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史坦維克

芭芭拉·史坦維克

芭芭拉·斯坦威克(Barbara Stanwyck,1907年7月16日—1990年1月20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布魯克林,美國影視女演員、舞者 。 1927年以無聲影片《百老匯夜晚》走進好萊塢 。1937年憑藉愛情影片《史帝拉·達拉斯》中史黛拉一角獲得第1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1941年憑藉喜劇影片《火球》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1944年憑藉出演比利·懷爾德執導的黑色電影《雙重賠償》,獲得第17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1948年憑藉在驚悚影片《對不起,打錯了》中飾演因受電話刺激而精神崩潰的女人一角獲得第2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成為芭芭拉職業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 。1950年開始拍攝《復仇女神》等一系列西部影片 。1954年憑藉《縱橫天下》中朱麗亞一角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第19屆評審團特別獎 。1960年榮獲好萊塢星光大道影星 。1961年憑藉《The Barbara Stanwyck Show》獲得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獎 。1966年憑藉西部劇集《The Big Valley》中維多利亞一角獲得第18屆艾美獎最佳女主角 。1982年獲得第54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1983年憑藉電視電影《荊棘鳥》中瑪麗一角獲得第35屆艾美獎最佳女主角 、第41屆金球獎和第43屆金球獎終身成就獎 。1987年獲第15屆美國電影學院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 1990年1月20日,芭芭拉·斯坦威克因心力衰竭在美國去世 。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1位 。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芭芭拉·斯坦威克 芭芭拉·斯坦威克

1907年7月16日,芭芭拉·斯坦威克出生於美國一個普通家庭 。

1911年,芭芭拉·斯坦威克的母親在一場車禍中去世,她的酒鬼父親也因此離家出走;失去父母的芭芭拉從此就過著從一個領養家庭到另一個被領養家庭的生活。這種不安定的童年經歷使她漸漸形成了敏感、獨立、反覆無常且喜怒不形於色的性格 。

1920年,芭芭拉·斯坦威克輟學去了布魯克林一家百貨公司當包裝工,整天與繩子和紙張打交道,一心想跳舞的魯比從她微簿的工資中攢夠了上舞蹈課的學費 。

1925年,芭芭拉·斯坦威克終於開始了演藝生涯,在齊格菲歌舞團當上了一名跳舞女郎;從影后,將本名魯比改為藝名芭芭拉·斯坦威克 。

演藝經歷

芭芭拉·斯坦威克 芭芭拉·斯坦威克

1926年,芭芭拉·斯坦威克在百老匯舞台劇《絞索》里扮演重要角色。被百老匯製片人大衛·貝拉斯庫所賞識得以踏入好萊塢 。1927年,芭芭拉在無聲影片《百老匯夜晚》中首次登上螢屏,走進好萊塢 。

1930年,芭芭拉·斯坦威克參加了影片《閒花淚》的拍攝,該片導演弗蘭克·卡普拉發現了她的才華,讓她著在《神女》等三部影片中扮演主角 。1931年,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芭芭拉成為了好萊塢多元化角色的貧民女演員,出演了《十美分一舞》和《奇蹟女人》等多部影片。1933年,與喬治·布倫特合作,出演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由阿爾弗雷德·格林執導的劇情片《娃娃臉》為人所知 ;同年,與尼爾斯·阿斯瑟合作,出演了弗蘭克·卡普拉執導的劇情影片《顏將軍的傷心茶》 (又譯《中國風雲》),片中飾演梅根 。

1935年,芭芭拉·斯坦威克出演了喬治·斯蒂文斯執導的西部傳記片《愛的彈丸》 (又譯《安妮奧克利》)。同年主演了影片劇情《紅衣女郎》 。1936年,出演了約翰·克隆威爾執導的愛情喜劇片《Banjo on My Knee》。該片基於百老匯音樂劇作品《班卓琴》,由20世紀福克斯公司在密西西比河發布。片中的音樂插曲記錄了芭芭拉第一次在電影中唱歌和跳舞 。

