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室內出血

腦室內出血

腦室內出血,是指由非外傷因素導致顱內血管破裂、血液進入腦室系統引起的綜合徵。其發生率占重型顱腦損傷的1.2%,在行CT掃描的重型顱腦外傷患者中占7.1%。多數患者在發病前有明顯的誘因如情緒激動,多為急性起病,臨床上除腦受損、顱內壓增高及意識障礙顯著之外,尚有中樞性高熱、呼吸急促、去腦強直及瞳孔變化等表現。治療多以手術為主,其預後與腦室內出血量的多少、原發腦損傷的嚴重程度、患者年齡的長幼以及有無早期腦室系統擴大等因素均直接影響預後,腦室內出血死亡率約為31.6%~76.6%,倖存者常殘留功能缺損及智力障礙。

基本信息

定義

腦室內出血

頭部

腦外科

發熱|高顱壓綜合徵|其他症狀

概述

腦室內出血是指由非外傷因素導致顱內血管破裂、血液進入腦室系統引起的綜合徵。多數病人在發病前有明顯的誘因如情緒激動、多為急性起病,臨床上除腦受損、顱內壓增高及意識障礙顯著之外,尚有中樞性高熱,呼吸急促,去腦強直及瞳孔變化等表現。

側腦室

腦室內出血腦室內出血

側腦室位於半球內,左、右各一,形狀不規則,可分為中央部、前角、后角和下角4部。中央部是其主要的部分,位於頂葉內,為狹窄的裂隙,頂為胼胝體;內側壁為薄板狀的透明隔;底由內側向外上,依次為穹窿、側室脈絡叢,背側丘腦和尾狀核;

在背側丘腦與尾狀核的交角內有一縱行隆起,為終紋內含由杏仁體發出的纖維。中央部向前延伸達室間孔平面(室間孔位於穹窿與丘腦前結節之間),並在此續連於伸入額葉的前角。中央部向後延伸至胼胝體壓部,向後移行為下角和后角。從中央部後端繞背側丘腦轉向下前,成為伸入顳葉的下角,其前端幾達顳極;從中央部(後端)向後伸出枕葉的部份為后角。下角底內側分的隆起為海馬hippocampus,是海馬旁回捲入側室的部分。

海馬發出的纖維集於背側成束,為穹窿fornix。穹窿內側與海馬旁回之間有齒狀回,為一窄條灰質,表面有許多橫溝使其呈鋸齒狀。海馬和齒狀回都屬邊緣葉。

臨床表現

病人傷後大多意識喪失,昏迷程度重,持續時間長,有些病人意識障礙可較輕,部分患者尚有中樞性高熱,持續40℃以上,呼吸急促,去皮質強直及瞳孔變化,易與腦幹損傷及丘腦下部損傷相混淆。極少數病人可呈瀕死狀態。

多數病人在發病前有明顯的誘因,如情緒激動、用力活動、洗澡、飲酒,等多為急性起病,少數可呈亞急性或慢性起病。

一般表現:

腦室內出血腦室內出血

視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多少而異,輕者可表現為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血壓升高、腦膜刺激征等;重者表現為意識障礙、癲癇發作、高熱、肌張力高、雙側病理反射等征;晚期可出現腦疝、去腦強直和呼吸循環障礙以及植物神經系統紊亂;部分病人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腎功能衰竭、肺炎等併發症。

除具有一般表現外與繼發腦室內出血相比尚有以下特點:

①意識障礙相對較輕;

②可亞急性或慢性起病;

③定位體徵不明顯;

④多以認識功能定向力障礙和精神症狀為常見。

除具有一般表現外還因原發出血部位不同其臨床表現各異:

①位於內囊前肢的血腫極易破入腦室臨床表現相對較輕;

②位於內囊後肢前2/3的血腫,由於距腦室相對較遠,當血腫穿破腦室時,腦實質破壞嚴重,臨床表現為突然昏迷,偏癱在主側半球可有失語、病理反射陽性、雙眼球向病灶側凝視;

