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前叉

腳踏車前叉

前叉--腳踏車舒適度的決定性靈魂零件。 前叉部件在腳踏車結構中處於前方部位,它的上端與車把部件相連,車架部件與前管配合,下端與前軸部件配合,組成腳踏車的導向系統。對所有填充彈膠的前叉,不論其軸套內部是否上油,均不得在彈膠填充物上上油。這樣您不僅將會使管柱及套環的磨損加快許多,另外也喪失原廠的服務保證。一如其它的各種越野原件,套管式前叉不適合以太急速的高壓水柱沖洗。勿使用鋰礦物油(在汽油機車潤滑時經常使用)。

腳踏車前叉定義

前叉部件在腳踏車結構中處於前方部位,它的上端與車把部件相連,車架部件與前管配合,下端與前軸部件配合,組成腳踏車的導向系統。

例圖例圖

轉動車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輪改變方向,起到了腳踏車的導向作用。此外,還可以起到控制腳踏車行駛的作用。

前叉部件的受力情況屬懸臂樑性質,故前叉部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等性質。

腳踏車前叉類別

1. 彈簧是套用在MOTO上歷史最久,也是最普遍的一種彈簧。彈簧的硬度,所謂彈性係數(Spring Rate),代表受力與變形程度的比例。在不超過負荷的原則下,單純的線圈彈簧在不同受力的狀態,彈性係數是固定的,不會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再經過過噴漆或潤滑, 穩定度和耐用度都很高。但線畔彈簧唯一的缺點是重量,於是較高級的前叉已開始採用重量較輕,但比較昂貴的鈦合金彈簧。

2. 氣壓因為空氣輕,利用空氣作彈簧,應該是很最適合腳踏車的,而且如果需要不同的硬度,不必更換彈簧,只需要增加或減少氣壓高低就可以了。不過,利用氣壓彈簧必須要有比較精密的科技,高壓氣體必須完全的密封,一旦失去氣壓,就完全不能作用。所以早期氣壓彈簧有密封的問題,在使用中甚至有突然失去全部氣壓的情形發生,近來這種個問題幾乎不再發生。不過就像輸胎一樣,沒有說完全不需要偶爾打氣的。傳統的氣壓前叉還有所謂stiction問題,就是密封高壓空氣的Seal(油封)很緊密,好像有一點卡住的感覺,在壓迫的開始就需要較大的外力,所以它對小幅度的震動反應不是很敏銳。現在採用Negative Spring負彈簧,已基本上克服了這個問題。 氣壓彈簧在中行程避震前叉上的運用已經得到相當的肯定,但是在長行程式前叉上還無法取代線圈彈簧。

阻尼(damping)曾看過一篇報導,說一個人在下坡賽時,騎過一塊大石頭沒有摔車,避震前叉把衝擊緩衝了,可是當前叉反彈時,前叉反彈阻尼不夠,前叉反彈過大把車子整個向後掀,從這裡可以看出好的避震系統的重要。廉價的避震前叉沒有專屬的damping系統,只能以前叉本身內外管的摩擦,或是利用優力膠本身一點點阻尼來吸收能量,所以不適宜太爛的路面。傳統液壓避震系統,通過液體通過特定小孔造成的阻尼來吸收衝擊,阻尼的大小可以通過改變流體的粘度、比重或是孔道的大小來控制,這也一直是各大前叉廠商的選擇之一。比較新的是做法是Total air卡式氣壓匣,就是採用高壓氣體來做媒介,當氣體被壓縮後,就變得不容易被壓縮且有一定的粘度,這時就可以用來做為吸震阻尼媒介,它同樣是通過改變孔道的大小來控制阻尼。 在實際使用中,一般要求前叉能快速吸收衝擊,然後慢一點回彈,所以需要較小的壓縮阻尼,而高一點的回彈阻尼。但是在高速連續的大衝擊時,太慢的回彈會吃掉前叉的行程,所以在不同的衝擊、不同的速度下就需要不同的阻尼,不過到底需要多大的阻尼,這是各前叉廠商一個技術性很高的商業秘密。現在最常用的液壓阻尼,一般可以通過更換不同比重的液壓油來控制阻尼,而外部調整在中高檔前叉上的套用已相當的普遍.

