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修

庵居有年,室無長物,獨留草灰一堆,不知其故。 有人來,少接談,唯一近侍老傭供役使。 揭其左袖,見手中有物,出而數之,是銀幣30元。

(?—1909)清代僧人。浙江鎮海人,少時供職鎮江信局。素與金陵寶華山,九蓮峰茅蓬從乾和尚善。一日厭世無常,因肩行李登山,求從師剃度。受俱後,一心念佛,決志往生。後其師主席慈谿金仙寺,良亦隨至寧波。 有葉鳴年居士,佩其道行,另建小庵五楹居之,凡諸所需,悉葉供給。庵居有年,室無長物,獨留草灰一堆,不知其故。有人來,少接談,唯一近侍老傭供役使。至宣統初年(1909),一日至葉家告辭,云:“吾當行矣,荷承照拂,鬚生西後再為報!”葉留午餐,作別回庵。次日早膳後謂侍人曰:“午飯汝自吃,吾不用矣。”侍人以為其有事外出。及午,照常做飯,飯熟請午餐,連喚不應,但見室門半開。推門入,見其右手執念珠於胸前,左手垂下,呼不答,推亦無應。於是急奔報葉,言良師去矣。葉聞言,即命數人相隨到庵,見其立於室中,巍然不動,真可謂罕見之事。揭其左袖,見手中有物,出而數之,是銀幣30元。復見手指有灰,始知其灰堆即為一生藏蓄財產之廚櫃。蓄此以免身後累人,用意深且良矣!如此一生信願,精進修持,預知時至,屹然立化,往生品位亦必高。參閱《歷代淨土高僧選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