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漿

色漿

色漿是由顏料或顏料和填充料分散在漆料內而成的半制品。以純油為膠粘劑的稱油性色漿。以樹脂漆料為膠粘劑的稱樹脂色漿。以水為介質添加表面活性劑分散而成的顏填料漿稱為水性色漿。由於漆料種類很多,色漿種類也很多。為了使顏料等更好地分散在漆料中,往往在製造過程中,加少量的表面活性劑,加環烷酸鋅等。

色漿的簡介

colo(u)r paste
顏料或顏料和填充料分散在漆料內而成的半制品
以純油為膠粘劑的稱油性色漿。以樹脂漆料為膠粘劑的稱樹脂色漿。由於漆料種類很多,色漿種類也很多。為了使顏料等更好地分散在漆料中,往往在製造過程中,加少量的表面活性劑,加環烷酸鋅等。  色漿,顧名思義是一種有顏料濃縮漿,是利用不同的顏料,通過對顏料表面處理、表面包裹等技術,經過嚴密的加工工藝研製而成。
根據色漿所使用的溶劑不同,色漿又分為水性色漿、油性色漿、水油通用色漿等;根據色漿的用途不同又分為塗料色漿,膠帶色漿,造紙色漿、紡織色漿、機械色漿、玩具色漿、乳膠製品色漿等;根據使用色漿的工具不同,人們把色漿簡單的分為工廠用色漿和機用色漿等等。色漿在自然界裡協同著裝扮著整個世界:小到穿著打扮、日用、玩具等,大到橋樑、房屋建築等,無不是展示著五顏六色的色彩。

色漿的歷史概況

傳統的塗料著色是利用顏料粉直接加到塗料中,或有些塗料廠家自己簡單的把顏料製成漿料,然後加到塗料中對塗料進行著色。這樣做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顏色的重現性不好,著色不均勻,由於沒有專業的技術和工藝,顏料顆粒比較粗,著色力不高,污染嚴重,加到塗料中,塗料成膜後耐光性、耐侯性差,容易褪色、粉化等。
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化,分工越來越細,高端塗料的呼聲越來越高,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國內色漿廠家應運而生,剛開始就一兩家專門做色漿的廠家;其實在國外,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有專門的色漿的廠家,比較著名的品牌如科萊恩、德固薩、希必思等,那時國內有些質量意識比較強的塗料廠家就開始從國外購買色漿,不過價格比較高,如氧化鐵系列色漿,當時價格甚至有高達100元左右一公斤,後來國內色漿廠家起來了,價格也相對的降下來了,由30多元每公斤,降到現在的十多元每公斤。一方面是技術、設備的提升,成本在可控範圍內;二是競爭越來越激烈,有些廠家把利潤降下來了。
儘管如此,色漿產品質量反而比剛開始提升了很多,品種也有所完善,色漿廠家也有剛開始的一兩家,到現在已經有二三十家了,主要分布在江、浙、滬、廣東等地。

色漿的市場使用情況

到目前為止,國內塗料廠家基本上普及了使用色漿。一般的小塗料廠,一年色漿的使用量保守一點估計應在2000-5000元左右(以金額算),中型塗料廠在5-10萬元,大型塗料廠色漿使用量50萬-100萬元左右。不同塗料廠使用的色漿量相差甚巨。而在我國大大小小的塗料廠大概有12000家左右,主要集中分布在長江三角洲這一帶。以平均每家塗料場使用色漿2萬元/年計算,色漿用量大概在2.4億元左右。而2006年我國塗料總量突破500萬噸大關,達到了507.84萬噸,以30%的色漆量計算,每噸塗料色漿用量大概在157.53元,而這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數據。而目前國內色漿廠不到三十家,包進口品牌色漿了不起三十多家。由於設備和技術、資金等的限制,國內真正的大型色漿廠家不多,而國內市場對色漿的需求遠遠大於這些廠家的產出(除了建築塗料色漿外,還有橡膠製品用色漿,PVC製品用色漿等民用、工業用色漿,對色漿的需求比塗料大得多),產品良莠不齊,質量還有待更進一步的提升。