前叉的順暢性一支好的避震前叉除了是合適的彈簧與避震阻尼的結合,還必須很順暢。所謂順暢:是指前叉從未受力狀態、壓縮、壓縮到底(bottom out)、再回到未壓縮狀態(top out)的過程沒有任何卡住的感覺,或有任何磨擦的的感覺,top-out和bottom-out不能太突然、太重。新的前叉會緊一些,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後,原則上應該很順暢的。前叉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後,泥沙等雜物可能會進入內外管間襯墊(pushing)的地方,或是pushing的油脂被吃掉,就會造成不順暢。不同的前叉廠會有自己不同的潤滑措施,ROCK SHOX等廠商採用了開放式潤滑系統(open-bath),而最常見的還是安裝橡膠保護套避免灰塵泥沙的進入。最神奇的是MARZOCCHI及ROCK SHOX開始採用的油封(seal),它製作精密,不需要保護套既能長期保持順暢,而又不會因太緊影響順暢。當然仍有採用傳統的油脂潤滑的,但為了簡化操作都在前叉上加了潤滑孔,這樣在保養時就不需要大拆特拆,只要拿注油槍灌注油脂即可。

重量和剛性重量,是XC越野選手異常看重的,但重量其實是一個僅供參考的數據,因為規格表上顯示的數字,廠商可能會通過切短前叉頭或漏掉避震或潤滑油來得到一個好看的數字。現在來說,一支不到1.3kg的前叉已經很極限了,一般都採用了鋁合金抽管的前叉頭及內管,有的甚至用上了鈦合金。但如果你的體重太重,應儘量避免使用太輕的前叉,因為有可能會因為負荷太大而剛性不夠。 剛性,因為它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東西,所以一般人不太注意或不太了解。當剛性不足,在高速或比較顛簸的情況下,會感覺到車子有一點不聽話的感覺,有一點飄飄的感覺。一般來說,Downhill下坡賽和Double slalon對剛性要求較高,會選用內管較粗但教重的前叉,而XC越野選手一般只注重重量。

世界主要前叉品牌介紹

美國

1、FOX(前叉/後SHOCK):的確是很會做避震的一家廠,是曾經的聖物,現如今爛大街了。FOX的地位在國內可謂深入人心,如今可說是最受歡迎,用得最多的SHOCK牌子之一,無論是XC還是DH AM還是飛墜,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就是價格稍高。

2、ROCK SHOX(前叉/後SHOCK):SRAM旗下的避震品牌(據說也是當代避震叉的創始者)02年被SRAM收購。 在中國山地車愛好者中也有著相當的地位,其SID BOXXER等系列在世界級比賽中屢見不鮮,成為經典。07年增加的TOTOM等大行程高強度的叉子也受到歡迎,現在這個牌子的東西很多都是在台灣司普做了。

3、MANITOU (前叉/後SHOCK):這個不用多介紹了,深入人心的後置叉橋設計,讓人一眼就能認出來。CB上用其XC叉R7系列的有很多,其後SHOCK在DH等大行程車輛上也很多見。主要技術:SPV TPC等。

4、CANNONDALE (前叉LEFTY/HEAD SHOCK/架子):都是很特殊很有特色的左撇子叉子,在國內也可謂深入人心,本品牌主業是做整車的,避震是他整車裡的副業,2007底該公司被美國太平洋車業收購。LEFTY左仔分為SPEED和MAX兩個系列,分別為氣和簧叉,與很多大廠如FOX,MANITOU合作,誕生了有TPC SPV 智鎖功能的lEFTY ,再加上內部特殊的4道磙子潤滑系統,可算是非常好的叉子了,可惜因為頭管特殊在大多情況下只能用在C記自己的車上,除非有轉接裝置。 HEAD SHOCK就是頭管避震,是LEFTY出現以前的老產品了,避震系統做在頭管裡頭,這樣叉子的反映可以很靈敏,也可以做的很輕(一般在1200克左右),可惜因為頭管特殊,只能用大頭管架子,且不能轉接。