③位於內囊後1/3的血腫,多有感覺障礙和視野變化;

④丘腦的出血表現為意識障礙、偏癱、一側肢體麻木、雙眼上視困難、高燒、尿崩症、病理反射陽性等;

⑤小腦的出血表現為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頸強直、共濟失調等;重者出現意識障礙、呼吸衰竭等;

⑥腦幹出血輕者表現為頭痛、劇烈眼花、嘔吐、後組顱神經損傷、頸強直等;重者深昏迷、交叉癱、雙側瞳孔縮小呼吸衰竭等。

診斷

腦室內出血腦室內出血

CT套用以前,腦室內出血的診斷較困難,多在鑽顱和(或)開顱探查中,穿刺腦室後確診 CT的出現,不僅使腦室內出血能得以確診,而且可了解出血的來源,血腫在腦室內的分布以及顱內其他部位腦挫裂傷和顱內血腫的發生情況。

注意與腦幹損傷及丘腦下部損傷相鑑別 CT掃描可以明確病變情況。

約85%的病例白細胞高於1×104/mm3,主要是多核白細胞升高。白細胞計數多在(1~2.5)×104/mm3,小兒可出現血紅蛋白下降。其他常規項目可無明顯變化。出凝血時間及凝血酶原時間絕大多數病人正常,只有在病因是白血病、肝病、妊高征子癇及抗凝治療等引起凝血功能障礙而發生腦室內出血的病人身上才出現異常,表現為出凝血時間及凝血酶原時間延長,但有時亦在正常範圍之內。

部分病人可出現尿糖和蛋白尿。凝血功能異常或妊高征子癇引起的腦室內出血,發病前後可以出現進行性血尿,提示將有可能發生腦室內出血。

幾乎所有的病人都出現血性腦脊液,腰穿壓力多超過2.6kPa(約為200mmH2O),多數病人為3.3~6.7kPa(250~500mmH2O)。腦室壓力為1~10kPa(80~800mmH2O)。急性期腦脊液中以紅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為主,病後3~5天可見含鐵血黃素吞噬細胞,7~10天可見膽紅質巨噬細胞。但是,此項檢查在急性期要慎重施行,以免誘發腦疝。腰穿放液時要緩慢,放液量以不超過8滴/min和7ml為宜。

CT掃描主要表現為腦室內的高密度出血,如果腦內血腫破入腦室,可見半球內的血腫腔,當血腫較大造成腦室梗阻時,可見雙側腦室擴大。

腰穿及腦室造影:有一定的危險性,或加重病情。已不作常規檢查,除非無CT條件或某些特殊需要時方可施行,檢查應在嚴格掌握適應證條件下謹慎從事。

腦血管造影:腦血管造影能顯示出自發性腦室內出血的病因(如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煙霧病和顱內腫瘤等)表現及血腫破人腦室後的某些血管受壓、移位的特徵性表現。

不同病因的腦室內出血尚有其各自的特點如高血壓腦室內出血的病人大多數有明顯的高血壓病史,中年以上突然發病,腦血管造影無顱內血管異常:動脈瘤、動靜脈畸形及煙霧病性腦室內出血發病年齡較小,腦血管造影可以確診;顱內腫瘤性腦室內出血發病前多有顱內占位病變的臨床表現,強化CT可明確診斷。

併發症

腦室內出血腦室內出血

1.手術後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發現復發性及遲發性血腫,應及時處理 並做影像複查(圖1)。

2.應妥善控制繼發性腦腫脹和腦水腫。

3.重症患者易並發上消化道出血 術後應早期採取相應措施加以預防。

4.長期昏迷患者易發生肺部感染 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下丘腦功能紊亂、營養不良、褥瘡等,在加強護理措施的同時,應及時予以相應的處理。

預後

腦室內出血量的多少、原發腦損傷的嚴重程度,病人年齡的長幼以及有無早期腦室系統擴大等因素,均直接影響預後,病死率31.6%~76.6%,倖存者常殘留功能缺損及智力障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