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性

脆弱性

脆弱性(vulnerability),是約瑟夫奈和基歐漢在《權利與相互依賴》 一書中創造的一個用於分析國際政治的概念,它是指改變相互依存的體系所帶來的代價。它也可以被看作是違背或改變遊戲規則所帶來的代價。 脆弱性,《反脆弱》一書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把它定義為是事物三元屬性中的一個屬性,即脆弱性、強韌性、反脆弱性這三元,相當於物理中頻率概念的不同頻段,即事物(包含動物、動物群體、人、政體、制度等)應對波動、壓力等環境後變的更強還是更弱。

脆弱性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按照《反脆弱》 一書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定義:脆弱性——事實上它任然缺乏技術上的定義 ——可以被表述為:不喜歡波動性的事物,不喜歡波動性的事物,往往也不喜歡隨機性、不確定性、錯誤、壓力等。想想那些脆弱的東西,比如說,觀察一下你家客廳里的物體,如玻璃相框、電視機,更便於拿來說明的例子是你櫥窗里的瓷器,如你給他貼上“脆弱”的標籤,那么你一定希望它能處在一個和平、寧靜、有序和可預測的環境中。一個脆弱的物體可能無法從地震或者您的好動的侄子的拜訪中受益,此外,不喜歡波動的事物往往也不喜歡壓力、傷害、混亂、事故、無序、“不可預測的”的後果、不確定性,以及十分重要的時間。

應該說,脆弱性是自然、動植物、動植物群體、社會、國家、制度等等眾多屬性中部分屬性的集合,是表示事物應對波動性、隨機性、壓力等等的變化趨勢,這個變化趨勢如果不能夠更好的應對波動性、隨機性、壓力等等,這表示這些事物應對波動性是脆弱的;如果這個變化趨勢,對事物沒有影響,則表示這事物應對波動是強韌的;如果事物應對波動表現出更大的適應性、獲得益處,則表示這事物應對波動有反脆弱性。


關於脆弱類類型的一些例子,核心三元結構,在風險下的三類狀態(節選)

脆弱類強韌類反脆弱類
神話-希臘達摩克里斯之劍鳳凰九頭蛇怪
人體衰退、“老化”、骨骼肌衰老產生毒物而免疫、恢復健康毒物興奮效應、過度生長
人際關係友誼親緣關係痴迷
倫理未涉及“切身利害”“切身利害”涉及“切身利害”
監管章程規章原則德行
學習課堂現實生活、學習是痛苦的現實生活和圖書館
心理健康創傷后綜合症
創傷後成長
政治體系集權制國家、集權式
城邦制國家、分權式
做決策基於模型的機率決策基於啟發式的決策凸性經驗法則

脆弱性

脆弱性vulnerability),又稱弱點或漏洞,是資產或資產組中存在的可能被威脅利用造成損害的薄弱環節,脆弱性一旦被威脅成功利用就可能對資產造成損害。漏洞可能存在於物理環境、組織、過程、人員、管理、配置、硬體、軟體和信息等各個方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