5、5TH ELEMENT/後SHOCK)第五元素:DH或者FR應該都知道 很不錯的廠家,世界比賽里用的非常多,後來被MANITOU收購

6、ROMIC (後SHOCK):也是乾大活用的美國本土製造,很耐操,老外用得很多。

7、AVALANCHE(前叉/後SHOCK):乾大活的~ 手工叉子 後SHOCK 大量的CNC件讓人印象深刻,性能自然是不容妥協,但價格也同樣漂亮……

8、MAVERICK(前叉/後SHOCK/架子):很令人印象深刻的牌子 2款倒沖叉 一款單肩(SC32)一款雙肩(DUC32),都是美國本土手工製作,雙肩的能做到1400克,的確令人震撼。其後SHOCK因為只能用在自己的架子上所以不被國內玩家所熟知。

9、FOES (前叉/後SHOCK/架子):絕對令人無限震撼的牌子,超級粗大的TI簧後SHOCK 其Foes XTD F1前叉因為極為粗壯甚至在一些越野摩托上都有見到,當然價格也絕對不菲

10、WHITE BROTHERS (前叉):懷特兄弟,不太了解的一個牌子,貌似叉子乾大活的用的有一些

11、SPECIALIZED(前叉/後SHOCK/架子):07年閃電從FOX挖來了一些工程師,來做自己的叉子和後SHOCK用在07的ENDURO SW和S-WORKS EPIC CARBON等車款上。

12、SCOTT(後SHOCK/架子) :SCOTT和DT SWISS合作開發自家的後SHOCK由來已久,特別是07的NUDE TC後SHOCK 用在自家的輕量化越野車SPARK LIMITED上令人關注 。

義大利

1、Marzocchi(前叉/後SHOCK) 聖教叉:在國內車友中有很高的地位了,可以說是歐洲SHOCK第一塊牌.其經典的888 66 馬拉松等系列已經深入人心,特點是乾大活用的多但調節較少(這一點在最近的款式中已經逐步緩解) 後SHOCK中 ROCO等也是DH用的很多的優秀後SHOCK 但國內幾乎沒有見到。

2、FRM (前叉/架子):義大利輕量化牌子,叉子的外型類似於老式的那種,感覺基本就是注重輕不注重避震效果的那類,做工不錯大量CNC的零件很漂亮。還有。也是和MANITOU一樣的後置叉橋。

德國

1、MAGURA(前叉/後SHOCK):這個牌子的剎車,在國內擁有很高地位,特別是MARTA SL 曾經是最輕的油碟(現在被HOPE最高端的取代了)。其垂直油缸設計也有多家廠商紛紛效仿, 但其避震系統不太為國內玩家所知道。MAGURA的叉子經歷了差不多有4 還是5代發展,以前它的叉子評價並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說十分差(筆者本人就在使用其05款RONIN 80 XC叉,的確一般 但也並不是那么叉,只是不如FOX等廠家那么出眾罷了)。但近兩年,尤其是07年起稍有起色,其獨立開發了前後雙向叉橋設計,擁有了MANITOU那樣的縱向高剛性也獲得了MANITOU所缺乏的側向剛性(有朋友給我反映說用V剎會軟,很明顯的軟)。MAGURA的叉還有一個特點——調節多,其WOTAN叉子甚至有雙邊的線控。 MAGURA是一家正在發展的SHOCK廠家,正在慢慢進步當中,希望它能吸取其他廠家的經驗,開發出更好的SHOCK系統,畢竟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要造出真正優秀的SHOCK 它還需努力(它的07款WOTAN在德國權威雜誌上已經贏得了很高的評價,不管怎么說,我們的確可以看出它一點點在進步)當然這需要時間就比如讓MARZOCCHI做剎車,一天兩天它也是做不好的~

2、A FORK (前叉):A FORK 是個簡稱,具體全稱不清楚了德國的小廠家,小作坊,採用獨特的連桿前叉避震系統,能夠把叉子做得很輕(最輕的CARBON款才只有1100克多一點)。還有一款德國的倒沖單肩叉,碳外管的牌子也是A FORK 不知道是不是一家。 官網:找不到 3 VOTEC (前叉/架子)感覺很多此一舉的牌子一點點的行程卻要用上雙肩,不知是德國人對強度的無限追求還是別的什麼原因促使的?