1937年,芭芭拉與羅伯特·泰勒合作出演了威廉·A·塞特爾執導的犯罪劇情影片《This Is My Affair》 (又譯《嫂夫人》),芭芭拉在片中飾演了一個酒吧歌手,該片於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在2月8日開機,3月27日結束,芭芭拉與泰勒兩人因拍攝該片有了進一步發展 ;同年,芭芭拉出演了金·維多執導的愛情片《史帝拉·達拉斯》 (又譯《史黛拉恨史》),她憑藉片中史黛拉一角獲得了第1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這是她第一次獲得奧斯卡提名 。1939年,她與阿道夫·門吉歐合作,在魯賓·馬莫利安執導的劇情影片《金童》中飾演Lorna Moon一角;同年,她與喬爾·麥克雷合作,拍攝了塞西爾·B·戴米爾執導的西部劇情影片《和平聯盟》 。

1941年,芭芭拉·斯坦威克與加里·庫柏合作拍攝了兩部影片,夏季上映的喜劇影片《民眾》;還有霍華德·霍克斯執導的喜劇影片《火球》 (又譯《郎才女貌》) ,芭芭拉則憑藉《火球》中凱薩琳一角獲得了第1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這是她第二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同年,她與亨利·方達合作,出演了衛斯理·拉格斯執導的愛情喜劇影片《你屬於我》和普萊斯頓·斯特奇斯執導的愛情喜劇片《淑女伊芙》。芭芭拉在《淑女伊芙》中飾演一個女騙子引誘了單純富裕的亨利·方達,這個詭計多端的角色獲得了觀眾的同情,同時也成為芭芭拉在演藝工作中重要的一個喜劇角色 。

芭芭拉·斯坦威克 芭芭拉·斯坦威克

1943年,芭芭拉·斯坦威克在朱利恩·杜維威爾執導的劇情片《靈與肉》中客串Joan Stanley;同年在威廉·A·韋爾曼執導的懸疑影片《滑稽夫人》 (Lady of Burlesque)中飾演了一位脫衣舞女郎,影片上映時減掉了一些芭芭拉跳脫衣舞的暴露鏡頭 。

1944年,芭芭拉在一部由比利·懷爾德執導並獲得3項奧斯卡提名的黑色電影《雙重賠償》中演繹了一個謀殺親夫騙保險的女人菲利絲,芭芭拉則憑藉此角色獲得了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這是她第三次獲得奧斯卡提名 ;同時也被評為黑色電影女神“經典蛇蠍美人”,《雙重賠償》也成為了芭芭拉具代表性的影片之一 。

1947年,芭芭拉·斯坦威克與埃羅爾·弗林合作,出演了Peter Godfrey (彼得·戈弗雷)執導的黑色懸疑片《狼來了》。該片是芭芭拉與彼得合作的第三部影片,兩人在二戰期間先後合作了《噩夜驚情》、《康州聖誕》;芭芭拉還稱弗林是一個完美的紳士 ;同年,芭芭拉出演了一部基於埃里希·瑪麗亞·雷馬克寫的德國小說改編的影片《The Other Love》,她在片中飾演了一位女鋼琴家凱倫·鄧肯,為了更加準確的刻畫出該角色,芭芭拉在拍攝期間每天固定練習三小時鋼琴,持續了一個月 。

1948年,芭芭拉·斯坦威克與伯特·蘭卡斯特合作,出演了安納托爾·李維克執導的驚悚片《對不起,打錯了》 ,芭芭拉在片中飾演了一個精神崩潰歇斯底里的女人。該片總共拍攝了30天,有12天的拍攝場景都局限於一張臥室里的床上,芭芭拉的表演使該角色成為她職業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形象 ,並憑藉該角色獲得了第2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這是她第四次與女主角獎失之交臂。1949年,與詹姆斯·梅森、艾娃·加德納合作,出演了梅爾文·勒羅伊執導的犯罪影片《東邊 西邊》。芭芭拉和艾娃分別飾演詹姆斯的妻子和婚外情戀人。芭芭拉飾演的妻子出身高貴富有年紀較長,不僅有良好的禮儀及教養,穿著打扮也非常時髦有品位。也是芭芭拉的代表性角色之一 。

