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山

舒山

舒山,生於河南省寶豐縣書香世家。姓葉名建民,字逢春,號中原農夫,筆名舒山。前半生,游於藝,浪跡天涯,食大地冷暖,品人間酸甜,吸自然靈秀,化筆墨樂章,38歲成家;後半生,研於藝,晝夜探索,懂前賢之道,通大師風範,揚民族文化,建書畫奇勳,70歲移居北京。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舒山舒山
舒山(1942.12.1),生於河南省寶豐縣書香世家。姓葉名建民,字逢春,號中原農夫,筆名舒山。前半生,游於藝,浪跡天涯,食大地冷暖,品人間酸甜,吸自然靈秀,化筆墨樂章,38歲成家;後半生,研於藝,晝夜探索,懂前賢之道,通大師風範,揚民族文化,建書畫奇勳,70歲移居北京。

個人經歷

20餘歲時於孔林20餘歲時於孔林
1942年12月1日生於河南寶豐書香世家,系葉孔揚之子,葉鴻章之孫,明開國大臣葉琛後裔。
1943年,1歲,父出走,母孤守,祖父殘疾,家入困境。
1946年,3歲,隨祖父葉鴻章學顏體書法,隨母親孫乾畫花鳥魚蟲。
1951年,8歲,借宿舅父孫靖邦家中,入讀馬街國小,僅用4年時間跳級讀完6年制完小。
1955年,12歲,被馬街國小保送上寶豐國中,因家庭貧困輟學。是年秋,通過掃蒺藜賣錢買來新華詞典一本,繼而夜以繼日的抄寫和讀背。
1956年,13歲,恩師丁天德(曾替舒山交全年學費6毛)把從報紙上多年積攢剪輯而來的書畫圖片和芥子園畫譜贈予舒山。
1957年,14歲,已是馳名鄉里的小畫家。是年春,青黃不接,舒山肩背書袋,以畫謀生,外出遊歷,四處漂泊。他給廠礦畫壁畫,寫標語;給劇團,照相館畫布景;給商店畫商品畫;走街串巷替人畫肖像畫等。十年間,他步行走遍大半箇中國,吃百家飯,讀千里書,抄新華詞典,背文史篇章。曾漫步孔林,攀登武當,借宿少林,瞻仰於敦煌。
葉公沈諸梁作者合影,中為舒山先生葉公沈諸梁作者合影,中為舒山先生

1966年,23歲,文革風暴,席捲大地,因1歲離家的父親曾工作於民國政府,並隨之赴台,舒山被扣“有海外關係”、“反革命”,又因曾用碎菸葉換紅薯乾,被扣“投機倒把分子”,被當地數罪併罰,抄家封門,趕到豬圈居住,並對他連續文批武鬥,批鬥數十次後,於是年秋深夜出走。
1969年,26歲,遠離故鄉,攜母親移居方城。因祖先遺骸葬於舒山,故更名舒山以作紀念。
1972年,29歲,因當地學校缺少一位國中語文三年級教師。舒山應聘,並執教八年。曾三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和班主任,又在國中語文教師夏季培訓班作指導老師。
與葉醉白先生合影與葉醉白先生合影

1979年,37歲,黨的三中全會後重返故里寶豐。
1980年,38歲,娶妻成家。是年於寶豐縣城開辦“舒山書畫社”。自畫自賣,探索進取,深研筆墨。
1985年,43歲,赴香港會親,見到了時隔40多年未見的父親,百感交集,寫下了《夢港島會親》,其詩這樣寫道:“夢裡依稀幾春冬,萬水千山得相逢。把盞敘舊慰長想,親情更比酒情濃。同舟操楫見肝膽,風雲變幻識傑雄。莫道台獨敢吠日,但見眾唾淹逆蟲。恩恩怨怨付流水,朝朝暮暮盼一統。一國兩制順民意,海峽三通合國情。雄雞一唱港夢斷,拭揩淚眼看天明。”此詩在海峽兩岸均有發表。
1986年,44歲,在著名書法家郭全忠老師指導下,開始了中國書畫函大的三年學習生涯。
回首圖回首圖

