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邁德·蘇加諾

基本信息

生平

1927年7月,組織印度尼西亞民族聯盟。1928年3月將印度尼西亞民族聯盟改組為印度尼西亞民族黨並任主席,試圖通過“不合作”方式爭取民族獨立。同年12月,印尼民族黨與伊斯蘭教聯盟、至善社、巽他青年會、蘇門答臘同盟、泗水研究會等組成印度尼西亞民族政治聯盟,當選為主席。在反對荷蘭殖民統
治的鬥爭中,曾兩次被捕,流放到佛羅勒斯島和明古魯:1929年12月被殖民當局逮捕;1930年在萬隆法庭發表《印度尼西亞的控訴》長篇辯護詞,歷數殖民者的罪行;1932年獲釋後參加印度尼西亞黨,任主席;1933年再次被捕。1942年日軍侵入印尼後獲自由。日本占領印尼期間,曾幻想依靠日本實現印尼民族獨立,並擔任日本御用組織“民眾力量中心”主席,同時又秘密與抗日組織聯繫。1945年6月1日,發表“印尼建國五原則”,主張民族主義、人道主義、民主、社會公平和信仰神道。1945年8月17日,發表《獨立宣言》,宣布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成立,並當選為總統。在執政期間,蘇加諾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對帝國主義的干涉,對召開1955年的萬隆會議,促進亞非人民的團結,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人之一。荷蘭殖民者重返印尼後,蘇加諾於1948年12月被逮捕,並被流放邦加島。直至1949年8日荷印(尼)圓桌會議承認印尼獨立才得釋回到日惹。同年12月再次當選為印尼聯邦共和國總統。1955年積極倡導並參加亞非會議,在會上發表了著名的開幕詞“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有色人種洲際會議……”。1959年兼任總理,並先後任最高議院主席,最高戰時掌權者,民族陣線主席等職務。一貫主張執行反帝反殖的不結盟外交政策,促進亞非人民的團結合作。20世紀50年代以後,蘇加諾在國內革命勢力和國際形勢的推動下,表示要實行“社會主義”。1965年“九·三○事件”以後,其總統權力逐步被軍人集團剝奪。1967年3月被撤銷總統職權,並遭軟禁。1970年6月21日在雅加達病逝。

趣聞軼事

1961年,在貝爾格勒的不結盟國家會議上,有過這樣一件事:參加會議的各國代表對某項議題的觀點並無多大矛盾,但卻形不成統一的方案,原因在於阿拉伯國家的代表支持納賽爾,一些亞洲國家的代表傾向於尼赫魯。眼看就要輪到印尼的蘇加諾發言,蘇加諾當著聽眾的面走到納賽爾和尼赫魯跟前,和他們分別耳語了一陣,納賽爾和尼赫魯聽了連連點頭。蘇加諾然後上台提出印尼的方案,結果受到了與會者的支持,大家都認為,蘇加諾提出的方案正是納賽爾和尼赫魯剛才點頭認可的。而事實上,蘇加諾對納賽爾和尼赫魯耳語的是邀請他們會後共進午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