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工

語出:《詩·周頌·臣工》:“嗟嗟臣工,敬爾在公。” 毛 傳:“工,官也。” 鄭玄 箋:“臣謂諸侯也。” 宋 葉適 《上光宗皇帝札子》:“臣伏覩壽皇聖帝在位二十八年,英武剛健,勤勞恭儉,整厲臣工,變移風俗。” 清 劉大櫆 《<吳青然詩集>序》:“萃九州之眾,積四年之久,內外臣工,共所推薦得二百人。”

詩經·頌——《臣工》
詩經·頌——《臣工》
嗟嗟臣工,敬爾在公。
王釐爾成,來咨來茄。
嗟嗟保介,維莫之春。
亦又何求,如何新畲。
於皇來牟,將受厥明。
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命我眾人,庤乃錢鎛,奄觀銍艾
【注釋】:周公成王廟祭後,誡諸侯農官即時治田以備豐收。
《頌》主要是朝廷舉行宗廟祭祀和其他重大典禮的樂歌。有的還要伴舞蹈,所以有人解釋“頌”就是“容”字,表示舞蹈的樣子。它的思想內容多歌功頌德,所以又人解釋“頌”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頌”有四篇,其中《周頌》三十一篇,產生在西周時代的首都鎬京,今河南商丘且南,《魯頌》四篇,是春秋時期的作品,產生在魯國都城,今山東曲阜。
臣工:諸臣官。一說管田的官。
王:往。釐:禧之假借。告吉。
成:谷熟為成。咨:謀。茹:度。
保介:保護田界之人。農官。
又:有。皇:美。
明:成,熟。
庤(音至):儲備。
錢(音剪):農具名。類似鐵鏟。
鎛(音博):鋤田去草的農具。
銍(音至):農具名。一種短小的鐮刀。
艾:一種鐮刀。
【賞析】:
《臣工》記述天子帶領百官耕種藉田,舉行祭祀乞求豐年,並告誡百官勤於公事,重視農業生產。
【作者小傳】:
《詩經》約在公元前六世紀中葉編纂成書,據說是由儒家創始人孔子編定的。它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都因音樂得名。“風”是地方樂調,收錄當時十五國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為貴族所作的樂章;“頌”是用於宗廟祭祀的樂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