1989年,47歲,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平頂山分校,並獲全國優秀學員證書。同年,拜大理論家書法家周俊傑為師,批改舒山作業三年;同時又得到沈鵬、歐陽中石、劉藝、劉炳森眾多名師指點。
1992年,50歲,赴台探親,並舉辦書畫展,獲得成功。
1993年,51歲,與歷史學家潘民中、楊曉宇合著的《葉公沈諸梁考論》出版發行。得到了海內外葉氏族人的肯定,促成了“世界葉氏宗親會”的成立。同年獲平頂山市委市政府“五個一工程”一等獎;同年又獲得河南省省委省政府的全省台胞台屬先進個人獎。
1995年,53歲,隸書詩作《學孔繁森有感》刊登於中州統戰封面。
1996年,54歲,舒山的事跡以《化作梅花報早春》為題,編入平頂山文史資料。
飲水圖飲水圖

1997年,55歲,重赴台灣探親和書畫展覽,以詩書會友,結交許多高層人士,並拜天馬派創始人葉醉白先生為師。時年88歲的葉醉白先生為舒山題寫了巨幅大字《葉舒山書畫展》。
1998年,已是56歲的舒山深感時間緊迫,決定閉關深造。“三更燈火五更雞”日復一日,“衣帶漸寬終不悔”年復一年。此間,創作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書畫作品。
2006年,64歲,獲由江澤民題字的《共和國名人》榮譽金匾和證書。
2009年,67歲,獲建國60周年《共和國建造者》榮譽證書和勳章,個人肖像郵票也在全國發行。
難得始終難得始終

2010年,68歲,東渡日本參加《第三屆中日文化交流展》,榮獲金獎,書畫作品亦被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士收藏。同年,通過網際網路投票當選為《感動中國文化人物》。
2011年,69歲,隨文化代表團出訪泰國,獲《中泰友好形象大使》稱號及金質獎章和證書。
2012年,70歲,春節前收到馬英九、陶世君從台北寄來的賀年卡。同年5月,移居北京。
2014年,72歲,獲文化部藝術中心頒發的《一代書畫大師》牌匾。

藝術宗旨

章草《百家姓》章草《百家姓》
舒山常說:“人生天地間,也不過短短几十年,若毫無建樹於後世,豈不是與草木一樣同腐。”正如他在自勉的辭中這樣寫道:“志欲吞星吐月,身如流水行雲。不卑不亢不躁,能詩能畫能文。儒釋道融於身,胸有傳統筆無塵。棲身人間學先賢,走遍南北都是春。”因此,舒山在作畫方面提出這樣的觀點:“以諸子精華為基,拜自然萬象為師。化前賢筆墨奧妙,於無為處而為之。”值得一提是:葉先生說的“無為”,既不是老子所說的的“無為而治”,也不是今人說的“無所而不為”,而是有所指的,“在無為處而為之”。既要在通曉中國繪畫歷史的基礎上,善於發現前人的長處,總結前人的經驗,把前人的精妙之處學到手,為己所用。同時,也要有敏銳的眼光發現前人在畫史中留下的空白。用葉先生自己的話說是:“拾遺補缺”。這個“缺”就是“空白”。先生要用畢生精力,加以補之。“補缺”就是建樹。

藝術理論

春燕春燕
燈下憾.jpg燈下憾.jpg
耄耋圖耄耋圖
以諸子精華為基
“書畫是視覺藝術”,舒山常說:“書畫的最終目的是要掛在牆上讓別人看的”。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個“門道”就是該作品的真諦。看熱鬧者切不足論,看門道者通過細心地品味,會清楚地發現作品中的含金量:即作者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有多深;書畫的功力有多厚;要向觀者表達什麼信息和傳達信息所表現的手段等,都會一覽無餘地展現在觀者面前。唐太宗言:“書者,小道也”故舒山在《舒山書畫社志》中寫道:“書畫者,小道也。不過是用來養家餬口而矣”。然這個小道真正能走好,作品真正能傳留後世,並非易事。首先要具備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高雅的格調、民族的自信、愛國的情懷;其次要具備有:熟練精益的筆墨技巧、虛實得體的謀篇效果。落筆要有剛正之骨,浩然之氣;謀篇要有賓有主,有輕有重,並且要注意到:疏密聚散、穿插交錯、收頭聚尾、呼應開合等。要想作出相應完美的作品,應該是意在筆先。這個“意”就是立意。立意就是主題,當你選擇主題時就需要認真考慮先哲聖賢的教誨。所以,舒山強調立意要以諸子精華為基。