英國

1、PACE (前叉/架子): 這個估計有一些人知道英國的小廠家發燒級的,贊助SPECIALIED車隊的。碳外管的叉子讓人眼前一輛,後置叉橋,重量很輕。其硬叉也非常有名,做得很輕很輕。

2、USE (前叉):USE的SUB叉是英國的LEFTY左仔,且不說它的避震效果如何,標榜的手工製造和比C記更誇張的連桿結構就讓人印象深刻。內管止滑系統採用連桿式使避震效果更靈敏,但也比較重,調節較少~

瑞士

1、DT SWISS(後SHOCK):它的輪組系統以及零件在國內深入人心,但很多人不知道它還做SHOCK,其實據用過的人說還是不錯的,也有很多先進的技術。歐洲的一些大牌車上常常見到,比如NICOLAI BMC一類的,MERIDA的車上也有用。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CARBON外殼後SHOCK,真是瘋輕的頂級補品!

日本

1、KOWA (前叉/後SHOCK)可說是亞洲唯一能和歐美廠家拼的SHOCK,可是由於基本不出口,所以不太了解,而且據說這個牌子的SHOCK死貴死貴。

台灣

1、SR SUNTOUR:最早是成立於日本的公司,從1995年才開始生產避震,以低端價格的為主,這些年來發展比較迅猛,現在終端的也不少,不過感覺還是比較差的意思。另外這個牌子現在好像被台灣收購了,所以還是算做台灣的吧。

2、RST:是Dah Ken工業公司的前叉品牌,成立於1972年,起初以生產汽車、機車部件為主。直到1990年公司決定轉投腳踏車前避震車叉。經過快20年的發展,RST品牌在低價位和在全球腳踏車市場的廣泛運用,改變了避震只能屬於高價位奢侈品的現狀。

腳踏車前叉的保養

工具

1. Allen扳手(Quadra、Jett、Spyder 等多款前叉需要使用較長的特殊 Allen扳手,規格請向腳踏車維修店洽詢)。

2. 木槌(用來分解一些如RockShox及Cannondale的前叉)。

3. RockShox專用的Judy butter特殊避震油膏。包括針對配備油嘴的前叉所使用之打油槍。

4. 針對氣壓式前叉所使用之含氣壓表空壓機。

5. 拆解Cannondale前叉所需使用的HeadShock Tool。

步驟

1. 清潔包復在皺摺護套下的減震伸縮柱。皺摺護套是密封墊圈及減震伸縮柱維護上相當有效的一道保護層。不過在每次清潔後,必須先將護套翻折起來,再用抹布將前叉的伸縮柱給擦亮。定期掌握它們的狀況,檢查是否有被刮傷的情況。

2. 替伸縮柱上油。每次保養結束後,用油杯在伸縮柱上頭滴上幾滴潤滑鏈條用的潤滑油,或是塗上一層薄薄的油膏,這樣一來可確保伸縮柱在兩次保養之間都能維持絕佳的潤滑效果。

3. 拆解剎車樞軸。不同型式的前叉其剎車樞軸的拆解方式也不盡相同。單是卸下剎車是無濟於事的,應該適度的放鬆剎車線。所有的前叉都有固定螺絲,有的在外側,有的在內側。至於氣壓式的前叉在拆解前一定要先將氣泄光,當我們將螺絲鬆開時,油槽內的液壓油會流出來。在動手之前,請務必先行詳讀本身前叉款式的使用說明書,並徹底了解其特性。

4. 清潔剎車樞軸及伸縮柱內部。以抹布擦掉所有附著在剎車樞軸內側底部的雜質沈澱物。切勿使用任何溶劑,這將會損及用來固定前叉的特弗龍材質制導柱。同時清潔伸縮管,利用拆解的機會順便檢查一下柱管磨損的程度。一根磨損的伸縮柱首先會喪失其氧化處理的表層,接著在油環的磨擦點上會出現像蘋果核般的鏽蝕空洞,間隙 有時就是由這些地方衍生出來的。

