雲子鞋”。滿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繡花,而襪子多為布質,襪底也納有花紋,其前端著地處稍削,以便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