拜自然萬象為師
“自然天成,妙趣橫生”人們常用這八個字來褒獎某件書畫作品。舒山在《畫馬略論》中評述道:“趙孟頫畫馬源於自然,畫於自然,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徐悲鴻畫馬源於自然,高於自然,自成面目,超越前人。葉醉白畫馬源於自然,超於自然,四蹄騰空,大有飛天之姿,開闢了《天馬畫派》”。古往今來,不管是什麼流派,不管師承何人,也不管你是逸品、極品、神品,必須源於傳統、源於自然。舒山少年輟學,但他幼受庭訓,天資聰明,勤奮好學,年僅十四歲已初步掌握以畫謀生的技能。1957年春,他肩背書袋畫夾、告別鄉井老母,浪跡天涯,發足無定處地走街竄巷,以畫謀生。十年間,他步履大江南北、黃河內外,足跡遍及大半箇中國,吃百家飯、讀千里書,飽食人間冷暖,探源古代先賢。他曾漫步孔林,攀登武當、借宿少林、臨摹於敦煌,“望先賢而興嘆,觀古今而圖強”(摘自《舒山日記》)。有時,舒山行到無人處就露宿野外,聽鳥鳴、品流泉、望月亮,看雲變。心隨物象游,手隨物象轉,呼吸著自然靈秀,沉睡於草木之間。十年間,他結交了許多文人雅士,見識了不少古人真跡,他牢記著“三人行必有吾師”的教誨。他虛心向智者學習,向知者求教,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數十年來,舒山只拜知識,不拜權錢。常以“人以鄙視,付以笑之”而過往。他自知雖“行萬里路”,但未“讀萬卷書”而倍加努力地求知探索。“三更燈火五更雞”日復一日,“衣帶漸寬終不悔”年復一年。他喜歡於弄清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大到電閃雷鳴、驚濤拍岸、山崩地裂;小到青蛙排隊,蚯蚓集合,蟻群廝殺。他總是仔細觀察,從不放過任何細節。舒山的藝術來源於大千世界的自然造化,植根於民族傳統文化。他出生於書香世家,得家教啟蒙,從家教走出,雖得到許多名師指點,但從不拘泥於師門,只是見賢思學、厚積薄發,形成自己的風格。正像沈鵬先生對他評價的那樣:“他刻苦用功,虛心好學,向古代經典學,向現代精英學”,又說“他廣泛涉獵中國傳統文化,並注重哲學、美學修養。”所以,他認為“拜自然萬象為師”是獲取知識與靈感的最佳選擇。

化前賢筆墨奧妙
民族傳統、書畫同源而異流,二者之間存在著息息相通的內在聯繫。都講究節奏、韻律、乾、濕、濃、淡,追求氣息貫通,境界高雅,布局得當,意義深遠等,要達到這些要求,必須靠筆墨去表現。

登高望遠登高望遠

用筆:舒山通過幾十年對書畫的研究認為:構圖有賓主之分,用筆有主賓之別。畫中突出的那一筆為主,旁接的其他筆為賓。賓易輕,主易重,主要嚴謹,賓要悠揚,二者相合,切莫相抗。運筆,貴不動指,指動則腕松。腕松就會使線條輕浮;相反,指不動用腕運行,容易氣沉丹田,劃出來的線條格外雄厚有力。在一幅畫中最忌筆筆平均,要有輕有重,有收有放,有長有短,有虛有實,否則畫面就會出現神固氣死的板滯。

吉祥高升吉祥高升
筆繁:不要氣促,氣促會使人眼界不舒感覺情俗;筆簡:必須氣壯,氣壯會使人感覺有神而風格高尚。舒山常說,線條不可過分追求秀致,也不可過分追求蒼老,秀致易弱,使人感覺骨力不足;蒼老易野,使人感覺缺少文雅之氣。總之,中國文化講究的是:中庸平和,陰陽均衡,需要善學者慢慢品評。

用墨:墨分五彩:乾、濕、濃、淡、焦。舒山認為:中國畫歷史悠久,流派紛呈——有先淡後濃再加焦擦以取妥帖者;有先濃後淡再暈水墨以取濕潤者;有濃淡寫成略加醒擦以取明淨者;有一筆分出濃淡不加擦染以取簡古者;有由淡加濃或焦或濕連續反覆以求深厚者;有重疊焦擦以求秋蒼者;有純用淡墨清水以取雅逸者,總之,古人用墨深淺厚薄隨類而施,應該作到:墨淡,用濃襯托;墨濃,用淡抵消,達到中庸平和的美學效果。

