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努瓦·芒德勃羅

波努瓦·芒德勃羅,1924年11月20日生於波蘭華沙,因創造了原來根本不存在的分形學科而一舉成名。

基本信息

簡介

波努瓦·芒德勃羅,1924年11月20日生於 波蘭華沙,祖籍是立陶宛猶太人。據一位語言學家講,在立陶宛語小癕an”讀作“芒”,所以這裡不譯作“曼”。波努瓦的父親是成衣商,母親是牙科醫生。
出於對地緣政治現實的警覺,1936年在他11周歲時舉家遷往巴黎。這也部分是受 其叔父佐列 姆·芒德勃羅伊(Szolem Mandelbrojt,1899-1983)的吸引,當時佐列姆是 法國的一位數 學家。佐列姆通過閱讀龐加萊 (Jules-Henri Poincare,1854-1912)和阿達馬(Jacques-Salomon Hadamard,1865-1963)的著作學會法語,他到法國是因為法國是經典分析的搖 籃。

作品

芒德勃羅因創造了原來根本不存在的分形學科而一舉成名。1975年以法文出版《分形對象:形、機遇與維數》(Les Objets Fractals:Forme,Hasard et Dimension),1977年以英文出版《 分形:形、機遇與維數》 (Fractals:Form,Chance and Dimension),1982年出 版《 大自然的分形幾何學》。最後一部影響最大,它是分形學科的宣言書, 包羅萬象,顯示 了將分形用於自然現象描述的重要性。到目前為止他一共寫過這三部書,後面每一部都 是對前一部的修訂和增補,其中相當部分是重寫的。他對自己的專著的描述用詞是:“普及性的 ”、“隨筆 ”(Essay)、“宣言書”、“從頭到尾都是序言”。最後一句是仿 達西·湯普森 (D‘Arcy Thompson,1860-1948),湯普森曾寫過一部巨著《 論生長與形式》,但湯氏稱該書 從頭到尾都是 序言。
據初步統計,到1989年底他已經發表了123篇論文,內容極其龐雜,涉及語言學 、機率論、 通訊工程、水利學、經濟理論、金融分析、布朗運動、湍流、復疊代、宇宙學、臨界現象與相變等等。

其他

芒德勃羅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數學家、科學家,他的經歷和學術生涯史無前例。 1973年以前, 他一直不被各領域的科學家所認同,“分形理論”誕生後他的“政治”地位(他自己願意用這樣的辭彙)劇變,成為世界上最有名氣的科學家之一。通過網際網路(Internet),可以很好 地檢驗一個人 的知名度:用全球資訊網(WWW)瀏覽器打開Yahoo!檢索引擎,輸入“Mandelbrot” 或者“fractal”,幾秒種內便可查到上萬條信息。僅從這一點來看,當今世界還沒有哪位 科學家如此赫 赫有名,即使將他與影視名星放在一起,其知名度也不遜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