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中心簡介

航天中心簡介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是蘇聯/俄羅斯最大的太空飛行器和飛彈發射試驗基地。位於哈薩克境內的丘拉塔姆地區。發射場東西長約80千米,南北約30千米,中心坐標是東經63°20′,北緯46°。向東北方向發射時,可把太空飛行器送入傾角為52°~65°的軌道。發射場由發射區、保障區和測控站等組成。發射區包括中心發射區、東發射區和西發射區。中心發射區的主要設施有總裝測試廠房、控制測試大樓、大型地面發射台、地下發射井、推進劑貯存庫、液氧工廠和其他輔助設施以及行政管理、訓練和住宅等建築。東、西發射區建有大型運載火箭和太空飛行器的試驗發射設施、控制設施和輔助設施。保障區在發射區以南的列寧斯克-丘拉塔姆,是發射場後勤保障樞紐和人員住地,有機場、鐵路專線,並有航天員飛行前住留和體檢的設施。為跟蹤觀測太空飛行器和飛彈飛行情況,在沿西伯利亞直到太平洋的一萬多千米的航線上設有許多測控站。自1967年以後,從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過聯盟號飛船、宇宙號衛星禮炮號航天站

地理位置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地處北緯46度、東經63度的哈薩克斯坦的半沙漠地區,從彈道學角度考慮,它是原蘇聯境內最有利的航天發射基地;就規模及其在開發宇宙空間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而言,在世界航天發射場中占據極其特殊的地位,是世界航天史上當之無愧的一顆璀璨明珠。基地擁有雄厚的科技實力,包括宇宙飛行器部件的製造、安裝、組合以及進行航天發射技術試驗的工業生產設施、航程測量站和其他接收、發射裝置等。
這座發射場位於丘拉坦附近,實際上距拜科努爾市有400公里之遙。1961年4月12日,世界航天第一人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從丘拉坦航天發射場升空後,蘇聯被正式要求對這座發射場進行登記。實際上當時西方分析家早已從U-2偵察機所拍攝的照片上知道了它的位置。但蘇聯人在登記時沒有將它命名為丘拉坦發射場(“丘拉坦”在俄文里有“箭之地”或“丘拉墓地”的意思,丘拉是成吉思汗的一個兒子),而是選擇了當地最大的城市拜科努爾來命名(“拜科努爾”俄文里有“富裕之地”之意),雖然兩者相距甚遠。目前該發射場已改稱俄羅斯聯邦拜科努爾航天中心。

歷史
拜科努爾發射中心總面積6717平方公里,南北75公里,東西90公里,居民有6萬人。它建於1955年,1957年10月4日從這裡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這裡曾被定為未能實現的蘇聯載人登月飛船的發射場。運送登月飛船的N-1火箭的巨大燃料箱,至今還躺在城北70公里處,被當作室內停車場使用。1971年4月,前蘇聯在這裡第一次把“禮炮1”號航天站送進地球軌道,6月又從這裡發射“聯盟11”號載人飛船。飛船和航天站首次實現對接,使“禮炮1”號成為第一個載人航天站。1975年7月15日從這裡發射的“聯盟19”號載人飛船,成功地與美國發射的“阿波羅”飛船實現對接,這也使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與甘迺迪航天中心通過太空軌道連線起來了。
繼“禮炮1”號之後,有6座“禮炮”號航天站從這裡發射成功。1986年2月2 0日,蘇聯第三代航天站“和平”號又從這裡進入軌道,它有6個對接口,可以對接多個太空飛行器。為接送去航天站工作的航天員,從這裡發射了眾多的“聯盟”號、“聯盟”T號和“聯盟”TM號載人飛船。此外,從這裡還發射了數十艘“進步”號貨運飛船,為航天站運送補給品。
1988年11月,蘇聯第一架不載人的暴風雪號太空梭也是從這裡發射升空,繞地球兩圈後,又準確地在發射台附近的著陸場著陸。
發射場的主要任務是進行航天運載技術的試驗,發射載人宇宙飛船、太空軌道站、星際站及其他航天飛行器。該場有9個發射綜合體,15個啟動裝置,11個裝配太空飛行器、運載火箭和助推裝置的車間和試驗庫,3個加油站。此外還有現代信息計算測量中心,醫療保健中心,熱電廠,燃氣渦輪發電站,氧氣-氮氣廠,優質飛機場,470公里的鐵路線以及包括公路,供暖、供熱、供電在內總長1281公里的供應線。從1957年至2000年4月,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共發射運載火箭1140次,太空飛行器1157次。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是蘇聯時期建造的太空飛行器發射場和飛彈試驗基地,始建於1955年6月。50年一路走來,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已擁有13個發射台,可以發射載人太空飛行器、大型運載火箭、太空梭及多種飛彈,無論是從發射場規模,還是從發射太空飛行器和飛彈的數量來講,都無愧於世界上最大的航天發射基地之盛名。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占據了許多個“第一”。1957年10月4日,蘇聯在此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震驚了全世界。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載人飛船,從這裡出發進入太空,成為人類飛天第一人。1974年4月19日,蘇聯在此發射人類第一個空間站“禮炮”1號,又一次將美國拋到身後。1988年11月15日,蘇聯第一架太空梭“暴風雪”號從這裡起飛,其技術性能一點兒也不亞於美國的太空梭。1998年11月20日,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艙體“曙光”號功能艙也是從這裡發射升空的。