霸王別姬霸王別姬
於無為處而為之
舒山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日記上寫道:“筆投華夏,墨流東西”,八十年代,又在“舒山書畫社”室內中堂處自刻木匾,上書:“藝海弄潮,拾遺補缺”。這個“缺”就是指歷史畫卷中的空白之處。可見他自幼就橫下決心,要身體力行。舒山認為:書是畫的縮寫,畫是書的延伸。中國書畫同源而不同功,書法者,傳承之;國畫者,發展之。
他說:“書法到了我們這一代,只能傳承,已沒有發展和升華的空間。因為歷史的原因,中國古代朝堂常以書取仕,作為應試考生必須把字寫的漂亮。否則,閱卷老師就把你交的考卷當作廢紙一張。其二,是工具的改變,我們常說的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用不上。其三,隨著社會的進步,高科技的發展。以後的人們除了簽字以外,甚至連筆都用不上了。怎么辦?傳承,必須傳承!否則,愧對祖先,愧對我們的民族。對於中國畫而言,舒山認為大有發展空間。因為縱觀中國繪畫歷史,一代一代都在進步,一代一代都有發展。從《中國傳世名畫》中,我們可以看出歷經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元明清,再到近代,可以說中國繪畫源遠流長,從岩畫,陶繪到壁畫,墓壁畫,漆畫,畫像磚,畫像石,再到捲軸畫,扇面畫,裝框畫等,大量的作品構成了琳琅滿目的多彩畫卷。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繪畫開始分科,構圖、技法、筆墨設色,都朝著更加嫻熟,更加符合大眾審美方向的發展。

隋唐繪畫是中國繪畫成熟時期,最大的特點是民族文化的非凡信心和巨大包容。消融了外來文化並成為自己的營養。人物畫由清瘦機智轉向雍容大度,山水畫也獨立成為畫科。五代開始出現了宮廷畫院機構,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精。宋代更是宮廷畫院興盛,職業畫家活躍,文人作畫趣雅,畫壇繁榮的情況下,進一步分科,除了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外,又出現了年畫、版畫、宗教畫、雜畫等。

畫家更注重筆墨技巧,於勾勒揮灑中,或見理趣,或見禪意,或抒志向,或表童心,匯成多元主題。中西繪畫藝術由此開始鮮明的區分開界限。元代初期的文人畫家懷才不遇,為躲避現實,大多以梅蘭竹菊石為畫材,並配上詩書來安慰漂泊的心靈。中後期的畫家大多是為自我表白人格情緒,對筆墨技法的追求進入到一個空前變革和創新的階段。明代初期大興文字獄,使繪畫表現出刻板、拘謹和匠氣的特點。中後期,畫風跳出孤芳自賞的範疇,朝向雅俗共賞的方向發展。同時,版畫、插圖畫、年畫也已盛行,繪畫成為大眾藝術。
鄧世昌鄧世昌

清代畫壇的風格各異,流派紛呈,文人畫家強調:詩書畫印的完美統一,並重視人品才情的修養,提倡“士氣”,貶斥“匠氣”,創作上講究“師造化”,獨樹個性。“古典派”要表達淡泊、寧靜、與世無爭的情懷。“革新派”要張揚個性,“外師造化,內得心源”,反對循規蹈矩。“海派”畫家要以書法融入繪畫,講究筆趣墨韻,別開一代新型畫風。隨著西洋的明暗、透視和中國線條、筆墨、宣紙熔為一爐時,也獨具韻味,受到國人的讚譽。

村婦圖村婦圖

進入近現代以來,中國畫壇出現三種現象:一是堅持民族傳統,守住筆墨底線,融入書法功力,創造出雅俗共賞的新型作品;二是主張引進西方藝術,實行中西合璧,以素描為基礎對中國畫進行改造。三是以西方印象主義,光影效應,將生命中的自我感悟用中國畫的水墨加色彩直接潑灑在紙上,再少加揮擦,形成自我欣賞的獨具特色的“國畫”。

若論中國繪畫歷史,猶如浩瀚大海,大有後浪推前浪之勢,時隱時現的飛濺出光輝耀眼的浪花,動人心弦,嘆為觀止,不斷豐富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他說,在這五彩繽紛的書畫長廊中,有的雖貴為皇帝、皇親、貴族,或書畫官員,但多數則一生失意,窮困、潦倒,甚至因窮而餓死,因憂患而自斃,因失意而癲狂。無論處於何種境地,他們都用自己的手,拿起飽蘸深情的筆墨,揮灑著一腔熱情,將自己心靈的震顫繪成不朽的作品,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
舒山在深入探索前人的基礎上,把乾粉擦筆技法創造性的融入到水墨線條之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效果,把“於無為處而為之”的構想,化為佳作昭示給後人。如:《林則徐》、《涉水圖》。