5. 為柱管上油。在伸縮柱及剎車樞軸表面塗上一層薄薄的油膏。一款好的前叉用油品應具有不侵蝕特弗龍,且具有黏得恰到好處,但不至於「沾鍋」的黏滯性,它能使機件滑動更順暢。要留注意的是,對彈膠填充物上油沒有任何幫助,但對避震彈簧上油則可避免它發出雜音。

6. 組回剎車樞軸。組回剎車樞軸時須注意不要將螺絲栓得太緊。將多出來的油膏擦拭乾淨後,將皺摺護套裝回定位。

7. 掌握氣壓式前叉的壓力。對如Sunn Obsys、SID、Fatty SL等之類的氣壓式前叉而言,每年至少檢查三至四次壓力有其絕對必要。檢查頻率依前叉的型式及特定活塞環而有差別。千萬不要嘗試以空壓機來替前叉建壓!一根前叉內部所能容納的氣量相當有限,用空壓機可能會讓所有組件都報銷掉。

8. 替Headshock上油。HeadShock主要是專為Cannondale車款所設計,是時下要求較少保養工作概念的產物。不過「較少」 並不意謂「完全不用」。它每年至少必須以油嘴將各滾柱機構重新上油一次才行。為了能順利拆解及回組前叉而不冒任何弄壞的風險,我們建議您至Cannondale的零售店購買專業的特殊工具組(約70法朗)來使用。切記千萬不可自己動手拆解結構複雜的滾柱機構。

聰明小秘訣

設計者的保養主張較為寬鬆,建議每年至少要作二次前叉保養。

每支前叉設計都有其獨特之處,仔細研讀說明書或向腳踏車維修站請教。若不然,拆解者在分解時容易發生極大的錯誤。

對所有填充彈膠的前叉,不論其軸套內部是否上油,均不得在彈膠填充物上上油。

特別注意,絕對不要除去前叉原始配置的皺摺護套!這樣您不僅將會使管柱及套環的磨損加快許多,另外也喪失原廠的服務保證。

一如其它的各種越野原件,套管式前叉不適合以太急速的高壓水柱沖洗。

勿使用鋰礦物油(在汽油機車潤滑時經常使用)。鋰金屬會侵蝕腳踏車前叉的導向套環組件。

1款各品牌類型的中高端XC前叉的測評

越野車使用的前叉在進入今年以後似乎越來越讓人難以選擇,前叉的品牌也在逐級突破原來傳統的三大品牌,摘自德國BIKE雜誌對市面的11款各品牌類型的中高端XC前叉的測試數據,希望能夠對各種前叉的性能有一個了解.BIKE雜誌對前叉的測試主要是分做三個方面來進行的。首先是對前叉的強度進行測試,這個測試包括兩個指標

1、耐扭曲度,是指前叉的兩個叉筒分別承受來自不同方向的力時,前叉的反應情況,如果此項指標偏弱的話,實際使用中前叉對實際的操控動作的反應會有延遲,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一條布滿鵝卵石的河道里騎行,輪胎不斷從石縫中軋過,這時對前叉的抗側向扭曲力的感覺最為明顯,強度高的前叉在此時會反應的精確而敏捷,強度差的就比較吃力了。

2、側向強度,是指兩個叉筒在受同方向力是的反應情況,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剎車時,前叉對剎車的反應,強度大的前叉的變形會比較小不察覺。其次是對前叉的可調節範圍進行評定,主要是看前叉的易用性