1950年,芭芭拉·斯坦威克開始拍攝了一系列的西部影片,與沃爾特·休斯頓合作出演了安東尼·曼執導的西部愛情片《復仇女神》 ,芭芭拉在片中飾演了一位19世紀墨西哥牧場主的女兒Vance Jeffords 。1952年,芭芭拉與保羅·道格拉斯、瑪麗蓮·夢露合作出演了弗里茨·朗執導的黑色電影《瓊宵禁夢》,在拍攝與製作的過程中芭芭拉非常體貼一起工作的年輕演員,對當時的新人瑪麗蓮·夢露也非常耐心還經常慷慨的與其分享經驗 。1953年,芭芭拉拍攝了讓·尼古拉斯科執導的《鐵達尼郵輪沉浸記》 (又譯:《鐵達尼號》),芭芭拉飾演了一位兩個孩子的母親,為逃離她的不幸婚姻而登上了船 。

1954年,芭芭拉與弗雷德里克·馬奇、威廉·霍爾登合作拍攝了劇情影片《縱橫天下》,她則憑藉片中朱麗亞一角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第19屆評審團特別獎 ;同年與羅納德·里根合作拍攝了RKO製作的西部動作影片《神槍女俠》 。1955年,芭芭拉與羅伯特·瑞安拍攝了冒險影片《Escape to Burma》 。1957年,芭芭拉與迪恩·賈格爾、巴瑞·薩里萬合作出演了塞繆爾·富勒執導及製作的西部動作影片《阿里媽媽和四十大盜》,這是芭芭拉最後的西部影片,拍攝中有一個摔下馬的鏡頭也是芭芭拉要求不用替身自己親自拍攝的 。

芭芭拉·斯坦威克 芭芭拉·斯坦威克

1960年,芭芭拉·斯坦威克榮獲好萊塢星光大道影星 。1961年,芭芭拉憑藉《The Barbara Stanwyck Show》獲得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獎 。1964年,她與前夫羅伯特·泰勒再次合作,出演威廉姆·卡索執導的恐怖影片《The Night Walker》 (又譯:《夜行者》),片中飾演一位在丈夫去世後每晚在夢中與想像中情人相聚的女人 ;同年,她與貓王合作,在John Rich執導的愛情音樂片《Roustabout》中飾演瑪姬一角 。1965年,芭芭拉主演了一部由美國廣播公司出品的一部講述19世紀加州寡婦和她子女們生活的西部電視劇集《大溪谷》 ( 《The Big Valley》 又譯《大峽谷》) 。憑藉在劇中飾演Victoria Barkley一角獲得了第18屆艾美獎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獎 ;同時獲得第23屆金球獎最佳電視女演員提名 。1966年,芭芭拉憑藉《大溪谷第二季》獲得第19屆艾美獎提名和第24屆金球獎提名 。1967年,再次憑藉《大溪谷第三季》獲得第20屆艾美獎提名和第25屆金球獎提名 。

1970年,芭芭拉·斯坦威克與理察·伊甘合作,出演了美國廣播公司由John Llewellyn Moxey執導的恐怖影片《The House That Would Not Die》,片中飾演Ruth Bennett一角。1978年,客串出演記錄片《A Tribute to Henry Fonda》 。

1981年,芭芭拉·斯坦威克榮獲林肯中心電影協會電影成就獎。1982年,客串出演卡爾·雷納執導的犯罪驚悚影片《大偵探對大明星》;同年,芭芭拉獲得了第54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1983年,芭芭拉與理察·查伯蘭、雷切爾·沃德合作,出演了Daryl Duke執導的電視電影愛情片《荊棘鳥》 ,並憑藉片中瑪麗一角獲得了第35屆艾美獎-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獎。1984年,芭芭拉再次憑藉《荊棘鳥》獲得了第41屆金球獎和塞西爾·B·戴米爾獎 。1985年,她與約翰·福賽思合作客串了美國廣播公司劇集《豪門恩怨》 。1987年,榮獲第15屆美國電影學院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童年 童年

芭芭拉·斯坦威克原名:魯比·史蒂文斯,出生在美國紐約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美國人,母親凱薩琳·史蒂文斯;父親拜倫·史蒂文斯是一個磚瓦匠,經常酗酒 ;她的父母一共生了五個孩子,其他兄弟姐妹分別是:米莉·史蒂文斯、米爾德里德·史蒂文斯、馬爾科姆·史蒂文斯、伯特·史蒂文斯 。