在這些歷史的輝煌之中,一些有趣的做法也成為了傳統。其中,加加林第一次升空的“程式”到現在仍在延續著。當時,由於到發射場的距離較遠,加加林在駛往發射台的路上要求停車方便,但在連棵樹都沒有的大草原上,沒有任何遮擋物,他只能衝著車輪方便。從此,約定成俗,這成了每一個從拜科努爾航天中心進入太空的太空人起飛前的必要儀式,包括現在搭乘“聯盟號”飛船去往國際空間站的西方太空人也不例外。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創造過輝煌,也經歷過災難。1960年10月24日,蘇聯第一枚洲際飛彈R—16出現點火故障,烈焰將現場化為地獄,74人殉職。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目前仍是俄發射載人飛船的惟一基地,其軍用衛星中也有近四分之三是從這裡發射的。同時,俄羅斯所擔負的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人員和貨物的任務,也是通過在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的“聯盟”號載人飛船和“進步”號貨運飛船完成的。近10年來,拜科努爾航天中心一直擔負著俄羅斯航天發射任務的70%,使得俄航天工業共創收35億美元,106家航天企業得以生存。

現狀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位於哈薩克斯坦境內。當年,蘇聯之所以把它稱為拜科努爾發射場,主要是為了迷惑西方國家。蘇聯解體後,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歸屬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每年要向哈薩克斯坦支付1.15億美元的租金,租用期至2050年。

歷史記錄了拜科努爾半個世紀無與倫比的輝煌。蘇聯解體後,拜科努爾發射場劃歸哈薩克斯坦所有,但由於財政困難,哈薩克斯坦根本無法保證發射場的運作。1994年,俄哈兩國簽署拜科努爾發射場的租賃協定,期限為20年,租賃費用為每年1.15億美元。2003年7月,俄羅斯航天局官員透露,俄羅斯將與哈薩克斯坦簽署協定,繼續租賃拜科努爾發射場50年。
在過去冷戰及軍備和太空競賽的大環境下,這裡一直處於高度嚴密的軍事控制與保護之下,也是美國的重點偵察目標。37年前,就有一架正在該發射場上空執行偵察任務的美國U-2高空偵察機被前蘇聯擊落。隨著前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私有化工作的繼續以及俄制火箭商業發射任務的日趨頻繁,這座發射場也正在走向私有化,開放程度也大大提高,而且改由俄航天局管理後,發射場的軍事人員減少。
俄國防部一名高級官員曾在2006年指出,拜科努爾發射場是俄重要的國防航天發射中心之一。為了應對美國的太空戰略,俄羅斯需要從該發射場繼續進行航天發射。拜科努爾發射場是俄羅斯目前惟一可供發射載人飛船和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場地,其地位無可替代。如放棄該發射場,很多航天業務將無法開展,大批航天企業員工將面臨失業。目前俄正在努力開拓航天業務,因此不但不會放棄拜科努爾發射場,還將與哈方協商,以期獲準在拜科努爾發射“天頂”和“鏇風”型運載火箭。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目前仍是俄發射載人飛船的惟一基地,其軍用衛星中也有近四分之三是從這裡發射的。同時,俄羅斯所擔負的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人員和貨物的任務,也是通過在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的“聯盟”號載人飛船和“進步”號貨運飛船完成的。近10年來,拜科努爾航天中心一直擔負著俄羅斯航天發射任務的70%,使得俄航天工業共創收35億美元,106家航天企業得以生存。

相關:拜科努爾的輝煌“第一”
·送出“太空第一人造衛星”: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雖然這顆衛星只會在太空噼啪作響,但它標誌著人類的活動疆域已經從陸地、海洋、大氣層擴大到了宇宙空間,人類從此打開天門,放眼宇宙。從而開創了人類利用太空飛行器探索太空的新紀元。這顆由前蘇聯著名火箭宇航設計師科羅廖夫等人試驗的衛星由鍍鉻合金製成,重83.6公斤,外表呈圓球形,直徑58厘米,每96分鐘繞地球一周。衛星載有兩部無線電發報機,通過安置在衛星表面的4個天線,發報機不斷地把最簡單的信號發射到地面。世界各地許多無線電愛好者當時都接收到了這一來自外空的信號。

·送出“太空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乘坐的“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升空。在以1小時48分的時間繞地球飛行一圈後,加加林和飛船成功返回地球。這次飛行的成功不僅使加加林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更使他成為了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他駕駛的“東方1號”飛船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載人進入外層空間的太空飛行器。

·見證“首位女太空人”:拜科努爾發射場還見證了世界上首位女太空人的誕生。1963年6月,前蘇聯太空人特內斯克娃作為前蘇聯“東方6號”飛船的指揮官從這裡升空,在隨後的3天中,她乘坐飛船環繞地球48圈,成為世界首位女太空人。

·送出“第一載人航天站”:到了1971年4月,前蘇聯又在拜科努爾第一次將“禮炮1號”航天站送入了太空軌道,緊接著在6月,“聯盟11號”載人飛船又從這裡起飛,和航天站首次實現對接,從而使“禮炮1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載人航天站。

·其他成就:1975年7月15日,“聯盟19號”載人飛船從拜科努爾升空,成功地和美國“阿波羅”飛船實現對接,從而使拜科努爾第一次通過太空軌道,和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連線在了一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