3、就是前叉對力的避震反應情況,繪製出前叉的行程/壓力的作用曲線,來體現前叉的實用效果。

型號行程結構長度壓縮方式自重

HEADSHOXFATTYULTRA74MM476MM氣壓可鎖死1311克

ROCKSHOXSIDTEAM77MM442MM氣壓可鎖死1389克

LOOKLSF280MM443MM氣壓1403克

MANITOUSKAREBSUPER79MM443MM氣壓可鎖死1428克

FOXFLAT80RLT81MM455MM氣壓可鎖死1518克

MAGURAQUAKEAIR75MM450MM氣壓1628克

MARZOCCHIMARATHONSL111MM479MM氣壓可鎖死1678克

ROCKSHOXDUKERACE83MM452MM氣壓可鎖死1758克

RSTAEROSAHT89MM480MM氣壓可鎖死1820克

MARZOCCHIMXCOMP105MM481MM氣壓1916克

MARZOCCHIMARATHONS70MM477MM鋼簧可鎖死2006克

1、耐扭曲度測試排名

前叉型號耐扭曲度測試值與自重比值

HEADSHOXFATTYULTRA33.339.369

FOXFLAT80RLT23.365.1502

MARZOCCHIMXCOMP25.774.5525

MANITOUSKAREBSUPER18.278.4615

MARZOCCHIMARATHONSL20.880.6730

LOOKLSF217.381.0982

MAGURAQUAKEAIR19.583.4871

ROCKSHOXSIDTEAM15.390.78

ROCKSHOXDUKERACE19.192.04188

MARZOCCHIMARATHONS21.792.4424

RSTAEROSAHT18.1100.5524

評價:左側是各前叉的直接測試值,因為考慮到前叉重量對此項數據的影響所以又引入一個與自重的比值,這個比值是取前叉重量和測試值之比,比值越小數據越優秀。

此項指標中HEADSHOXFATTYULTRA憑藉其特殊的設計在此項數據中遙遙領先,由於是避震是在頭管處,所以它的兩個叉筒是焊接在一起的,所以在耐扭曲度上大大領先於其它的叉種,再看其它的前叉的數據就相差不多了,

MARZOCCHI系列的前叉以結實著稱,在測試中確實得到了體現,但是他們的前叉重量對取得優秀數據的作用不得不說,因此在於自重比值一項中得分都不是太好,MAGURAQUAKEAIR的前叉的直接得分位於中游,但是再看看其自身的重量,它的強度就很難讓人滿意了,SKAREB前叉的直接得分一般化,但是在自重比值一項中還能位次前幾位,說明其產品還是值得信賴。RST的前叉也是類似MAGURA的問題,1820的重量還不如SKAREB的成績出色,已經讓無話可說。LOOK的前叉因為是使用的碳筒,所以在此項測試中幾乎墊底,但憑藉其輕盈的重量,還是可以接受的,最讓失望的莫過於SID了,昔日王者的地位如今在強度測試中位居最低,只能考其重量來挽回面子。

2、側向強度排名

側向強度排名側向強度與自重比值

MARZOCCHIMXCOMP2198.7488

HEADSHOXFATTYULTRA1886.9734

FOXFLAT80RLT1559.7935

MAGURAQUAKEAIR15310.6405

ROCKSHOXDUKERACE15111.6424

MANITOUSKAREBSUPER1489.6486

RSTAEROSAHT14612.4657

MARZOCCHIMARATHONSL14311.7342

RSTAEROSAHT13514.8592

ROCKSHOXSIDTEAM12611.0238

LOOKLSF2無法測試

評價:在此項測試中MARZOCCHIMXCOMP憑藉其鋼製的上管取得了極其優異的成績,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鋼和鋁的差異有多大。HEADSHOXFATTYULTRA再一次沾了設計的便宜,以上的兩個數據都是可以發揮他們長項的測試,因而都取得了極好的成績。FOXFLAT80RLT155的成績雖然得分略高,但是和以下的幾款前叉的數據已經差別不大,MARZOCCHI使用鋁製上管的產品開始讓人失望了,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讓人費解。SID則再一次墊底,更多的無話可說。LOOK由於是使用的連桿的逼震方式,因而在避震時本身就會向後運動,因此在此項數據中無法測試。

總評:FOXFLAT80RLT前叉在各項數據中表現出色,做工精緻,騎行時叉身的穩定性很好,前叉的避震曲線角度非常的標準,美中不足的是在曲線中部有一處輕微的下彎,不過其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價格,其高昂的價格必然會嚇退一批人。

