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學概論

腫瘤學概論

本書介紹了腫瘤研究百年重大進展和研究展望、腫瘤學基礎和腫瘤的臨床治療。內容新穎,層次分明,時效性強。

基本信息

目錄

第一章腫瘤百年研究重大進展和展望

第一節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

第二節 腫瘤研究百年(1907~2007)重大進展

第三節 腫瘤研究展望

第二章腫瘤流行病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腫瘤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第三節 腫瘤在國內外流行情況和趨勢

第四節 腫瘤流行的原因

第五節 癌症的預防

第三章腫瘤病因及發病機制

第一節 化學致癌

第二節 物理致癌

第三節 致瘤病毒

第四節 遺傳因素

第五節 腫瘤發病的多階段

第六節 食管癌變的分子機制

第四章腫瘤遺傳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腫瘤中的染色體異常及意義

第三節 腫瘤中的端粒、端粒酶異常及意義

第四節 腫瘤的遺傳易感性

第五章腫瘤免疫

第一節 腫瘤抗原與腫瘤抗體

第二節 抗原呈遞

第三節 腫瘤效應淋巴細胞

第四節 細胞因子

第五節 腫瘤免疫逃避機制

第六節 腫瘤免疫治療與生物治療

第六章腫瘤細胞生物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體外培養及發展簡史

第三節 腫瘤細胞生物學特徵及觀察方法

第四節 腫瘤細胞生物學的研究套用

第七章腫瘤分子生物學

第一節 癌基因與人類腫瘤

第二節 抑癌基因與人類腫瘤

第八章實驗腫瘤模型的建立和套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常用實驗腫瘤模型及特點

第三節 腫瘤實驗研究的常用實驗動物

第四節 誘發腫瘤模型的建立

第五節 可移植性腫瘤模型的建立

第六節 抗腫瘤藥物的體內篩選和評價

第七節 致癌物的生物學鑑定及體內致癌實驗

第八節 免疫缺陷動物在腫瘤研究中的套用

第九節 轉基因小鼠在致癌實驗研究中的套用

第九章腫瘤的細胞與分子診斷

第一節 細胞與分子診斷在腫瘤研究中的意義和套用

第二節 腫瘤基因過表達及其檢測

第三節 基因突變及其檢測

第四節 生物晶片技術

第五節 限制性酶切片段長度多態性分析

第六節 微衛星不穩定性分析

第七節 單核苷酸多態性分析

第八節 端粒酶與腫瘤的關係及檢測

第十章腫瘤的外科治療

第一節 腫瘤外科的發展

第二節 腫瘤外科的作用

第三節 腫瘤外科的治療原則

第四節 腫瘤外科的注意事項

第十一章腫瘤的內科治療

第一節 腫瘤內科治療的發展

第二節 腫瘤化療的藥理學基礎

第三節 腫瘤化學治療的臨床套用

第四節 腫瘤靶向藥物治療

第十二章腫瘤的放射治療

第一節 腫瘤放射治療基礎

第二節 放療計畫的制定與實施

第三節 電離輻射的生物效應

第四節 放射損傷與修復

第五節 分次照射後組織的反應及放射對正常組織的影響

第六節 腫瘤組織的放射反應

第七節 腫瘤臨床放射的增敏措施與敏感性

第八節 放射治療原則和不良反應及放射治療的質量保證

第九節 放射治療的新進展

第十三章腫瘤的生物治療

第一節 腫瘤免疫治療

第二節 腫瘤的基因治療

第三節 腫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療

第四節 酶抑制劑

第十四章腫瘤的多學科綜合治療

第一節 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的發展史

第二節 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概念

第三節 惡性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 惡性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模式

……

文摘

第六節 食管癌變的分子機制

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幾代科學家圍繞華北太行山食管癌高發區,特別是河南林州地區(原林縣)就食管癌的病因、流行和發病機制及防治等方向,進行了多學科系統性大規模研究,特別是通過高發區人群大規模綜合普查和隨訪,極大地加深了對食管癌變危險因素、癌變多階段演進的形態和分子變化特徵的了解,積累了豐富的人群普查和防治的經驗,有力的促進了食管癌診療水平,提出了“三早”重要思想(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但是,目前食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臨床上首次被確診的食管癌患者中,80%以上是中、晚期,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儘管比以前有了較大提高,但仍徘徊在10%—15%左右。造成這種現狀的關鍵原因主要是:

(1)目前對食管癌確切發病因素仍不清楚,因此,缺乏有效的Ⅰ級預防措施和手段,更不能有效的降低食管癌的發病率;儘管根據該地區流行病學和病因學研究結果對食管癌發病的相關危險因素已做了許多改良工作(改良飲水,防霉去菌,改變不良飲食生活習慣等),並進行部分化學預防,但這些措施仍不能從根本上有效控制食管癌的發病率。

(2)食管癌變多階段演進的分子機制仍不十分清楚。食管癌細胞是由體內正常細胞在多種內外致癌因素作用下,由單純增生髮展成相對無控制增生,即由正常經多級癌前病變最終發展成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