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囊

脫囊指因肝經濕熱邪毒下注陰囊所致。以急起陰囊紅腫,繼而潰爛皮脫,睪丸外露甚至脫落為主要表現的癰病類疾病。

概述

脫囊 ,病名。
①指陰囊紅腫潰破,甚者睪丸外懸者。見《醫宗金鑒》卷七十五。亦名陰囊毒、外腎癰、囊發、囊脫、脫殼囊癰。該病由濕熱火毒下注肝經而成。臨床症見陰囊紅腫作痛,繼而潰爛皮脫,甚者睪丸外懸。治宜瀉肝火,利濕熱。初期可用龍膽瀉湯,後期則宜滋補調理。未潰者可外敷玉露散或金黃散,已潰者按潰瘍治。亦可選用紫蘇葉煎洗或為末乾摻或香油調敷。

②指外陰部腫大之病證。陰腫之古稱。見《外科大成》卷四。可參見陰腫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