主要評價

周恩來《春日偶成》周恩來《春日偶成》
書法泰斗,原書協主席沈鵬先生評價:舒山(葉建民)多年來執著的追求書法藝術,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首先,他立足傳統,注重傳統經典的學習與研究,基本功紮實,路子正;其次,他刻苦用功,虛心好學,向古代經典學,向時代精英學;第三,他悟性好,潛力大,由於他廣泛涉獵中國傳統文化,並注重哲學、美學修養,所以書法的追求的格調高,在書法界有很高的評價。

書法泰斗,北師大書法博士生導師歐陽中石先生評價:舒山(葉建民)的書法,運筆自然,師古不泥,書法大氣磅礴,筆勢飛揚流動,且書風具有暢達俊逸的筆韻。線條厚實飽滿,筆墨變化多姿,瀟灑飄逸。既有渾厚蒼勁的氣勢,又有溫柔秀雅的情韻,堪稱極品之作。

文字學泰斗,新華詞典編輯組組長,中國辭書學會會長曹先擢先生評價:舒山先生(葉建民)的國畫是有深厚的功底,畫面構圖活脫,用色古艷沉著,整體表現精道,筆歌墨舞,美不勝收。

台灣天馬派泰斗,葉醉白將軍評價:“建民宗棣,書畫俱佳,既有傳統,又有新意,是族人之興。”
著名作家、詩人楊曉宇先生贊曰:“翰墨文章應水韻,丹青畫卷舒山詩。”

涉水圖涉水圖

著名歷史學家潘民中先生贊曰:“舒山雲起,應水鶴鳴。”
資深媒體記者王留健以《又一個齊白石從寶豐走進北京》為題報導了舒山的事跡。

個人作品

杜甫《絕句》杜甫《絕句》
舒山(葉建民)、黃永玉、劉大為、范曾合集的《國韻風華》人民美術出版社;
舒山(葉建民)、黃永玉、歐陽中石、劉大為、李采、侯學源、王明明合集的《七十年七大家》中央文獻出版社;
舒山(葉建民)、歐陽中石、沈鵬、劉大為、黃永玉合集的《一代書畫大師》中央文獻出版社;
舒山(葉建民)、劉大為、黃永玉、歐陽中石、沈鵬合集的《神州書畫名家》中國文聯出版社;
舒山(葉建民)、劉文西、劉大為合集的《中國畫壇領軍人物》中國文聯出版社;
舒山(葉建民)、沈學仁、歐陽中石、譚滌夫、林加國、陳丹青合集的《百家檔案傳承》高等教育出版社;
故鄉金秋故鄉金秋

舒山(葉建民)、劉大為、黃永玉、歐陽中石合集的《聚焦中國藝術》中國國際出版社;
舒山(葉建民)、范曾、歐陽中石、劉大為合集的《當代中國的書畫》當代中國出版社;舒山(葉建民)、靳尚誼、歐陽中石合集的《筆尖上的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
舒山(葉建民)、劉大為、沈鵬合集的《華夏瑰寶》,華夏出版社出版;
舒山(葉建民)、劉文西、范曾合集的《當代中國的書畫》,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
舒山(葉建民)專集《漢字文化》,漢字文化雜誌出版社出版;
舒山(葉建民)、潘民中、楊曉宇合著《葉公沈諸梁考論》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國國學名家•葉建民卷》華夏出版社出版。

人物入編

人生如夢,富貴是煙人生如夢,富貴是煙
《中國藝術人才精品》,《北京國際藝術品博覽》,《當代書畫英才集》,《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中華書畫名人作品集》,《風光這邊獨好》,《第三屆中日友好文化藝術交流展精品集》,《海峽兩岸書畫名人大辭典》,《跨世紀著名書畫家精典》,《中華人物大辭典》,《感動中國文化人物》,《共和國名人大典》,《古今畫壇名家與名畫》,《一代書畫名家》。

社會職務

曉月照鐵硯,朝露潤竹窗曉月照鐵硯,朝露潤竹窗
寶豐縣第四、第五、第六屆政協常委;平頂山市第五、第六、第七屆政協委員;中國文化學會藝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國學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