1911年,一個喝醉酒的陌生人把魯比的母親凱薩琳推下了移動的有軌電車,凱薩琳去世。酒鬼父親拜倫拋棄了五個孩子離家出走,去巴拿馬運河工作,之後了無音訊。年僅三歲的魯比失去雙親便成了孤兒,與其他四個兄弟姐妹分別在鄰居家,親戚朋友家裡被寄養長大。魯比·史蒂文斯和姐姐米莉·史蒂文斯被寄養在鄰居家裡,魯比11歲就跟喜歡舞蹈的姐姐學會了跳舞,長大後,米莉·史蒂文斯做了一名歌舞女郎 。

感情經歷

芭芭拉·斯坦威克 芭芭拉·斯坦威克

1927年,20歲的芭芭拉·斯坦威克認識了歌舞雜耍演員弗蘭克·費伊 ;1928年8月26日,兩人結婚。但不久弗伊的嫉妒和酗酒導致了婚姻的破裂。1935年12月30日離婚。兩人生有一子:Dion Anthony Fay 。

1936年,芭芭拉·斯坦威克的經紀人Zeppo Marx介紹她和羅伯特·泰勒認識。1937年,兩人又合演了影片《This Is My Affair》擦出火花;芭芭拉比泰勒大4歲;他原名叫奎因;她叫他飛鳥二世 。1939年5月4日,芭芭拉嫁給了羅伯特·泰勒,這次婚姻維持了12年,也是芭芭拉一生的摯愛,但由於兩人工作問題聚少離多,在1952年2月25日離婚。這次婚姻兩人沒有孩子,芭芭拉·斯坦威克離婚後一直獨身 。1969年,羅伯特·泰勒去世,芭芭拉得到訊息後十分痛苦並參加了葬禮;1980年代,芭芭拉的家裡發生過一次火災,後事她放聲痛哭,因為大火燒掉了羅伯特·泰勒曾經給她寫的情書。

1990年1月20日,芭芭拉·斯坦威克因心力衰竭在加利福尼亞去世 。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1964The Night WalkerIrene Trent威廉姆·卡索羅伯特·泰勒
1964RoustaboutJohn Rich貓王
1957阿里媽媽和四十大盜塞繆爾·富勒巴瑞·薩里萬
1957激情犯罪斯特林·海登
1954縱橫天下羅伯特·懷斯瓊·阿利森
1952瓊宵禁夢Mae Doyle D'Amato弗里茨·朗保羅·道格拉斯
1949東邊 西邊梅爾文·勒羅伊詹姆斯·梅森
1948對不起,打錯了安納托爾·李維克伯特·蘭卡斯特
1944雙重賠償比利·懷爾德弗萊德·麥克莫瑞
1941火球霍華德·霍克斯加里·庫柏
1941淑女伊芙普萊斯頓·斯特奇斯亨利·方達
1937史黛拉恨史金·維多約翰·博爾斯
1937This Is My Affair威廉·A·塞特爾羅伯特·泰勒
1933娃娃臉Lily Powers阿爾弗雷德·格林喬治·布倫特

相關參考: . . . . . . . . . . . . . . . . . . . .

參演電視劇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1985豪門恩怨Constance Colby PattersonBruce Bilson約翰·福賽思
1983荊棘鳥Mary CarsonDaryl Duke雷切爾·沃德
1965大溪谷Victoria BarkleyBernard McEveety李·邁傑斯
1962不可觸犯Lt Agatha Stewart斯圖亞特·羅森博格羅伯特·斯塔克

