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

花市

花市,就是銷售花卉和園藝用品的集市。花市是廣東省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最早出現在屈大均的《廣東新語》,明代,廣州河南三十三鄉的百姓,多半是以種花為生的花農,他們從河南到河北來賣花,就從五仙門附近的碼頭過渡登岸,後人稱這地方為“花陟頭”,這就是最早的花市。

基本信息

簡介

花市花市

花市flowermarket,隨地區和時間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和內容,大致可分為長期性的固定花市和臨時性的節日展銷兩類形。20世紀70年代起,一些國家還出現了超級市場形式的園藝中心或花卉中心,除銷售盆花、切花、種苗、球根、盆景外,還兼售乾花及有關園藝用品、園藝書刊等。歐美一些國家的花卉拍賣市場,是適應花卉生產大量發展、便利流通的交易場所,其中荷蘭阿爾斯梅爾花卉拍賣市場規模巨大,世界馳名。中國在唐代已出現花市。成都、廣州兩大花市尤負盛名。成都花市自古在春季舉辦,稱為“花會”;廣州花市在春節前夕舉行,至今不衰。

古代花市

火神廟

花市花市

崇文門外西花市大街火神廟,正名火德真君廟。建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為神木廠悟元觀下院。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清代舊曆每月逢四(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廟會(1922年以後改用陽曆逢四)。後來火神廟香火斷絕,廟會遂演變為純商業性的集市。但火神廟仍一直是花市集的中心。

花市集的花有二,老北京人謂此“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一是假花;另一為鮮花。但花市集乃是由於假花而得名。《燕京歲時記》雲:“花市者,乃婦女插戴之紙花,非時花也。”假花一名“象生花”,一般稱為“通草花”。通草即燈芯草,莖體輕,空心,用它加工成通草片,巧製成花朵,便是最初的裝飾假花,因而有“京師通草甲天下”之譽。後來發展為紙花、綾絹花、緞花、絨花,形成一種專門行業。據《舊都文物略》雲:“造花之原料大體為二:曰絹類,曰紙類。絹類中有綾、絹、緞、、絨之分,紙類中有羊毛太、粉蓮、通草及隔背之分。其造法有用模者,有用杵者,有用麻繩者。分工作業,有作葉子與作花頭之分,又有作花與攢花之別。作花者,指作葉與作花頭而言;攢花者,指各鋪零星買來花葉、花頭、攢合成品而言。又分粗、細二派,作細花者,意匠經營。”

花市繁榮

清末以來,東花市大街一直是假花生產、銷售的中心地點。凡經營此業的,都前設門市售賣,後設作坊製造。東花市一帶,北從小市口兩側,中下頭、二、三、四條直至虎伯勞口;南從南小市口兩側上下堂子、上下寶慶、上下鍋腔、上下唐刀直至元寶市,多數家庭都從事這種假花的生產。據抗戰前不完全的統計,以上各街市花莊及住家營花業者,約在一千家以上。此外,東花市一帶,以灶君廟為中心,僅這半條街就設有接待花行客商的旅店十幾家,每家都標明專業,如泰和花店、德興花店等,招徠四方,安寓客商。

清末民初,花市集較為繁盛。但假花之市卻仍固守不成文的規定,只在午前集市,地址限於羊市口以東,即東花市。每於凌晨,賣花者便將插滿五彩繽紛的綾絹絨花的花匣(用細秫稭和竹篾穿成板狀,插於長方形匣壁,外糊東昌紙或麻呈文紙)。攤在板凳上,進行展銷。

遠近花客趕市躉貨,除細活絨絹成朵花外,其它通草、綾緞、紙制的大路貨,為運輸攜帶方便,大都購買半成品,運回去再分類攢成整花出售。假花不僅遠銷蘇杭,而且爭艷於巴拿馬,連外國朋友也盛讚“京花”,爭作帽飾。彼時婦女以頭花為主要裝飾,滿頭珠翠,還要配上幾朵鮮艷的花兒,這樣才能顯出精神來。如新嫁娘,在絨鳳冠尚未普及之前,講究“排頭”,即用絨絹花朵喜字排滿頭頂。給親友賀喜、拜壽的婦女,為取吉利,烘托氣氛,都要戴兩三朵絨蝠喜字,連老太太的髮髻上也要插一朵小紅石榴花。至於小姑娘抓髻上的圍花,辮子上的飛花,更是曲盡其妙。民國後,時興一種掛花,婦女們往往在旗袍大襟上垂掛一嘟嚕帶穗長花。逢年過節,上供的蜜供、月餅也要插花,謂之供花,有的供花做成元寶或“吉祥話”,什麼”招財進寶”、“福壽綿長”、“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等等,花團錦簇,增加喜慶色彩。如遇喪事,則又需要用於弔唁的花圈、花環、花籃、還有靈前的供花、靈花,滿筵(俗稱餑餑桌子)花頂,籃白孝花。真是無時、無處不需花。彼時花業之盛可見一斑。

