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太湖源

臨安太湖源

太湖源位於東天目山自然生態區,太湖水系主河流東苕溪的源頭,人稱“小九寨溝”。景區植被復蓋率為95%,植物種類豐富,野生景觀植物遍布山野,四季景色迷人,又是一個野生動物的天堂,生活著黑麂、獼猴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景區距臨安市區20公里,距杭州65公里,離上海、南京、蘇州等大城市景約三小時車程,區位優勢明顯,是一個旅遊休閒的極佳去處。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臨安太湖源臨安太湖源

上世紀90年代,臨安積極鼓勵民間資本開發生態旅遊,20年時間裡,建設了21個旅遊景區。

里畈水庫的地方有一道峽谷,兩邊刀削似的懸崖峭壁拔地參天,被峽谷山峰擠壓得只成一條帶狀的藍天顯得分外高遠。

過猴群所在的千仞崖後,景點有神風谷、雙龍潭、古佛院等近十個景點,景區的最後一站是明源亭。

2016年2月16日,臨安太湖源和神龍川兩個景區合二為一,整合打造太湖源國家生態公園。兩大景區合併後,將通過架設纜車、新建游步道等方式,把太湖源、神龍川兩大景區與指南紅葉小鎮及白沙、指南、東坑、臨目、里畈五個行政村的農家樂進行整合,串珠成鏈,連點成面,打造太湖源國家生態公園。

景區特點

臨安太湖源臨安太湖源
景區也是一個野生動物的天堂,裡面生活著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太湖源年平均氣溫21攝氏度,夏季清涼,是理想的避暑勝地。長長的一段路旁難覓屋舍,青翠山色,如入桃源。

龍鬚壁、雲碧潭、千仞崖、醉花瀑,組成一座天然園林,峽谷口高聳千仞的龍鬚壁是太湖源的經典,生長在石壁上的大片龍鬚草臨空飄逸。

醉花瀑和競跳石是太湖源的浪漫組合。醉花瀑在峽谷中段,瀑落亂石,看著水花的輕舞就如欣賞長袖女子的表演,與九寨溝的水一般的韻味,“江南小九寨,碧水太湖源。

競跳石,淙淙山泉自高處奔騰而下,在溪中姿態各異的卵石上跳躍而過。

仙人台在峽谷的至高點坦然迎接,明源亭里一塊“源頭碑”慰借了尋源的渴望,一個“源”字道盡無限禪意。走進源頭,潔淨的山水,親切的松濤流水聲。

古佛院前面有一片開闊之地,建有露天茶座、農家飯店。

傳說介紹

傳說,古人瑞彭祖曾在此隱居修煉,錢吳越王也曾踏遍龍鬚峰巒,指點千里江山。元代高僧高峰原妙和中峰明本兩位日本臨濟宗祖師雖隨風仙逝,而龍鬚山上的古佛院仿佛仍迴蕩著他們參禪修學時的誦經之聲。

傳統節日

野猴節

臨安太湖源臨安太湖源
野猴節期間,景區將舉辦新農村考察游活動,組織遊客遊覽獨具浙西山區特色的新型農村。

太湖源的農家依託當地旅遊開發開展了以旅遊接待為內容的“農家樂”接待業務,野猴節期間景區將以城市遊客為主要對象,開展山里農家生活體驗活動,組織遊客入住“農家樂”,住農家屋,吃農家菜,乾農家活,體驗農家生活。

太湖源又名“猢猻溝”。太湖源的猢猻很早就有了,當地的山民任由它們在這峽谷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成了太湖源的“土著”居民,於是便有了“猢猻溝”的美譽,有了這般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動人畫面。

