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結石

胰腺結石

2.晚期症狀胰腺結石的晚期症狀,主要表現為胰腺進行性慢性損害所帶來的併發症。 由於胰腺結石導致的胰腺損害較為明顯,故易於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如糖尿病、胰腺癌等。 3.胰實質切開取石適應於胰頭、體部結石,並伴有胰管多處狹窄者。

病症概念

胰腺結石又稱胰石症。近些年來由於慢性胰腺炎發病率增多以及各種影像檢查手段的增加,因而對胰腺結石的檢查率亦有增加的趨勢。國內、外報導的胰石症檢出率不一。國外胰石症的檢出率占同期慢性胰腺炎的30~60%,而國內的檢出率則較低,為10%左右,這可能是由於國內的慢性酒精性胰腺炎少於膽道疾病有關。

形成病因

胰腺結石的病因迄今尚不十分明了,從大量資料統計的結果證明,胰石症與飲酒有關,飲酒時間長、量大者則易形成胰結石的病例中例)發病年齡多在30~50歲,每日飲酒量平均在、蛋白攝入量100g、脂肪攝入量90g。

今村報導45例胰腺結石,其中43例飲酒長達10年以上。此外,胰石症與家族史有關亦有報導,日本已報導10多個家族患此症。其他如膽道疾病、甲狀旁腺機能亢進,亦與之有關。蛋白質長期缺乏亦可造成胰腺的細胞變性、纖維化等與胰石症相類似的改變。

臨床症狀

胰腺結石的症狀可分為早期和晚期兩種表現。

早期症狀

腹痛:是最常見的症狀、輕重不等,主要因胰腺管阻塞以及胰腺纖維化的結果。經常表現為上腹脹痛,若為酒精性胰石症,常表現為劇烈疼痛,並反覆發作持續時間較長。病因不明者,劇痛較少,多為上腹隱痛、鈍痛。

消瘦、脂肪瀉:系由於結石性慢性胰腺炎所致的胰腺外分泌功能減低所致。脂肪瀉的狀況當視胰腺受損的情況而有不同的表現。

黃疸:約有1/4的病人可以出現黃疸。系因病人纖維化、堅硬的胰頭壓迫膽總管下端所致,黃疸可為持續性,也可為間歇性,以後者較為常見。

晚期症狀

胰腺結石的晚期症狀,主要表現為胰腺進行性慢性損害所帶來的併發症。

疾病併發症

由於胰腺結石導致的胰腺損害較為明顯,故易於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如糖尿病、胰腺癌等。最常見的併發症有下列幾方面。

良性併發症

糖尿病最為多見,以及因糖尿病而造成的心肌病變、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閉塞性動脈硬化症等。有時亦可發生肝臟病變和消化性潰瘍。

周圍臟器的症狀

胰腺腫大或纖維化的硬結壓迫膽總管、脾靜脈,或導致脾-門靜脈血栓形成而出現繼發性門靜脈高壓,可為區域性高壓,可為全身性,當視血栓形成所波及的範圍。

惡性併發症

胰石症的惡性併發症一種是胰腺本身,另一種為胰腺以外的惡性腫瘤。胰石症與胰腺癌的關係極為密切。一般是胰結石在先而後發生胰癌。並發胰腺癌者多為大結石。約半數為胰頭部。合併胰腺癌的發病率各家報導不一。歐美文獻記載為3.6~25%,日本小口壽夫報導例胰結石並發胰腺癌31例(占14.8%)。日本的一般報導為5.3%~10%。

治療方法

胰腺結石的治療目的是祛除結石、解除梗阻、防止胰腺進一步毀壞並防止惡變、緩解疼痛。

常用的手術方法:

內窺鏡取石

此法僅用於胰管無狹窄的胰石。若無胰管狹窄可將括約肌切開取石,當結石較大時,可經超聲碎石或雷射震波碎石後取出。結石經過超聲碎石後,結石破碎得較小,亦可自行排出。若胰管有狹窄因素存在結石雖經破碎取出,而梗阻因素並未解除,日後仍將形成結石。

胰腺部分切除

指結石局限於胰體、胰尾的多塊結石並且該部胰腺毀壞較為嚴重者。當胰體、尾切除後胰管的近端無狹窄,不影響胰液排出,可將胰腺的殘端縫合。當胰管近端有狹窄因素存在時,可將殘端胰管下空腸行套入式,或端-側式Roux-y式吻合。由於胰島細胞大部分在胰尾部、體部,在一個病態的胰腺上切除過多的胰腺體、尾,則將導致嚴重的胰腺內分泌功能不足。因此,胰體、尾應多保留一些,近端有狹窄時可行胰-空腸吻合。

胰實質切開取石

適應於胰頭、體部結石,並伴有胰管多處狹窄者。胰頭、體孤立性結石近端又無狹窄者,在結石處切開纖維化的胰腺組織取出結石,將切開的胰管及胰腺妥善縫合。但這種情況的病例較少見。一般情況下胰管的多處結石均伴有多處狹窄和擴張。為解除梗阻,有時將胰管大部或近於全部劈開,將結石取淨,將劈開的胰管與空腸行側吻合。由於胰腺大部分已纖維化,因而劈開胰管時出血並不太多。

Whipple手術

適應於胰頭部多發性結石、胰頭而毀壞或有惡變者。胰十二指切除破壞性大對生理擾亂嚴重,應嚴格掌握其適應症。為減少損傷,若無惡變徵象時,可採用改良式(保留十二指腸)胰頭切除。 胰石症的治療尚未形成一固定術式,其原因在於結石的大小、部位、胰管的狹窄程度、胰腺組織的纖維化範圍等無一定的模式,則在治療上有一定的難度。具體應採用那種手術方法要從多方面考慮再予以實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