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清潔書

腸道清潔書

《腸道清潔書》是認識腸道的一本書,作者後藤利夫。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腸道健康是身體健康之本,人體由超過1000萬億個細菌維護著健康的腸道環境。但現代人忙碌的工作和生活、高脂肪高蛋白的飲食,使腸內的有害菌不斷增加,導致腸內腐敗,各種腸道疾病接踵而來,很多人常年便秘、拉肚子、大便不正常……清潔腸道是邁向健康的第一步。本書從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等方面提供了最實用、最可靠的方法,讓你不打針、不吃藥,“便”得更健康,邁向不生病的優質生活。

你不可不知的“腸”識盡在《腸道清潔書》。

作者簡介

後藤利夫,1959年生,1988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1992年任東京大學附屬醫院內科助理,現為HT新宿診所內窺鏡中心主任。他發明了無麻醉、無痛的內窺鏡檢查法,在日本各地醫療機構開展無痛內窺鏡檢查,廣受患者好評。此外,他還從事學術演講,並開設了便秘專科門診為患者解除病痛。著作有《便秘是大腸癌的黃色警報》、《生機勃勃腸道健康法》等。

目錄

Part one 你的腸道還好嗎

Part two 清腸特效食品大公開

Part three “腸”保健康第一關——飲食

Part four 小改變讓腸道大不同

Part five “腸”通無阻的速效清腸法

書摘插圖

健康,從腸道開始

腸內菌群是左右腸道健康的關鍵,大致分為三種:以雙歧桿菌為代表的益生菌(對人體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以產氣莢膜梭菌為代表的有害菌,以及隨著食物和身體狀況變化,細菌屬性也會發生變化的中性菌。不計其數的細菌在腸內發展著各自的勢力。

健康的腸道益生菌居多,益生菌以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為食,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乳酸、醋酸等有機酸,使腸內環境呈酸性,從而抑制有害菌繁殖,生成有益物質,增強人體免疫力。當有害菌增加時,腸內環境就呈鹼性,進一步加速有害菌的繁殖,並使更多的中性菌變為有害菌。於是腸內開始腐敗,不僅會引發便秘或腹瀉,還會引起其他各種症狀。

不能對便秘置之不理

有害菌增多的三大誘因是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和壓力,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便秘。腸道的健康狀況與飲食和生活習慣關係密切。

慢性便秘是有害菌滋生的溫床,容易導致腸內腐敗。有害菌越積越多,使滯留在腸內的大便腐敗,從而產生有毒物質和有害氣體。腐敗便的毒素是萬病之源,這些有害物質除了危害腸道健康,還會進入大腸黏膜的血管中,通過血液遍及全身,引起頭痛、皮膚粗糙、口臭、肩膀酸痛等症狀。

更可怕的是,這些有害物質還可能引發大腸癌。因為腐敗便容易滯留在直腸和乙狀結腸處,這兩處常常是大腸癌的發病部位。

牛奶、乳酪

● 牛奶中的乳糖可以增加益生菌

牛奶中富含的乳糖是一種有益腸道健康的營養素。乳糖是腸內益生菌的食物,能增加腸內的益生菌數量。如果每天喝200 毫升牛奶,效果就很明顯。

養成每天喝1杯牛奶的好習慣,不僅對腸道有好處,而且還能補鈣,預防骨質疏鬆。

● 喝牛奶為什麼會腹瀉

通常,攝入的乳糖被腸內的乳糖酶分解後,才會被腸道吸收。有的人喝牛奶會腹瀉,是因為體內沒有這種乳糖酶。在幼兒時期每個人體內都有乳糖酶,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人體內的乳糖酶就會減少。乳糖不耐受的人由於體內缺乏乳糖酶,喝牛奶後不能將牛奶中的乳糖分解、吸收,所以,容易引起腹瀉。但有的人喝熱牛奶時不會腹瀉,這也是因人而異的。

● 乳酪可以增加益生菌

如果喝牛奶腹瀉,就沒必要堅持每天喝1杯牛奶了,建議這樣的人改吃乳酪。

乳酪是將牛奶發酵製成的食品。它濃縮了牛奶的營養成分,而且還富含活性乳酸菌和酵母。在製造過程中,由於絕大部分乳糖隨著牛奶的液體部分—乳清被去除了,所以乳糖不耐受者可以放心食用。雖然去除了牛奶中的乳糖,但是乳酪中除含有乳酸菌以外,還含有其他活性微生物,這些都有助於增加腸內益生菌。除了牛奶,羊奶也可以製成乳酪。世界各地有各種各樣的乳酪,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

牛奶中的乳糖是益生菌的食物。每天飲用牛奶有益於腸道健康,不適合喝牛奶的人建議食用乳酪。

麵包

普通麵包一般使用的是能在短時間內發酵的酵母菌。而天然酵母麵包是用含有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天然菌種製成的。天然酵母麵包的發酵方法是,將酒味酵母、酸酵母、果實酵母等多種天然酵母菌混合在一起,再配合適當的製作方法和環境,需 2~3天才能充分發酵,其中最關鍵的是發酵時間。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乳酸菌,其乳酸菌的含量是普通麵包的10000倍,和優酪乳不相上下。天然酵母麵包的代表食品有酒味麵包和義大利潘納多尼蛋糕(用葡萄乾、蜜餞、杏仁等製成的鬆軟的糕點)等。因為天然酵母面包含有乳酸菌,所以具有一種獨特的酸味,不需要保鮮劑也能保鮮多日。

