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形瓮城

瓮城,又稱月城,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並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多呈半圓形,少數呈方形或矩形。 南京明城牆瓮城設於城門內,一反中華瓮城設於主城門外的舊制。 南京明城牆建造時,水西門與中華門、通濟門三座瓮城形制最為壯觀,而水西門和通濟門的瓮城均為船形,這是南京明城牆的獨特之處。


遺址位於南京主城區水西門。南唐到宋、元時期,這裡稱作水西門、下水門,明初重新築造,曾改稱為三山門,但民間一直習稱水西門至今。
瓮城,又稱月城,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並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多呈半圓形,少數呈方形或矩形。敵人攻入瓮城時,將主城門和瓮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入侵之敵予以圍殲。南京明城牆瓮城設於城門內,一反中華瓮城設於主城門外的舊制。在城體上設定了藏兵洞,強化了城門的防禦能力。
南京明城牆建造時,水西門與中華門、通濟門三座瓮城形制最為壯觀,而水西門和通濟門的瓮城均為船形,這是南京明城牆的獨特之處。因常年雨水沖刷,年久失修,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八日下午兩點,水西門瓮城第三道瓮城東南角倒塌傷人,一九五五年水西門瓮城惜被拆除。
由南京市博物館考古挖掘的城牆為東西走向,主要是青石砌築而成。長約二十米,高約三米,為最外一道瓮城南面一段。暴露出來的牆基上端,幾層青磚排列有序,呈圓弧形制,非常奇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