花市北京花市

鮮花市設在西花市西口路南的黃家店胡同里,此系一曲折狹窄之小巷,內有一廣場。集日,花農、花販們從草橋或左安門一帶把花木用圓筐肩擔或用排子車拉到這裡售賣。有各種樹苗,有四時鮮花。春來,水仙花首先上市,接著,芍藥牡丹、月季、金盞、江西臘、艾荷尖、蝴蝶一串紅、晚香玉、紅白石榴、百子石榴、萬年青、霸王鞭、仙人球、無花果等也陸續“出台”。夏天則從南方運來茉莉、米蘭,稱為“客花”。茉莉可以熏茶,還可以與玉蘭花一起用細銅絲穿成花串,賣給婦女們戴在胸前當裝飾品。秋天則有桂花、菊花。舊曆年前,花農們把在溫室里精心培育的早熟品種,諸如:迎春、海棠、碧桃、臘梅等運來展銷,供人們買去裝點節景。同時,住在黃花店的住戶也都喜歡種植各種奇花異草,每逢集日,擺列於大門外邊,供遊人們欣賞。一年三季(除了寒冬臘月),這裡都是滿眼芬菲,奼紫嫣紅,生機盎然。

花市大街店鋪林立,西花市包括上四條一部分店鋪在內、布鋪、百貨線店等“洋廣雜貨店”都到三、四十家。每逢集日,街上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別有一番景象,滿街攤販,各自撐起遮陽傘,插放在有孔的石墩上。頂端橫插兩根較細杉木作為傘骨,上蒙帆布傘面,用繩子捆牢。這種遮陽傘是攤販的必備用具。但這種設備攜帶運輸都不便,所以攤販們不得不占據一定的地盤,把它固定下來。起初是遮陽傘,隨後圍起三面布帳子,再進一步壘磚砌牆,最後加上房頂,設定門窗。在當地官方默許下,稅契立戶,由攤商變成了座商。這裡自然形成了一個二道街,有如天橋、鼓樓的小市場,各個行業雜列其間,其中還出現一個書茶館。當年著名評書演員王傑魁曾在此說《三俠五義》,陳士和說《聊齋》。當然,這裡更多的還是小吃飯食行業。如“切糕王”、“豆汁馬”、“茶湯丁家”等小店以及豆(左米右查)糕、扒糕、粳米粥、大麥粥、驢打滾兒、“蒸兒又炸”等各種小吃。一些賣吃食的遊動商販,如炸豆腐、肉火燒、葷炸回頭、素炸扁食等等,各有風味。本來,平日這裡就很熱鬧,到了集日,多數店鋪、平日門市,集日出攤,一些久趕廟會的攤販、如賣胡鹽、(刷牙散)賣藥糖的,甚至是醫、卜、星相都有攤位,形成了城市墟集所特有的風貌。這裡雖不出售鄉村習見的農具,但一般民用笸籮、簸箕、笤帚、鍋、碗、瓢、盆、錛、鑿、斧、鋸等炊事用具、瓦木工具等仍是一應俱全的。

北京花市最喜興的手工藝品應該是花兒了。花兒市因花兒得名,所以老北京口語中的“花兒市”必有“兒”,不然就沒了北京味兒。花兒市產的“京花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拿過金獎。“京花兒”因製作逼真又叫“像生花兒”,是北京獨有的手工藝品。花兒因材質分絹、紙兩種。絹分綾、緞、絨,有頭花、襟花、夾花等不同之用;紙分瓶插、盆栽、扎圈等多種形制。花兒市制花兒業興盛時多達五六百家作坊(也有千家說)。“姑娘愛花兒,小子愛炮”是老北京的民俗。文獻上說:“彼時旗、漢婦女戴花成為風俗,其中尤以梳旗頭之婦女,最喜色彩鮮艷、花樣新奇”的像生花兒。老舍先生的自傳體小說《正紅旗下》說,“我”降生在臘月二十三送灶過小年時,已經出了閣的大姐顧不得“快到年節,還沒有新的綾絹花兒”,趕回娘家參加“我”的洗三典禮。您瞧,花兒市的花兒不但精品送進大宅門和皇宮,也是小門小戶人家過年的必備年貨。