相關參考: . . . . .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1982 第54屆 特別榮譽獎 芭芭拉·斯坦威克 (獲獎)
  • ▪ 1949 第21屆 最佳女主角獎 《對不起 打錯了》 (提名)
  • ▪ 1945 第17屆 最佳女主角獎 《雙重賠償》 (提名)
  • ▪ 1942 第14屆 最佳女主角獎 《火球》 (提名)
  • ▪ 1938 第10屆 最佳女主角獎 《史黛拉恨史》 (提名)
威尼斯電影節
  • ▪ 1954 第19屆 評審團特別獎 《縱橫天下》 (獲獎)
艾美獎
  • ▪ 1983 第35屆 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荊棘鳥》 (獲獎)
  • ▪ 1968 第20屆 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大溪谷》 (提名)
  • ▪ 1967 第19屆 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大溪谷》 (提名)
  • ▪ 1966 第18屆 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大溪谷》 (獲獎)
  • ▪ 1961 第13屆 最佳女主角獎 《The Barbara Stanwyck Show》 (獲獎)
美國金球獎
  • ▪ 1986 第43屆 塞西爾.B.戴米爾獎 芭芭拉·斯坦威克 (獲獎)
  • ▪ 1984 第41屆 電視類-最佳女配角 《荊棘鳥》 (獲獎)
  • ▪ 1968 第25屆 最佳電視女演員 《大溪谷》 (提名)
  • ▪ 1967 第24屆 最佳電視女演員 《大溪谷》 (提名)
  • ▪ 1966 第23屆 最佳電視女演員 《大溪谷》 (提名)

相關參考: . . . . .

人物評價

芭芭拉·斯坦威克 芭芭拉·斯坦威克

在電影界能像芭芭拉·斯坦威克那樣煥發出如此長久的藝術生命力並涉足那么寬泛的表演領域的女演員寥寥可數。在多年的藝術生涯中,芭芭拉.斯坦威克始終是好萊塢最受製片人信賴和器重的女演員之一。與其他傑出演員相比,斯坦威克不像奧黛麗·赫本和嘉寶那樣美艷絕倫,她不是那種只能讓人遠遠地注視、崇拜,或藉助攝影機的鏡頭了能接近的明星,相反, 她給人們的感覺是完全真實的、可被人了解和信任的,比那些在電影製片廠的光影中塑造出的虛幻形象更有血有肉 。 (中國娛樂網評)

芭芭拉·斯坦威克,她是早期職業女性的代表,堅忍,警惕,始終自立。在電影情節中“可以傳達出極為細微的差別”,她在螢幕上留下的每一個影像都代表著一個獨特的女性類型;她可以在任何場景中快速完成強硬和脆弱的轉換,也可以在電影角色中傳達出極為細微的差別,這不僅讓導演弗蘭克·卡普拉發現了她的電影才華,也讓塞西爾·B·戴米爾、約翰·福特和普雷斯頓·斯特奇斯極為欣賞她;除此之外,她還是匈牙利導演口中“最柔軟的鑽石” 。 (鳳凰網評)

芭芭拉·斯坦威克作為一個喜劇演員,她能得心應手地演繹賣弄風騷、厚顏無恥、才華橫溢、言語幽默等不同性格不同品格的人物,只有極少數像凱薩琳·赫本這樣的女演員才具有這種本領;而在表現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角色時,能和她媲美的恐怕只有貝蒂·戴維絲和瓊·克勞馥了 。 (西部網評)

黑色電影中經典的蛇蠍美人,被好萊塢譽為“沒有拿過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 。 (新華網評)

後世紀念

Barbara Stanwyck Barbara Stanwyck

1999年,芭芭拉·斯坦威克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1位 。

2006年,美國《首映》雜誌公布了“電影歷史上最傑出的100次表演”,芭芭拉·斯坦威克曾在1944年獲得奧斯卡提名的作品《雙重保險》上榜排名98位 。

2010年5月27日,環球家庭娛樂公司發行了芭芭拉·斯坦威克收藏套裝紀念版DVD 。

2013年,作家維多利亞·威爾遜在經過了15年時間的深入研究終於完成了她的作品:《芭芭拉·斯坦威克的一段生活:鐵證,1907-1940》,書中詳細並真實的記錄了1907至1940年間芭芭拉·斯坦威克的生活和事業 。

2014年7月18日,時代華納有線電視公司對維多利亞·威爾遜的作品《Barbara Stanwyck - Steel True》做了專題採訪,並就書中內容製作了紀念芭芭拉·斯坦威克的專題記錄片 。

2014年,芭芭拉·斯坦威克被《外灘畫報》評為黑色電影十女神之經典蛇蠍美人 。

2015年,芭芭拉·斯坦威克被台灣媒體選入好萊塢黃金時代最美麗的女人之一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