納涼會

臨安太湖源臨安太湖源

太湖源一年一度的戲水納涼會7月26日啟幕。峽內絕壁夾峙,青山連綿,綠樹成蔭,山花爛漫,清溪長歌,懸瀑飛瀉,原始自然是其主要特色。

這裡處處是景,步步是景,美景遍布山野。景區又是一個野生動物的天堂,生活著雲豹、黑麂、獼猴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十里長谷龍鬚峽,群山綿延,植被茂盛,千仞峭壁之上,細葉長長的龍鬚仙草飄拂半空;幽幽溪谷之間,卵石遍布,溪瀑飛濺,碧潭環串。優越的自然環境,為各類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條件。

谷內飛禽走獸,品種繁多,時有野兔、山雞穿林越澗,常見群猴攀崖登枝,搔首弄姿,意趣橫生。

特產介紹

山核桃

臨安山核桃俗稱小核桃,核仁鬆脆味甘,味美可口,香氣逼人。山核桃營養豐富,果仁中含有7.8%-9.6%的蛋白質,人體必需的7種胺基酸含量高達25%以上。山核桃還含有22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鈣、鎂、磷、鋅、鐵含量十分豐富。據資料分析,每公斤山核桃等於9公斤鮮牛奶,或5公斤雞蛋,或2公斤牛肉的營養價值,而且它較牛奶、雞蛋、牛肉的營養更易為人體所吸收。山核桃味甘性溫,有補腎固精、濕肺定喘、潤腸通便的功效,可以治療腎虛咳嗽、腰痛腳弱等疾病。

臨安是山核桃的原產地,也是山核桃的主產地,享有“中國山核桃之鄉”的美譽,所產山核桃占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臨安所產的山核桃品質好,口感佳,素以粒大殼薄、果仁飽滿、香脆可口而享譽海內外。山核桃產品從口味上區分,主要有椒鹽和奶油兩種,從食用方法上區分有手剝和水煮兩種。臨安山核桃的加工企業有上百家,其中東林、東升、林佳、山妹子均為知名品牌。

竹筍

臨安是“中國竹子之鄉”,臨安的竹子主要是菜竹,生產竹筍。竹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尤其是蛋白質含量遠高於其他蔬菜。由於竹筍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纖維素,因此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竹筍食品有降低脂肪,幫助消化功效,因此是減肥健身的佳品。

竹筍食品主要分鮮筍和筍乾兩大類。

鮮筍:臨安一年四季都出產鮮筍,但主產期是3月—5月,這個時期出產的鮮筍質量好,價格便宜。當地農民採用在竹園復蓋礱糠、稻草提高地表溫度的方法,使春竹提前到春節前後出筍,但此時出產的鮮筍價格較貴。

筍乾:筍乾是採用去殼、蒸煮、壓片、烘乾、整形等工藝對鮮筍進行加工後取得的竹筍食品。筍乾是輔佐名菜,是湯類菜餚的最佳佐料,是筍乾老鴨煲的最佳配菜。臨安筍乾中的上品當屬石筍乾,臨安石筍乾的原料為生長於山坡上的野生石筍,無化肥、農藥之污染。

茶葉

東天目山是中國最早的茶葉種植地之一,是龍井茶栽培技術的發祥地。東天目山自然生態條件優越,空氣清新,終年雲霧繚繞,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富含有機質,非常適宜茶樹生長。東天目山的茶葉種植歷史悠久,據《漢書》記載,我國已知最早的植茶先人,龍井茶製作技術的創始人梅福早在西漢元年就在東天目山植茶。悠久的種植歷史使東天目山區的茶葉在市場上廣受讚譽,唐代即載於陸羽的《茶經》,明代被列為“貢茶”,東天目山區出產的茶葉在國內、國際連獲大獎。

東天目山一帶出產的茶葉以天目青頂最為著名,天目青頂又名“高山雲霧茶”。 “高山雲霧茶”采自清明前的嫩芽葉,原料為一芽一葉、二葉,外形勻整翠綠,微露鋒苗;條索緊結捲曲,細嫩露芽。一經沖泡,湯色嫩綠明亮,嫩香持久,滋味鮮醇悠長,品後口留余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