新春的鞭炮響起來,小小子兒坐在門墩兒上搖著撥浪鼓,什剎海的冰面上陀螺被抽得滴溜溜轉,胡同里傳來抖空竹的嗡嗡聲,還有那滿城盡戴紅綾花兒的大姑娘、小媳婦。這就是北京的“年味兒”。這“年味兒”中分明有著花兒市的工匠們那一份辛勞。他們是老北京“年味兒”的製造者。

歷史傳承

現代花市最為代表的是廣州市的花市

廣州花市起源於“花渡頭”。其形成可追溯到明朝或之前,當時廣州花市與羅浮山藥市東莞香市、廉州的珠市,被稱為“廣東四市”,影響甚廣。到了清朝中期,老廣州花市又有所發展,由各城門擴展至城內,而且還整天營業,並由單一的素馨、茉莉花向多樣化發展。辛亥革命後,老城拆除,花市擴展至高第街一帶,隨著商品經濟發展,花街也更加繁華。但是,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20世紀60年代才形成的。在藩署前的花市逐漸成為年宵花市,並遷到了雙門底,除賣花以外,還賣古董、年宵品等。雙門底成為過年時候廣州最熱鬧的去處。即便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天天有日本飛機在頭上亂飛,市民還是喜歡到這裡逛街賣花。

廣州的花市歷經千年,傳統依舊,廣州大規模除夕花市始於1920年,以後每年農曆臘月二十八開始至除夕深夜12時。隨著廣州人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廣州花市的規模和分布越來越龐大,目前已形成了越秀、天河、荔灣、白雲等區的十大花市,最聞名的是越秀西湖花市,人流最多人們以十字路口為中心.

今日花市

新中國成立後,年宵花市從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八起,一連三天。為了避免擁擠,廣州市區教育路、西湖路也相繼設除夕中心花市。

20世紀60年代:迎春花市迎來“第一春”

1956年,為了更好地發揚花市傳統,分散於各街巷的店鋪被集中到太平路(今人民南路),人們用竹竿搭成牌樓和花架,名曰“迎春花市”。20世紀60年代,是廣州花市的第一個鼎盛時期。

1960年,全市花市增容至4個,當時國家領導人經常光臨花市,與民同樂。“文革”臨近時,許多地方的迎春花市都充滿了“革命氣息”,當時行花街常常見到“非洲人民站起來”以及“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標語。

到了1980年代,廣州迎春花市迎來了第二個鼎盛時期,這個時候,洋花進來了,迎春花市進一步擴大。根據風俗,花市結束,花農必須把售不出去的花砸爛,2000年花市,越秀區說服客商把花農賣不出去的花都買下送給老人院的孤寡老人,這一行動得到了眾多青年志願者的支持,此“護花活動”後來得到了廣州其他花市的效仿,廣州花農沿襲了一兩百年的除夕夜過後摔花砸花的陋習,戛然而止。

2008年越秀花市首創“網上花市”和“手機花市”,市民輕觸滑鼠或手機,便可安坐家中逛花市。

2009年,全國首個免費上網的無線迎春花市也在越秀區西湖路迎春花市開鑼。而海珠區花市也出現了備受市民歡迎的“海珠康園手工藝作品慈善義賣點”。

2012年的花市是在體育中心舉辦的。已經有大學生開的店鋪了。

各地花市

寧波花市

1、寧波天勝花鳥市場:產品價位:便宜,品種豐富度中等(指所有花卉種類,下同),批發為主。地理位置:5路終點站,也可坐14、214、523、817到海曙區人武部站或市檢察院站下。(馬路斜對面走進去就是)。

2、三市花鳥市場:產品價位:中高(當然和個人侃價水平有關係);品種豐富度高,零售為主。地理位置:三市。公交6、361、510、513、525海曙交警大隊站下車,步行100米。

3、東苑花鳥市場:這裡我去的不多,情況不是很了解。地理位置:江東北路322-326號,公交821終點站,也可坐2路,到柴家漕下車。

4、其他花市:張斌橋花市(張斌橋菜場對面)、輕紡城花市、綠島花市(麥德龍附近,環城南路上)等屬於小型花市,品種豐富度低,零售為主,不建議特別去逛,走不走無所謂。

5、鎮海花鳥市場在鎮海南街菜場,可坐390、370、378等在鎮海百貨大樓站下。(規模較小)

