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蛋白質過多

腎臟蛋白質過多也叫做蛋白尿或尿白蛋白,是通過尿檢獲知結果的。大多數蛋白質[生命的物質基礎]分子太大,不能通過腎小球或腎過濾器。但在這些過濾器受損時,尿液中就會出現蛋白質。尿液中蛋白質太多通常說明肝臟受損或生病。

基本信息

風險

高血壓,以及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霍奇金病白血病等炎性疾病的人更容易發展成腎病或慢性腎衰竭。因此,控制這些疾病能明顯降低腎病風險。

症狀

大多數人都是在做尿檢時才得知自己有腎病。其它潛在徵兆還包括泡沫尿,以及手腳、腹部或面部腫脹等。蛋白質滲漏進尿液會影響身體平衡液體的能力,因此會導致液體瀦留(也叫做水腫)。

診斷

診斷腎病需要做血液尿液檢查。醫生會基於血肌酐,年齡,種族和性別評估腎小球濾過率,並確定疾病所處階段。肌酐是一種肌肉活動產生的廢物,如果腎臟不能適當工作,會積聚在血流中。血尿素氮是從分解食物蛋白質和新陳代謝產生的另一種廢物;雖然受飲食影響,但血尿素氮通常會因為腎功能下降而增加。包括抗生素在內的一些藥物會干擾檢查結果。此外,脫水和尿道感染也會影響檢查準確性。

治療

應根據肝臟損壞嚴重程度確定治療方案。可以馬上採取藥物治療,此外還應調整飲食,如減少蛋白質,限制和其它礦物質攝入量等。如果到了腎病晚期,需要做移植手術或定期透析

維持正常腎功能。

注意事項

尿液中有少量蛋白質是正常現象,尤其是年輕人在鍛鍊後更常見。此外,在暴露於極端溫度,有情緒壓力,發燒和重體力活動時,也會導致蛋白質水平暫時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