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起

興起

興起,是指開始出現並興盛起來;因感動而奮起。”宋葉適《蔡知閣墓志銘》:“親至學宮,課率諸生,勸教有義,士人興起。”明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公(袁可立)即捐資五百兩,以為一州倡,各纓紳共輸二千八百三十餘兩,皆興起於公者也。晉袁宏《後漢紀·章帝紀上》:“俗不欲無故繕修丘墓。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玄宗初即位,禮貌大臣,賓禮故老,注意於姚崇、宋璟,引見便殿,皆為之興起,去輒臨軒以送。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詞目】興起

【拼音】xīng qǐ

【基本解釋】

1.開始出現並興盛起來。2.因感動而奮起。

【例句】1.各地興起綠化熱潮。2.聞風興起。

詳細解釋

興起興起
1. 因感動而奮起。

《孟子·盡心下》:“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 宋 葉適《蔡知閣墓志銘》:“親至學宮,課率諸生,勸教有義,士人興起。”明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公(袁可立)即捐資五百兩,以為一州倡,各纓紳共輸二千八百三十餘兩,皆興起於公者也。”蔣光慈《鄉情》詩:“我鄉的農民也有點興起,他們不如從前那般的昏愚。”

2. 猶興建。

晉 袁宏《後漢紀·章帝紀上》:“俗不欲無故繕修丘墓。有所興起,考之古法,則乖禮典;稽之時宜,則違民欲;求之吉凶,未見其福。”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六:“今興起宮室,而鵲來巢,此宮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一回:“後來蒙古興起,金邦漸衰,蒙古與南宋聯兵,將他吞滅,還有未曾死亡的遺族,逃奔東北,伏處海濱,經過了二百多年,又產出一個大人物來;這個人物,說是天女所生,真正奇事!”

3. 起來。

漢 桓寬《鹽鐵論·訟賢》:“夫公族不正則法令不行,股肱不正則奸邪興起。”

4. 起立。

唐 李德裕《次柳氏舊聞》:“玄宗初即位,禮貌大臣,賓禮故老,注意於姚崇、宋璟,引見便殿,皆為之興起,去輒臨軒以送。”

“興起”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

1.to rise and develop; to spring up; to be on the upgrade; to gain power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