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漢字]

芬[漢字]
芬[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芬”也是夏代帝王“槐”的別號。“槐”是帝少康之孫,帝杼之子。少康殺掉寒浞,恢復了夏朝。“杼”的意思是“織布機梭子”,含義是“接續夏王統”。“槐”本指槐樹、槐花。槐是一種專門在夏天開花的樹,夏王室的專用顏色(黃色)就是用槐花提取物作成的染料染成的。因此“槐”作為夏王名號的意思是“帝槐時代是夏王朝的槐黃時節”,意思是在帝槐時代,夏王朝之花盛開了,取得了立國以來最大的政治成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讀音

“芬” “芬”

【漢字】:芬

【拼音】:fēn

【注音】:ㄈㄣ

部首筆畫

簡體部首:艹;部外筆畫:4;總筆畫:7

繁體部首:艸;部外筆畫:4;總筆畫:10

漢字編碼

“芬”字源演變 “芬”字源演變

五筆86:AWVB;

五筆98:AWVR ;

倉頡:TCSH ;

鄭碼:EOYD ;

筆順編號:1223453;

四角號碼:44227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U+82AC 。

漢字釋義

基本字義

1、花草的香氣:~芳。清~。~香。 2、姓氏。蒙古姓氏。

詳細字義

〈名〉

“芬”字形對比 “芬”字形對比

1、形聲。字從艸,從分,分亦聲。“分”意為“一分為二”,“由一而多”。“艸”與“分”聯合起來表示“花草散發的香氣”。 本義:花草散發的香氣。花香。 參考:——“九夷來朝,舞於王門”。今本《竹書紀年》:“帝芬三年,九夷來御。” 所以,“芬”顯然就是“槐花芳香”之義。

2、同本義 [fragrance]。

芬,草初生其香分布也。——東漢·許慎《說文》

芬,芬香也。——《廣雅》

天地之行分、苦味也。——《春秋繁露》

“芬”字形對比 “芬”字形對比

苾苾芬芬。——《詩·小雅·信南山》

芬馥肸蠁。——左思《吳都賦》

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沬。——《楚辭·離騷》

3、又如:芬苾(芳香);芬烈(香氣鬱烈);芬郁(香氣濃郁;亦謂芳香和腐臭)。使感到芬芳

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並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4、特別好聞的香氣 [aroma]。

流芬賦采,風靡雲鏇。——潘岳《芙蓉賦》

5、比喻盛德或美名 [moral;good reputation]。

揚芬千載之上。——《晉書·桓彝傳》

6、又如:揚芬千載(揚名千年);芬烈(喻功業盛美)。

7、通“粉”(fěn)。米細末,化妝用的粉末 [face powder]。

五隱之狀,黑土黑苔,青怵以肥,芬然若灰。——《管子·地員》

詞性變化

〈形〉

1、和,和好 [harmonious]。

芬,和也。——《方言十三》

2、又如:芬薌(和調)。

3、通“紛”。亂,雜 [disorderly]。

乘玄四龍,回馳北行,羽旄殷盛,芬哉芒芒。——《漢書·禮樂志》

4、又如:芬芬(紛紛。雜亂的樣子)。

5、通“墳”。隆起的樣子 [mound-like]。

五壤之狀,芬然若澤、若屯土。——《管子·地員》

常用詞組

◎ 芬芳 fēnfāng

1、 [fragrance;fragrant]:香;香氣。

芬芳襲人。

2、 [sweets]:具有香氣的東西。

芬芳的原野。

◎ 芬香 fēnxiāng

[fragrance] 香,香氣 [芬香撲鼻]。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注

艸初生其香分布也。眾經音義兩引說文。芬。芳也。其所據本不同。按艸部。芳、艸香也。詩說馨香、多言苾芬。大雅毛傳曰。芬芬、香也。然則玄應所據正是古本。從屮。分聲。撫文切。十三部。

康熙字典

《唐韻》撫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紛。草初生,香分布也。

又《博雅》芬芬,香也。《詩·小雅》苾芬孝祀。《大雅》燔炙芬芬。

又《揚子·方言》和也。

又《汲冢周書》汝無泯泯芬芬,厚顏忍醜。《注》泯芬,亂也。

又《管子·地員篇》芬然若灰。《注》芬然,壤起貌。

又《前漢·禮樂志》芬哉茫茫。《師古注》芬謂眾多。

又《博雅》毛草也。

又姓。《戰國策》晉有大夫芬質。

又《韻補》孚焉切。《楊芳·合歡詩》爰有承露枝,紫榮合素芬。扶疎垂淸藻,布翹芳且鮮。 《說文》本作㞣。或從艸。《六書略》又作。

又。

考證:〔《集韻》《韻會》《正韻》草初生分布也。〕 謹照原文分布上增香字。〔又姓。《戰國策》晉有大夫芬只。〕 謹照廣韻原文芬只改芬質。

方言集匯

1、粵語:fan1

2、客家話:[海陸豐腔] fun1 [客英字典] fun1 [台灣四縣腔] fun1 [梅州腔] fun1 [東莞腔] fun1 [寶安腔] fun1 [客語拼音字彙] fun1

漢英互譯

fragrance

sweet smell

拼音是fen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