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返流性胃炎

膽汁返流性胃炎

膽汁反流性胃炎亦稱鹼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行降低幽門功能的手術等原因造成含有膽汁、胰液等十二指腸內容物流入胃,使胃黏膜產生炎症、糜爛和出血等,減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引起H+彌散增加,而導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基本信息

病因

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主要為胃大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後,以及幽門功能失常和慢性膽道疾病等。

臨床表現

胃
1.腹脹

這是比較主要的症狀之一,表現為腹部飽脹不適,中上腹持續燒灼感,也可表現為胸骨後痛,餐後可加重。
2.胃灼熱
胃部有灼燒感,甚至有些患者食管也會有燒灼感,常常伴有噯氣、反酸、噁心嘔吐、腸鳴、排便不暢、食慾減退以及消瘦等現象。
3.胃出血
嚴重的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還會出現胃出血的情況,有的患者大便呈現黑色,有的是嘔血。
4.嘔吐
由於胃排空障礙,嘔吐一般發生在晚間或半夜,有些患者嘔吐物中帶血。

檢查

1.胃鏡檢查
內鏡下可觀察到反流表現:即胃腔內多量淺黃至黃綠色膽汁,或胃壁上附較多含膽汁的黏液,或見到含有膽汁的十二指腸液呈泡沫狀或水流狀從幽門口反流入胃、幽門口鬆弛或處於開放固定狀態;胃炎表現:胃黏膜瀰漫性紅色改變,黏膜皺襞水腫、接觸性出血,或伴有糜爛、潰瘍。
2.胃吸出物測定
通過從患者鼻腔插入胃管到達胃腔,繼而抽吸空腹和餐後胃液,測定其中膽酸含量,如空腹基礎胃酸分泌量<3.5mmol/h,膽酸超過30ug/ml,則可確診膽汁反流性胃炎。
3.同位素測定
通過靜脈注射99mTc-丁亞胺雙醋酸,觀察肝、膽囊及胃區,決定腸胃反流指數。通過對胃內同位素含量的檢測,可了解腸胃反流的程度。

診斷

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診斷和鑑別主要依靠胃鏡檢查和和胃吸出物測定,同位素測定可了解反流程度。

併發症

本病可並發食管狹窄、出血、潰瘍等。因反流的胃液可侵襲咽部、聲帶、氣管而至慢性咽炎,慢性聲帶炎和氣管炎,即臨床上所稱的Delahunty綜合徵。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可致吸入性肺炎。

治療

1.藥物治療
胃動力藥物能增加胃腸道蠕動,抑制膽汁反流入胃,常用的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胃黏膜保護劑:硫糖鋁,能與胃黏膜的黏蛋白結合形成保護膜,以保護胃黏膜免受膽汁損傷;胃膜素,能在胃內形成膜狀物覆蓋胃黏膜,以減輕反流的膽汁和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蒙脫石散,為胃黏膜保護劑,有加強消化道黏膜屏障作用,有利於胃黏膜的再生;生胃酮,能促使胃黏膜分泌黏液,從而保護胃黏膜;磷酸鋁凝膠,有保護胃黏膜、促進炎症癒合作用。
2.手術治療
主要適用於症狀嚴重內科治療無效者,常用術式有Roux-en-Y手術或膽道分流術。
3.飲食調養
飲食要清淡,不吃油膩食物,以免刺激膽汁分泌增多,加重反流和病情。應細嚼慢咽,忌暴飲暴食。避免飲釅茶、烈酒、濃咖啡和進食辛辣、過冷、過熱和粗糙食物。
4.去除某些加重病情的因素
包括戒菸酒、避免精神緊張,保持心情舒暢,不服或慎服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