杭州花市

吳山花鳥城(過去的岳王路花鳥市場搬過來的),就在吳山廣場旁邊;

鳳起路花鳥城,去年12月28日開張,規模號稱杭州市最大,是一托農業廳辦的;

浙江花卉市場(機場路花卉市場),杭州主要的批發市場

城西花鳥市場;

南站花鳥市場。

公交線路:

吳山花鳥城:818,火車東站-吳山廣場;

鳳起路花鳥城:35/K35,吳山廣場-彭埠鎮,雙菱路北口站下,走100米左右就到;

浙江花卉市場:305/K305,延安路--筧橋,農藥廠站下,走100米左右就到;

城西市場:156/K156,翠苑四區--城站火車站,翠苑五區站下,對面就是;

南站市場:14/K14,武林小廣場--汽車南站,汽車南站站下,向前150米左右就到。

上海花市

上海浦東龍陽路花市08年5月1號已經拆掉了,分別搬到四個地方:孫橋農業開發區,上南路陳行公路,航頭鎮滬南公路和共富新村花卉市場。孫橋花卉市場每天早上6點半在白楊路農業銀行門口有免費班車接送的,就在龍陽路捷運對面往南走一點路。

上海恆大花木世界靈兆新村旁),浦東濟陽路歸涇路,可乘588,616,623,835至終點,或608至歸涇村站。恆大花木世界119號是熏衣草的地頭,大家要去的話,一定要去看看她的香草園,還有一個盆景園也不錯。恆大地方非常大,象房地產一樣還分一期、二期、三期。一部分還在建設中。沒什麼人,空蕩蕩的。

雙季花藝,上海市浦東新區浦建路620號,易初蓮花旁,在浦東算大的,而且裡面很多東西比浦西市場的便宜

中環花鳥市場,浦電路(近嶗山東路),就是以前八佰伴對面的花鳥市場搬遷!

梅隴花鳥市場:益梅路到底。具體走法是,捷運錦江樂園站出來,沿虹梅南路往南到益梅路,益梅路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小馬路。

欽州路花市,不錯的地方,上海市徐匯區欽州路639號(近田林東路)

百安居龍陽路店(園藝器材),好美家南方店

曹安花市,在武寧路大渡河路交叉口。要拆遷了,全部搬到真博花市。

虹橋花鳥市場:上海動物園對面。虹井路718號

虹古花市:虹橋路1778號

曹陽路巴士3汽花卉市場

滬西工人文化宮有花鳥市場,武寧路上,可乘63去

上海真博盆栽花卉園藝交易市場:經營特色盆栽盆景的花卉市場

地址:上海市真北路2299號(近銅川路)

虹井路靠近延安西路有一家花鳥市場

三泉路保德路上有個不錯市場,三泉路在彭浦新村

上海盛浦觀賞魚養殖有限公司。川沙-六團

曲陽花鳥市場:東北角玩賞、購買花卉盆景與工藝收藏品的好去處

地址:上海市曲陽路570號(家樂福超市旁)

上海精盛花市

地理位置:安順路123號(近定西路)

交通線路:48、72、121、506、748、911、輕軌虹橋站

百飾得花鳥市場,上海市閔行區莘松路855號

江陰路上也有一個花鳥市場(南京西路邊的一條小路)

上海新澤源花木市場

上海新澤源花木市場位於312國道北側(曹安路10號橋3058號),占地面積280畝,由盆花觀葉植物區、蘭園、園林石奇石區、畫家村等四大板塊組成。

地址:上海市曹安路(10號橋)3006—3058號

嵐靈花鳥市場:華東地區最大的集批發、零售、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花鳥市場

地址:上海市普陀區靈石路1539號(近新村路)

曹家渡花卉市場:內環線區域最大的鮮切花、仿真花批發零售花市

地址:上海市長壽路1148號(近萬航渡路後路)

上海滬太花鳥奇石市場:最大的奇石市場

地址:上海市滬太路1012號(近宜川路)

上海交大農科新橋花卉園區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新橋鎮九新公路1785號

西安花市
西光花卉市場,地處西北光學儀器旁。

西安花卉公司基地,地處長安南路60號,西安賓館北側。

西安秦美花卉市場,地處丈八南路。

西安雁環花卉市場,地處南繞城高速南,三森國際家具城西,規模很大。

西安二環花卉市場,地處朱雀家具城西。

南昌花市

千花伴花鳥市場,在南昌市人民公園旁邊的動物園的旁邊,福州路東盡頭,南側30米。二七路於福州路交叉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