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剌子模海

花剌子模海,古時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之間的鹹海的名稱。

即今鹹海。古代又稱大鹽池。古時候由於科學落後,中亞地區離海較遠,這個地區的人們便用這裡的水來做鹽食用。它是中亞地區的鹹水湖,舊譯"阿拉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之間。面積5萬餘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3米,最深處水深64米。有中亞兩大內流河阿姆河和錫爾河注入。北部和東部湖岸曲折,分布有許多小湖灣和沿岸島嶼,南岸為阿姆河口三角洲,西岸為陡岸。湖盆地區屬極端大陸性氣候。歷史上受周期性乾旱氣候影響,湖水位變比較大。湖水含鹽量高。20世紀60年代初,湖面海拔53米,面積6.45萬平方千米,為世界第四大湖。
此後,由於阿姆河和錫爾河的河水大量用於農業和工業用水,加之70年代以來氣候持續乾旱,導致湖面水位下降、湖面積急劇下降和湖水鹽度增高,魚產量減少,多種魚類滅絕,湖盆附近地區大量乾鹽堆積,植物受到破壞。湖內可通航,通航期7個月。
現在,位於中亞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兩國交界處,離塔什乾市約640千米。在這裡,發生了一次世界上最嚴重的環境災害。災難起源於將該湖周圍地區用來種棉匹配的決策。這一規模工程,計畫將河水改道,流入農田,以灌溉農作物。結果是以前排入鹹海的河水不再流入。自1960年以來,鹹海水平面下降14米以上。
此外,大量的殺蟲劑以及其他農用化學品被用於增加農作物產量,而這些 化學品也排入湖底。當鹹海的水平面下降後,這些化學品便暴露在岸邊,損害了該地區居民的健康。
鹹海水面經歷了多次變化。在19世紀大部分時間裡水面都在下降,但從1880年起它開始升高。到1908年,水面已升高將近3米。後來種植棉花的決策將這個上升勢頭逆轉。
這裡曾經是鹹海的主體部分,現在成了一片大面積的爛泥地。如圖所示,一年中有很長時間泥土乾裂。更有甚者,殺蟲劑排入土壤中,使這裡的土地幾乎無法耕作。
一件可怕和事實是,在鹹海周圍地區,每10個嬰兒便有1個出生後第一年內死去。
專家們說,如果鹹海繼續以目前速度縮小,那么到2000年它將所剩無幾。原來鹹海每升湖水中含鹽量為9克,而現在是22.5克。 由於鹹海沿岸沙漠化嚴重,所以大風把大量鹽份吹入大氣之中, 使鹹海沿岸居民的健康受到威脅。
鹹海水面的急劇下必由圖中的船舶可顯示出來。曾經載舟的水不見了,船舶毫無用途地擱淺在岸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