天然發酵麵包在發酵過程中持續不斷產生的大量乳酸菌能調整腸內環境。它含有的乳酸菌數量可與優酪乳匹敵。

不能盲目減肥

● 過度減肥的後果是導致便秘

擁有一副苗條緊實的身材,是很多女性的願望。

但是,為了苗條,不少人過度減肥或者盲目減肥,結果損害了自身的健康。因減肥而導致便秘就是其中的危害之一。

一日三餐不規律,甚至減少每餐的食量,排便量就會隨之減少。並且,大便會滯留在腸內,引起持續便秘,腸內有害菌就會占據上風,生成的有害物質會隨血液遍及全身,導致皮膚粗糙和頭疼。

由於女性的皮下脂肪比男性多,內臟脂肪比男性少,所以過度減肥會導致內臟脂肪進一步減少,而不能維持腹部內臟器官的位置。

另外,支撐內臟的腹部肌肉—腹肌一旦減少,就會引起胃下垂,影響腸道。受胃擠壓後,橫結腸和乙狀結腸也會下垂,導致腸下垂,增加腸內彎曲,使大便難以通過。腸下垂後,排便的時間會更長,大便在腸內滯留太久,其中的水分被吸收後變硬,排便會更困難,最終導致便秘。所以,一味靠減少食量來減肥是不可取的。

腹肌衰退會引起腸下垂,隨後橫結腸和乙狀結腸也會下垂,這樣就增加了腸內彎曲。 節食後,腹部內部的內臟脂肪和肌肉會減少、變松,引發腸下垂,使排便更困難。

● 長期使用瀉藥會降低腸道的蠕動能力

有些人為了減肥而服用瀉藥,但其實這樣是得不償失。

市面上賣的瀉藥大多是通過刺激腸壁使其收縮而促進排便的。有些瀉藥會引起腸痙攣,導致腹痛。如果長期依賴這些瀉藥,腸道就會逐漸習慣這種刺激,藥效也會越來越差。有些人因此增加瀉藥的服用量和次數,最後會導致每天都必須服用。

長期依賴瀉藥排便,久而久之腸道功能就會下降,蠕動能力變弱,甚至不能自行排便,其原因之一就是血液中的鈣含量不足。長期服用瀉藥,包括鈣在內的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會被排出體外。血液中的鈣含量不足,腹肌的力量減弱,腸蠕動和腹壓就會變弱。

總之,長期使用瀉藥會造成大腸對瀉藥的依賴。經常洗腸和服用瀉藥一樣,也會使腸道的自身機能衰退。

● 經常使用中草藥製成的瀉藥有可能使腸壁變黑

中醫常用番瀉葉和大黃作為瀉藥,人們通常認為這些瀉藥副作用小,比較安全。實際上,從藥理來看,它們和一般的瀉藥一樣,也是通過刺激腸壁使其收縮而促進排便。而且,它們還會引起痙攣性便秘。這些瀉藥屬於蒽醌類瀉劑,能使黑色素沉澱在腸黏膜上,也就是常說的大腸黑變病。目前雖然還未發現其危害,但至少對腸黏膜沒有好處。

長期使用瀉藥會使腸道產生依賴性,降低腸道自身的功能。

服用抗生素後的補救方法

● 抗生素會造成腸內菌群失調

抗生素可以殺死病原菌(對病毒無效),藥效強勁,長期服用的話有可能使腸內細菌滅絕。

有些人感冒時連續服用抗生素就會腹瀉,這是腸內有害菌增加的徵兆。有些抗生素僅服用一次就會改變腸內細菌的分布,導致有害菌迅速增加。

另外,大量使用多種抗生素,細菌會產生抗藥性,以後再服用抗生素時,可能毫無效果。但是,因為擔心這些副作用而拒絕抗生素也是不明智的,還是應該遵照醫囑。

● 服用抗生素後的補救方法

有些醫生在開抗生素的時候,會先給病人使用一種耐抗生素的乳酸菌製劑(抗藥性乳酸菌製劑),具體情況可以諮詢醫生。服用抗生素後,至少2周內要堅持食用優酪乳和低聚糖類食品,以增加腸內益生菌,幫助腸內環境恢復正常。

有了便意不要忍

● 早飯後要養成上廁所的習慣

早飯後,腸胃會有明顯的蠕動,這時候堆積在結腸的大便被送到直腸,我們就會有便意。所以,養成早餐後排便的習慣非常重要。

早上一般比較匆忙,早起一會兒,就能留出早餐後的排便時間,這樣就能逐漸地消除便秘。另外,要想使腸蠕動更加活躍,前一天的晚飯就要少吃一些,並且一定要堅持吃早餐。

雖然早上一般很緊張,但也要努力養成早飯後排便的習慣,就像養成刷牙的習慣一樣。

● 有了便意就要及時上廁所

有調查結果表明,很多女性都是因為忽視了便意而逐漸患上便秘的。所以有了便意,一定要及時排便。

如果早飯後有了便意而強忍著,這一天就不會再有便意了,相信大家都有過這種感覺。每天都重複這種情況,就會發展為習慣性便秘。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直腸會變粗,但當大便從結腸移動到直腸時,還是會產生便意,因為我們的身體非常敏感。所以,哪怕感受到一點點便意,即使排不出來也要勤上廁所。

如果經常忽視便意,直腸神經就會麻痹,逐漸地就不能向大腦傳遞排便信號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