水性色漿相關知識

色卡圖色卡

1、色漿的著色強度(著色力)
對於水性色漿的比較,著色強度是一個重要指標,它反映色漿的色濃度、展色性能及顏料分散體絮凝情況。數據是按顏色以達到國際標準深度(ISD)的1/25所需顏料漿的份數
水性色漿
來衡量,數值越小,著色力越高。數值代表需要色漿的克數加入白色基礎漆中:乳膠漆中—白色基礎漆鈦白含量為25%(1/25ST)
2、色漿的相容性(展色性能—指研法)
色漿與使用體系的相容性是影響色漆的浮色發花、絮凝和有些漆膜表面缺陷的關鍵。在使用色漿配色前,一定要做相容性實驗,助劑經常可以用來解決色漿與塗料的相容性問題。
將色漿加入白漆中,一般配成中、淺色,塗布在被塗物表面或仿被塗物表面,待快要凝結時,用手指研磨塗膜表層部分,乾結後觀察是否有明顯的色差(目測)。如色漿的細度不夠,分散性能不好均導致色漿展色性不好,會影響色漆的重現性。
3、色漿的分散性能(絮凝程度)
助劑對顏料顆粒的解絮凝程度決定色漿分散體的大小和穩定性。一般來說,不可能達到完全解絮凝(即顏料在體系中成原級粒子均一穩定存在),只是以顏料顆粒的附聚體的形式均勻分布在體系中。一種好的色漿它的解絮凝程度是相當高的,也就是說,附聚體是儘可能小的,這樣才具有良好著色力、優異展色性和存儲穩定性的保障。因色漿的分散性能不好,色漿中顏料絮凝體與基料中的白色顏料、填料顆粒的遷移性差異比較容易體現出來,這種差異往往使顏料絮凝體不再均勻分布,當成膜因漆膜內部在溫度、密度和表面張力上存在的微小差異,顏料絮凝體和漆基自然參與這種運動,顏料絮凝體隨之分離,導致浮色和發花。若色漿分散性能好,則可以避免浮色和發花的發生。另塗料自身的分散性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色漆的浮色和發花。
4、色漿的結構性能之一(耐光性、耐候性)
色漿的耐光耐候性的測試是通過戶外曝曬(如美國的佛羅里達、我國的土魯番都有曝曬場等),但實際戶外曝曬時間太長,現在一般色漿性能檢測大多是通過儀器設備模擬測試。
耐光性:使用戶外丙烯酸乳膠漆做成1/3ISD和1/25ISD標準色樣來進行曝曬。採用氙燈光源(1000W)曝曬72小時,使用1-8級藍羊毛尺與標準色樣同時曝曬,得出色差來評級,1級為最差,8級為最好,(已通過測色軟體評定)
耐候性:使用戶外丙烯酸乳膠漆做成1/3ISD和1/25ISD標準色樣來進行曝曬。採用ATLAS人工老化儀曝曬500小時,使用ISD灰卡進行色差評級、1級為最差、5級為最好。(已通過測色軟體評定)
5、色漿的顏料含量
顏料含量僅做參考,不能作為評定色漿性能的指標。色漿的著色力與顏料含量並不是成簡單的正比關係。相同的顏料含量,其細度不同著色力也有很大差異。為保證色漿著色力的穩定,色漿顏料含量是在一定範圍內的變化值,色漿資料上提供的數值是一個典型的參考值。
6、色漿的細度
細度是反映色漿的著色力分散效果和儲存穩定性的一個直觀指標。一般對於同一顏料色漿來說,粒徑越小,比表面積增大,因而遮蓋能力也就增大了,著色力也越高;細度越小,光澤就越高,分散效果和儲存穩定性就越好。當然,色漿的細度並不是越細越好,因為當粒子變小,其比表面積增大時,吸收的光能量增加,受破壞的程度也增加,導致其耐候性降低;並且粒徑過小在塗料成膜乾燥時,隨著水分的析出,色漿一起向表面遷移,易造成配色不準和牆體色差。[2]
7、色漿與塗料的相容性
