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肥皂劇

舞台肥皂劇

舞台肥皂劇,當今許多小劇場話劇,幾乎沒有戲劇結構,相當一部分甚至缺乏完整的故事和人物變化的內在邏輯,就是“搞笑小品+雷人段子”,靠耍貧嘴撐著,劇情往往荒誕不經,成了小劇場話劇的宣傳語,它們讓一部分焦慮的觀眾暫時忘了煩惱,卻引起一些業內人士更深的憂慮。

概述

舞台肥皂劇舞台肥皂劇
舞台肥皂劇,搞笑小品+雷人段子,在一出小劇場話劇中一炮而紅的“織毛衣”,當下正不斷衍生出不同的版本,被更多的同類話劇消費著,“爆出×××次掌聲”、“引發×××次笑聲”之類無法驗證的“數據”,成了小劇場話劇的宣傳語。它們讓一部分焦慮的觀眾暫時忘了煩惱,卻引起一些業內人士更深的憂慮。

誇大宣傳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織毛衣。”“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怪當時毛衣。”,“喝了三馬牌奶粉,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氣走到八寶山不喘氣了。”“不是裝老子,就是裝孫子,不是老裝孫子,就是裝老孫子”段子連綴段子,似乎是編導的共同“追求”。
2、於是當今許多小劇場話劇,幾乎沒有戲劇結構,相當一部分甚至缺乏完整的故事和人物變化的內在邏輯,就是“搞笑小品+雷人段子”,靠耍貧嘴撐著。劇情往往荒誕不經,如找不到男友的剩女被雷劈了之後,便穿越到古代成為“白娘子”,必須找到夫君才能回現代。
3、越來越滑向“舞台版肥皂劇”的小劇場話劇,已開始賠錢,2009年下半年以來,戲劇在演出市場中“一枝獨秀”的局面迅速崩盤,大量新入市的小劇場話劇票房滑坡——2年前“是個戲就能賣票”,而今卻已“沒有戲能賣完”。

低俗娛樂

舞台肥皂劇舞台肥皂劇
1、《未完待續!!!》、《剩女郎》、《烏龍山伯爵》《找個男人當寵物》,當下的小劇場話劇,大都有個招人聯想的劇名。要是劇名不夠“給力”,就用海報加碼,就像《畫皮》那樣在海報上大書一句“你的‘小三兒’藏好了嗎?”
2、從《翠花,上酸菜》開始,搞笑劇從舞台黑馬逐漸變成主流,一度只要貼上“喜劇”、“爆笑”等等標籤,似乎就能贏得觀眾歡心。但如今已有越來越多觀眾不滿,說看遍時下南北小劇場,基本可以總結出兩大套路——北面是“惡搞+段子”,南面是“言情+段子”。《我的老婆你別動》,集合了時下最能奪得眼球的元素包括“偽娘”、“和空姐同居”但有觀眾表示反感每次看到感動快哭的地方,突然就蹦出了好笑的段子;而每次哈哈大笑之後,又頓生不知自己為什麼而笑的無奈。
3、某話劇團的官網上,一位網友總結了“搞笑話劇10招”:“以周星馳《大話西遊》為代表的古今錯亂法,把現代語彙放進古代故事中”、“說葷段子,做帶暗示的動作”、“用慢鏡頭把過程拆開給大家看”、“在正義凜然的時候突然說出內心猥瑣動機”、“牛頭不對馬嘴的聯想”、“嘲笑流行嘲笑規則”等等。
4、總結之餘這位網友鄭重提出真正的喜劇,靠的不是觀眾似曾相識的撓癢手段,而是埋在笑聲背後的深刻的悲涼或者辛辣,過度娛樂化,是小劇場低俗化的癥結所在。

現象剖析

肥皂劇肥皂劇
1、一些原創或改編的小劇場作品,充滿了表現形式的探索與實驗,也充滿了靈魂的淬鍊與張揚。小劇場的本義——“探索與實驗”被真誠地實踐著。如今過度的商業氣息已經將小劇場戲劇拽下先鋒探索的高台,已現滑坡跡象。
2、更讓人慨嘆的是,面對小劇場的“變異”態勢,沒有專業到位的劇評現身提醒和干預。現代人劇社社長張余日前跟記者喟嘆:“現在像萊辛《漢堡劇評》那樣淺顯而鞭辟入裡的劇評,怎么也不可能看到了。”
3、在青年戲劇節論壇上一位專業人士透露,他10個月裡看了60多部小劇場戲,當幕簾一次次掀開,看到的卻是同質化的內容表現都市情感糾結和歪批經典的段子拼湊比比皆是,好像一集集被挪移到戲劇舞台上的電視肥皂劇。
4、充滿藝術真誠與探索勇氣的作品難得一見了。現在話劇的推動力量是市場,話劇很活躍、主動力量很強,這不錯,但問題是偏向娛樂、搞笑的東西太多了。
5、舞台面對的是文化與精神的世界,儘管“不合時宜”,卻也必須堅持,正如戲劇大師曹禺當年說的那句話我以為,勇敢、沉著地走在大路上的話劇人總會得到發展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