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開發區

臨港開發區

臨港開發區,即臨港經濟開發區,位於臨沂市最東部,東臨滄州港,北依京津,西接華北平原腹地,南望齊魯,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是一座濱海城市。於2010年10月經省政府批准設立。下轄四個鎮,150個行政村,20萬人口,總面積364平方公里。處於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溫12.7℃,平均降水量856.7毫米,空氣濕潤、四季分明,具備投資興業的諸多優勢。

基本信息

概況

中國環渤海地區是國家三大經濟發展區域之一,是中國經濟的第三增長極,如果說環渤海地區宛如一串金項鍊,那地處渤海灣畔的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就是這串項鍊中最閃亮的明珠。

開發區位於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滄州港,北依京津,西接華北平原腹地,南望齊魯,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區域總面積268平方公里,人口4.2萬。這裡作為國家政策引導發展的重點區域之一,是京津冀都市圈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河北省“一線兩廂”經濟發展戰略的前沿地帶暨滄州市經濟的增長極,是實施“海上滄州”戰略的龍頭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橋頭堡。

歷史沿襲

  開發區的前身“中捷友誼農場”,是一個國際合作性的大型農墾企業。一九五六年初朱德副主席率團出訪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捷克政府贈送給中國一套可耕種10萬畝土地的現代化農業機械設備。隨後國家和省政府用這套機械設備在河北省滄州市籌建了一個國營農場。為永久紀念中國和捷克斯洛伐克兩國人民的友誼,經國務院批准,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並親筆書寫了“中捷友誼農場”場名。五十年的建設發展,農場經濟總量和運行質量位居全國農墾前列,已成為全國工廠化農業示範農場,並在2003年7月改制為省級開發區——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發展現狀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歷經十餘載開發建設,已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期。特別是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後,園區的知名度與日俱增,國內外大項目紛紛向園區伸來“橄欖枝”。加快東區開發建設,擴展園區發展空間,不僅是區內企業發展壯大的需要,更是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謀求新跨越的必然選擇。

產業格局

目前,東區已有滄州大化聚海分公司、金牛化工、河北正元化工、華潤2×300萬千瓦熱電聯產等一大批已投產或在建項目,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氯鹼化工、煤化工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