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澤勇

胡澤勇

胡澤勇是一名就職於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的研究所教師。

基本信息

簡介

胡澤勇,男,漢族,籍貫山西省五台縣,1965年9月15日出生於甘肅省蘭州市。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

研究所教師。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格爾木青藏高原綜合觀測試驗研究站副站長,主要從事大氣邊界層物理和陸面過程觀測試驗研究。現為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學科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指導小組成員,已培養碩士3名,在讀碩士生2名,在讀博士生1名。1985年蘭州大學地理系氣象專業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0年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2004年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馬里蘭大學、荷蘭瓦格寧根大學、日本筑波大學和京都大學及蒙古氣象局做短期學術訪問。

主持課題

參加工作以來,參與或主持了中國科學院“八五”重大攻關項目“災害性氣候預測及其對農業年景和水資源調配影響的研究”、與中國氣象局長期合作課題“利用前期冬季地溫製作汛期降水預報研究”、歐盟合作項目“氣候變化對乾旱區水資源和農業生態的影響”(CLIWARDA),國際合作項目“青藏高原能量水分循環試驗”(GAME-Tibet和CEOP/CAMP-Tibet),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我國重大災害性氣候形成機理和預測理論研究”和“青藏高原環境變化及其對全球變化的回響與適應對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綠洲系統能量與水分循環過程觀測與數值研究”、中國科學院創新工程重大項目“青藏鐵路工程與多年凍土相互作用及其環境效應”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中國西北西部氣候及水分過程的變化特徵及相互聯繫的研究”等。

發表論文

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近期發表的主要論著有:
[1]Hu Zeyong, F. Kimura, J.Wang Reg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urface Heat Fluxes and Energy Budget over Nonhomogeneous Terrain of Tibetan Plateau. Nagaoya: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tudy Conference on GEWEX in Asia and GAME, 2001, 2: 315-321.
[2]Hu Zeyong, Fujio Kimura, Wang Jiemin, et al. Downscaling mesoscale atmospheric variables on Tibetan Plateau with model based method. The Second Tibetan Plateau Experi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TIPEX-GAME/Tibet),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gal Press, 2002, 44-47.
[3]胡澤勇,黃榮輝,衛國安,高洪春. 敦煌“2000.6.4”沙塵暴過境時地面氣象要素及地表能量平衡特徵的變化. 大氣科學,2002,26(1):1-8.
[4]胡澤勇,錢澤雨,程國棟,王介民. 太陽輻射對青藏鐵路路基表面熱狀況的影響,冰川凍土,2002,24(2):121-128.
[5]Hu Zeyong, Cheng Guodong, Qian Zeyu. Cooling effect of ballast revetment on the roadbed of Qinghai- Tibetan Railway, Science in China, Ser. D, 2004, 47(Supp.I): 161-167.
[6]胡澤勇,呂世華,高洪春等. 夏季金塔綠洲及鄰近沙漠地面風場、氣溫和濕度場特性的對比分析,高原氣象,2005,24(4):522-526.
[7]胡澤勇,程國棟,谷良雷等. 青藏鐵路路基表面太陽總輻射和溫度反演方法,地球科學進展,2006,21(12):146-15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