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穴

背俞穴

背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背腰部的腧穴,又簡稱俞穴。屬膀胱經穴,分布於背腰部相應臟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處,與臟腑有密切關係。共12穴,即肺俞、厥陰俞、心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除治療相應臟腑病外,還可治療與該臟腑有相關聯繫的五官病、肢體病。背俞穴常和募穴配伍,治療臟腑病。

概述

背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背腰部的腧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第一側線上,大體依臟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共12穴,即肺俞、厥陰俞、心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

沿革

背腧穴背腧穴
在《靈樞·背腧》中,記載了五臟背俞穴的名稱和位置,其曰:“肺腧在三焦之間,心腧在五焦之間……肝腧在九焦之間,脾腧十一焦之間,腎腧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背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但未提及六腑背俞穴所在。《素問·氣府論》則見:“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直到《脈經》才明確了肺俞、腎俞、心俞、脾俞、大腸俞、膀胱俞、膽俞、小腸俞、胃俞等十個背俞穴的名稱和位置。此後,《甲乙經》補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補充了厥陰俞。對於背俞穴的定位,至晉代皇甫謐在《針灸甲乙經》中把背俞穴定位於“夾脊相去一寸五分”,張景岳更加明確地定位“五臟俞”於足太陽膀胱經上。這兩位醫家對背俞穴的定位一直運用至今。

定位

五臟六腑之氣輸注於背部的腧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經穴。背俞穴全部分布於背部足太陽經第一側線上,即後正中線(督脈)旁開1.5 寸處,左右各12穴,共24個穴。背俞穴與相應臟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見圖)。

臟腑對應

背俞穴背俞穴

--肺俞 大腸 --大腸俞
心包 --厥陰俞三焦 -- 三焦俞
--心俞 小腸 -- 小腸俞
 
--脾俞 --胃俞
--肝俞 -- 膽俞
--腎俞膀胱 --膀胱俞

套用

大腸俞大腸俞

背俞穴在診斷方面的套用
背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背部之處,故當臟腑器官發生病變時就會在相應的背俞穴上表現出一些異常變化,如皮膚色澤變化、形態變化(凹陷、隆起),按之有異物感(結節、條索狀、半球狀)及壓痛,這些異常變化對診斷相應臟腑病證有一定價值。醫生可參考體表反應的部位,推測可能有病的內臟,通過改善體表的病理變化,而達到治療內臟病的目的。

在治療方面的套用
背俞穴除治療相應臟腑病外,還可治療與該臟腑有相關聯繫的五官病肢體病。背俞穴常和募穴配伍,治療臟腑病

目前,對於背俞穴的治療方法有毫針、電針、針刺拔罐合用、溫灸、拔罐、梅花針、按摩、挑刺、刺血、拔罐刺血合用、埋線、藥物注射以及貼藥等。一般急性痛症多用毫針配合電針,慢性病症多用溫灸,皮膚病症多用梅花針和拔罐刺血合用,神智性病症多用毫針配合梅花針,藥物注射和埋線療法運用於各類病症。針刺時應謹慎小心,因為背俞穴鄰近內臟重要器官。據古代文獻記載,針刺背俞穴都較淺,均刺3分深左右。現今一般在十二胸椎以上的背俞穴,可斜刺5分~1寸深;在十二胸椎以下的背俞穴,可斜刺1~1.5寸深,進針的方向是朝脊椎側。

作用機理

經典理論方面的依據
背俞穴治療疾病,其經典理論依據是:背俞穴為臟腑之氣轉輸於背腰部並流注於全身的樞紐區域。《靈樞·背腧》:“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五藏之腧,出於背者。岐伯曰:胸中大腧出於背者。”《素問·長刺節論》說:“迫髒刺背,背俞也。”《靈樞·衛氣》:“氣在腹者,止之背俞。”張介賓謂“五臟居於腹中,其脈氣俱出於足太陽經,是為五臟之俞”、“十二腧皆通於髒氣”。可見,背俞穴與臟腑有直接的聯繫,針刺之能直接調整臟腑功能的盛衰。

從現代醫學角度進行探討
目前研究認為,背俞穴的分布規律與脊神經階段性分布特點大致吻合,內臟疾病的體表反應區常是相應穴位所在[2,4,58]。對體表的各種良性刺激不僅緩解了肌肉痙攣,改善了局部組織代謝,緩解了神經血管的受壓,消除或減輕了軀體因素對內臟神經的影響,同時治療的良性刺激作用於軀體感覺神經末稍及交感神經末梢,通過神經的軸突反射、節段反射途徑作用於脊髓相應階段的植物神經中樞,調整了內臟功能。良性的刺激可激發高級神經中樞的整合、調整功能,產生一系列神經體液的調節,調動自身潛在的抗病能力,協同達到恢復生理平衡、消除病理過程、抵禦疾病的目的。

附圖

背俞穴背俞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