HEADSHOXFATTYULTRA其堅固的強度已經在前兩項數據中盡顯,前叉對路面反映的敏銳度類似FOX前叉,避震曲線和FOX如出一折,此款前叉最讓人遺憾的地方在於兩點,其一是其可調節性,某些方面的調校都需要送到維修中心去進行,而且是收費的。其二就是其只能套用於CANNONDALE車種,套用面已經太過狹窄,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LOOKLSF2其外形無疑是前叉設計的一個亮點,必然會有車友會為此瘋狂,其平行四邊型的結構對路面的反映敏銳,其實際操控的精確度也還可以讓人接受。但是可調節性也其最大的問題,再有就是其吸震時輪距會縮短,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它的工作方式,最後就是其高昂的價格,已經和FOX相差無幾,在性價比方面優勢蕩然無存。

MAGURAQUAKEAIR此叉的強度讓人失望,其氣壓對於路面的反應也過於生硬,只有在劇烈運動時前叉才會有所動作,也許只有不需要任何柔軟度的車手會喜歡此叉,其逼震曲線的前段較平緩,也是反應了類似特點,最後其並不算是低的價格使其的競爭力受到了限制,對於此叉的評價是尚佳。

MANITOUSKAREBSUPER做工精緻,其強度比值是唯一在上兩項測試中都是位距前三的產品,可調節範圍大且方便,在實際路測上反應敏銳度極高,表現穩定各個方面均十分出色,可以在任何路面上隨心所欲。其避震曲線的平滑幾乎堪稱典範,而且其售價相對較低,對於不附鎖死裝置的版本,更是可以作為一個省錢的選擇。BIKE雜誌編輯推薦產品。

MARZOCCHIMARATHONS此款前叉其鋼簧的路測表現非常優異,其結構也是非常堅固,但是對於一款競速的前叉而言兩公斤的重量不能不提,而且其彈簧特性的表現上需要良好的調節才能達到很好的舒適度,也許其105MM的版本會表現更無懈可擊的舒適度了。

MARZOCCHIMARATHONSL其叉肩上塑膠鏇紐使試車手在調節時吃盡了苦頭,將三組氣室打滿也對車主耐心的考驗,其適用的路面越崎嶇越好,在過了其磨合期後其吸震的表現另人驚訝。長的行程可以提供很大的作用範圍,作為XC系的前叉有些牽強,對於一個喜愛在崎嶇路面上疾弛的車手而言,其避震體驗值得嘗試。

MARZOCCHIMXCOMP沒有任何細小的調節鏇紐,只有氣壓的大小可以調節,產品用料尚佳,其堅固度也甚高,避震性能對小副震動反映不佳,對於越大的衝擊力反應越靈敏,其避震曲線是典型的氣壓曲線,前段坡度平緩,後段坡度極增,編輯評價:尚可。

ROCKSHOXDUKERACE調節極其簡易,只有氣壓可以調節,不過其原廠的調節根本無需改變,叉身極為穩固,套用碟剎也毫無問題,穩定的緩衝行程也是可圈可點,再加其優異的觸底防護,更是如虎添翼。如果想要更大的舒適度,選擇100MM的版本更為適合。

ROCKSHOXSIDTEAM為了達到輕量化的目的,許多部分都是以車工加工,因此顯得頗為精緻,可對正負氣壓進行完美調節,以提高敏銳的反應。但是其堅固度很難讓人滿意。再有就是其碟剎安裝有困難,剎車和碟剎的校準度不夠。也因為此叉的各項強度指標太差,不推薦使用碟剎。

RSTAEROSAHT其前叉安裝到車架上以後給人一種非逼震叉的感覺,內部摩擦嚴重,只對極大衝擊有反應,但是在測試台上表現的數據又表現尚可

套管式前叉是項功效犀利的利器,若我們想儘可能地長期維持其質量,調校次數最好與使用頻率成正比。與一般的概念不同的是,維護保養工作並不僅限於液壓前叉,反倒是彈膠型避震器更需要保養,不過其手續較單純,也不需要具備高深複雜的機械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