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人

亞洲中南半島越南少數民族之一。自稱\"莫爾\"(Mol),意為“人”;不同地區還有不同稱呼,如Mon,Muan,Mual,MoiBi,AoTa等。約有70萬人(1978),主要分布在河山平、清化、永富、黃連山、山蘿、河南寧等省,其中以河山平省最為集中。屬蒙古人種南亞類型。信仰多神,崇拜圖騰。使用芒語,系屬未定,和越語在語音、辭彙和語法上十分相近。一般認為芒人和越人同一族源,都是駱越人的後裔,約自10世紀起開始分化成兩個民族。

芒人的生活習慣

芒人主要從事農業,以生產糯稻為主,並種植棉花、竹子、桐油樹、茶油樹;普遍養牛、養蜂,織布、染布。婦女是主要勞動力。芒人村莊多在100戶以下,周圍種有濃密的竹林、檳榔樹。居住乾欄式竹樓,支架用竹篾捆綁,樓上住人,樓下養畜。婦女頭戴日字形白布巾。所穿胸衣較短,圓領長袖,多喜白色;下穿長裙。芒人喜愛唱歌,以敲小銅鑼集體歌唱為其特色。

芒人的組織架構

過去盛行酋長制度。每芒(一般10村為1芒)有一酋長,由長子世襲,無子由妻接任。酋長掌握一芒大權。以擁有銅鼓和銅鼎作為權力象徵。平日,村民要給酋長服勞役;每遇婚喪、祭祀、廟會、蓋房、獵獲野獸時,還得向酋長送禮。1945年8月革命後,酋長制已被廢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