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藤

良藤別名【別名】滾天龍、山豆根 ,主治清熱,理氣,止痛。用於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中暑腹痛,胃痛。

基本信息

良藤 版本一

良藤良藤
良藤
【別名】滾天龍、山豆根
【來源】為防己科輪環藤屬植物輪環藤Cyclea racemosa Oliv.,以根入藥。秋季採挖,洗淨,鮮用或曬乾。
【性味歸經】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理氣,止痛。用於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中暑腹痛,胃痛。
【用法用量】 3~5錢,水煎服,或乾粉0.5~1錢,開水沖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良藤 版本二

【拼音】 Liánɡ Ténɡ
【別名】隔山消、金線風
【來源】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四川輪環藤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lea sutchuenensis Gagnep.
採收和儲藏:秋、冬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切段,曬乾,或用鮮品。
【原形態】四川輪環藤 草質藤本,有時老莖稍變木質,除苞片外全株無毛。莖纖細而長,具縱條紋。葉柄在葉片近基部盾狀著生;葉薄革質或紙質,披針形或長卵形,長5-15cm,寬2-5.5cm,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圓形,全緣,乾時變褐色,掌狀脈3-5條。花序腋生,總狀花序式,有時為穗狀花序式,長可達20cm;雄花序較纖弱;雄花萼片4,僅基部合生,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約2.5mm;花瓣4,分離或合生,聚葯雄蕊有4個花葯;雌花萼片2,花瓣2,微小,貼生於萼片基部。核果紅色,內果皮長約7mm,背部兩側各有3行小疣狀雕紋。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灌叢或林緣,稀生於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利尿通淋。主外感風熱;咳嗽;咽喉腫痛;濕熱瀉痢;牙痛;跌打傷痛;小便淋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