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刺參

花刺參

花刺參(學名:Stichopus variegatus)為刺參科刺參屬的動物,俗名方參、黃肉。分布於西從馬達加斯加、桑給巴爾、紅海起、向東到加羅林群島、北到日本、南到澳大利亞、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海南島、西沙群島等地,多棲息於岸礁邊、海水平靜、海草多的沙底、小者棲息於珊瑚下或石下以及大者多生活於較深水域或瀉湖通道。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菲律賓群島。

基本信息

花刺參
俗名: 方參、黃肉、白刺參、豬蟲參。

【藥 材 名】花刺參
【拉 丁 名】Stichopus variegatus (Sempen)
【名稱考證】方參,黃肉,白刺參
【科目來源】刺參科動物
【藥用部位】花刺參的全體。
【性味歸經】甘、鹹,溫。入肺、心、腎三經。
【功效主治】補腎壯陽、益腎補肺、溫陽利水。用治腎陽虛衰所致的陽痿、腰膝酸軟、遺精等症,治肺癆 、咳嗽、外咳虛喘、勞嗽有痰者。用於腎陽虛損、水濕停聚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適量。
【採集貯藏】《中國藥用動物志》
【資源分布】分布我國西沙群島、海南島和雷州半島。
【化學成分】體壁含皂甙、粘多糖。全體含蛋白、脂肪、糖類。蛋白中有脯氨酸、甘氨酸等多種胺基酸。脂肪中含棕櫚酸、油酸、亞油酸、硬脂酸、二十碳烯酸。含羊毛甾醇 (lanosterol)。性腺含脫氧核糖核酸、鹼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鳥嘌呤。生殖腺含 B一胡蘿蔔素(B一 Carotene)、梅膽酮、蝦黃質
【相關藥材】綠刺參 圓萼刺參 海參腸 海參 刺參
產地及產期:

在我國主要產於西沙群島、海南島和雷州半島沿岸淺海。

介紹:

一般體長 30~40厘米,體稍呈四方柱形。背面散生多數圓錐形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縱帶,其中中帶較寬。口周圍有觸手20個。體色多數為深黃色帶深淺不同的橄欖色斑點、黃灰色帶錢褐色的網紋或濃綠色的斑紋等。肉刺末端有的帶紅色。

乾品體近圓筒形,略扁。兩側較平坦,皮粗者厚硬,粗皮層具有小顆粒。色青黃有的浮現白圈。一般按單只重量分等級。一級單只重量125克以上,二級50克以L,三級30克以L。體形完整、參條順直、肉質厚度均勻較肥實、內膛無殘破、不扁壓者為上品。參體較完整、身條粗細均勻但不順直、肉體批塌有坑口、刀口和內膛殘爛者為次品。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自然、生活百科、海洋生物、其它類、海參類

參考資料:
1.http://www.cappma.com/tech/lookchart.asp?fishid=285

花刺參花刺參

具體介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