指研法取白漆100克,加入2-3克待試色漿,充分攪勻後,塗布在被塗物表面,待快要凝結時,用手指研磨塗膜表層部分,待漆膜乾透後,觀察用手指研擦過和未經研擦過的地方是否有色差,如差別較大,則色漿與所測試塗料的相容性不好,以此色漿調出的塗料易產生浮色現象。如顏色相同,一般不會產生浮色現象。
8、色漿的結構性能之二(耐化學介質性)
水性色漿的耐化學介質性主要是耐酸、耐鹼性,即耐化學遷移性。該性能基本上取決於顏料本身,在戶外用色漿中必須考慮這一因素。一般水性塗料也是要求耐酸耐鹼,不要求耐有機溶劑和其它化學品。
耐酸性、耐鹼性:依據DIN16524標準,將色漿烘乾(105℃)分別置於1%的硫酸和2.5%的氫氧化鈉溶液中24小時後取出、洗滌來測定其耐酸、耐鹼性。根據滲色和顏色的變化,依據5級標準來評定,達到5級表明耐酸、耐鹼性優異,1級表明耐酸、耐鹼性極差。
9、色漿其他理化參數
(密度、粘度、PH值、顏料含量、固體份及細度與光澤)
密度:單位為克/立方厘米,測定法按GB/T1756的規定進行。
粘度:反映色漿貯存穩定性的重要指標。(STM-Ⅲ斯托默粘度計
PH值:PHB-2攜帶型ph計測定水性高品質色漿體系的酸鹼度(PH值)一般在7-10之間,因此色漿在PH值為7-10的塗料體系中保色性、著色力及展色性等性能極佳。
細度和光澤:反映色漿的分散效果和儲存穩定性的一個直觀指標。一般對於同一顏料色漿來說,細度越小,光澤就越高,分散效果和儲存穩定性就越好。
10、色漿的質量穩定性
質量控制及貯存穩定性
一般是通過對生產配方—原材料—生產工藝—成品的嚴格控制,確保色漿的固體分、細度、黏度、著色力、展色性、耐光耐候性等的一致性。(用測配色軟體評估、Lab值及色差控制DE﹤1.0)
一般水性色漿的貯存穩定性在室溫25℃左右時存放一年無明顯的分層、結塊、返粗、沉澱等缺陷,且著色力、展色性及其它物化性能沒有明顯降低。通常可以通過熱儲和冷凍實驗來加速老化判定,通過開罐效果評估和測配色軟體評定。
選擇色漿時應重點考慮以上幾個方面的因素,其他條件各個品牌的色漿基本都能達到而且差異不大。當然選擇色漿時還應從經濟、環保等角度考慮,如:內牆色漿可選擇耐候性差一些的色漿,同時內牆儘量不要選擇鉻黃等含重金屬的色漿,而應選偶氮類、胺類等。 

如何選擇色漿

根據著色的對象和環境要求,色漿主要分為耐曬和不耐曬兩種。一般,內用在體系不存在相容性的情況下,以達到顏色要求最低成本為原則,不要求耐曬。而外用必須要考慮以下因素:
a.耐光耐候性;b.耐化學介質性(主要是耐酸耐鹼性);c.與使用體系相容性;d.著色強度、遮蓋力及展色性;e.色漿與色漿之間匹配性f.色漿的儲存穩定性;
一般,外用塗料對顏色的保色性是要求相當嚴格的,因此在選用色漿時尤其要注意色漿的耐光耐候性和耐酸鹼性。在相容性、著色力、遮蓋力及展色性和儲存穩定性良好的前提下,色漿的互配也是至關重要的。應儘可能地選擇耐光耐候性等性能優越的單色色漿配色,但事實上往往都是複合色,因此最好遵循無機與無機、有機與有機或耐光耐候性等性能接近(1/25ST沖淡,耐光性應在7~8或8級,耐候性應在4~5或5級)為原則,這樣,才能確保戶外的保色性,才能避免因著色色漿耐候性能明顯差異,導致時間長引起褪色或顏色不均勻而發花等塗膜缺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