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容量

肺容量

肺活量(vital capacity)是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三者之和。最大吸氣終末時再由肺盡力呼出氣體的總量,乃作為測定肺功能的指標。肺容量(lung volume),指肺活量、殘氣的總和,肺活量是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三者之和。肺容量測定臨床意義:醫學上以肺活量實際測定值占理論預計值百分比表示低於80%為異常患有胸畸形胸肺擴張受限氣道阻塞肺損傷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肺炎等疾病時肺活量均降低如肺活量肺總量同時降低多表示通氣量減少健康人隨年齡增加肺泡老化因彈性減退而擴張殘氣功能殘氣量相應增加如兩者同時異常增加則表示氣道阻塞性通氣不良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基本信息

簡介

(圖)肺容量及其組成肺容量及其組成

肺容量指肺活量、功能殘氣和殘氣的總和,它們間的關係。

肺容量的內容及意義如下:

潮氣量:指平靜呼吸時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量,成人正常值約為500毫升。

補吸氣量:指平靜吸氣未,再用力作最大吸氣所能吸入的氣量,正常值約1500毫升。

補呼氣量:指平靜呼氣後,再用力作最大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量,正常值約1500毫升。

殘氣量:深呼氣後,殘留在肺內的氣量,也叫餘氣,即功能殘氣量減去補呼氣量。正常人為500~1000毫升。

功能殘氣量:平靜呼氣未肺內殘存的氣量,正常成人值為2000~2500毫升。

時間肺活量(timed vital capacity)也叫用力呼氣量(forced expiratoty volume)。即最大吸氣終末開始進行儘可能快速而用力的呼氣至呼完為止。計算呼出氣量及所需時間。通常以第1秒鐘所呼出氣量為指標。也分別用第1、2、3秒鐘內呼出氣量與肺活量百分比為指標。

詳細信息

通常所說的肺活量,指最大吸氣後,作最大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量,即包括潮氣量、補吸氣量和補呼氣量三部分。它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呼吸功能的潛在能力。其正常平均值約3500毫升。但這與人的個於大小、年齡、性別和鍛鍊等有關。一般地說,健康狀況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反之亦然。在病理情況下,肺組織的損害都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活量減少。可見肺活量明顯減少是限制性通氣障礙的表現。但肺活量有個體差異,一般降低20%以上才可認為不正常。一個人的肺活置若為正常值的60%,那么,做輕微的勞動就會引起呼吸困難,如肺氣腫的病人。

肺中含有的空氣量稱肺容量。平靜呼吸時每次的呼吸氣量,稱為潮氣量(tidal volume),成年人為350—600毫升,通常約500毫升。平靜吸氣終了後,再盡力吸入的最大空氣量,稱為補吸氣量(inspirato- ry reserve volume),平均為1500毫升。另外,在平靜呼氣之後,再盡力呼出的最大氣量,稱為補呼氣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也是平均為1500毫升。以上三者合在一起稱為肺活量。最大的呼氣也不能把肺內的氣體全部呼出,仍殘留有1000毫升左右,此稱為餘氣量(residual volume)。餘氣量與補呼氣量之和,稱為機能性餘氣量(functional sesidu- al capacity),餘氣量與肺活量之和稱為肺總容量(total lung capacity,total lung volume),約為4500毫升。另外,補吸氣量與潮氣量之和,稱為吸氣容量(inspiratory capacity),從而和機能性餘氣量加在一起即為肺總容量。潮氣量乘以每分呼吸數,稱為每分通氣量(respiratory minute volu- me),通常成年人為4—8升/分,運動時可達60升/分鐘。

肺基本容積中某兩項或兩項以上之和。分四項:

深吸氣量(inspiratorycapacity) 潮氣量與補吸氣量之和,從平靜呼氣終末開始作最大吸氣時所能達到的肺內氣體容量。

功能殘(余)氣量(functionalresidualcapacity) 殘氣量與補呼氣量之和,平靜呼氣終末時存留在肺內的氣體容量。代表吸氣肌處於鬆弛狀態時的肺容量,對每次呼吸時肺內氧和二氧化碳分壓變化起緩衝作用。吸氣時,有較多氧沖入肺內,由於功能殘氣量存在,及時得到稀釋,使肺內氧分壓不致改變太大。反之,呼氣時,氣體來自功能殘氣量,也不致呼出太多的二氧化碳,結果保持肺內二氧化碳分壓的穩定。

肺活量(vital capacity)是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三者之和。最大吸氣終末時再由肺盡力呼出氣體的總量,乃作為測定肺功能的指標。

時間肺活量(timed vital capacity)也叫用力呼氣量(forced expiratoty volume)。即最大吸氣終末開始進行儘可能快速而用力的呼氣至呼完為止。計算呼出氣量及所需時間。通常以第1秒鐘所呼出氣量為指標。也分別用第1、2、3秒鐘內呼出氣量與肺活量百分比為指標。

肺總容量(total lung capacity)是四項基本容積之和,即最大吸氣終末時肺內氣體總容量,代表肺內所能容納氣體總量。

肺活是反映了肺一次通氣的最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為肺通氣功能的指標。但由於測定肺活量時不限制呼氣的時間,所以不能充分反映肺組織的彈性狀態和氣道的通暢程度,即通氣功能的好壞。例如,某些病人肺組織彈性降低或呼吸道狹窄,通氣功能已經受到損害,但是如果延長呼氣時間,所測得的肺活量是正常的。因此,提出時間肺活量(timed vital capacity),也稱用力呼氣量的概念,用來反映一定時間內所能呼出的氣量。時間肺活量為單位時間內呼出的氣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數。測定時,讓受試者先作一次深吸氣,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氣體,同時分別測量第1、2、3s末呼出的氣量,計算其所占肺活量的百分數,分別稱為第1、2、3s的時間肺活量(圖5-7),正常人各為83%、96%和99%肺活量。時間肺活量是一種動態指標,不僅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反映了呼吸所遇阻力的變化,所以是評論肺通氣功能的較好指標。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往往需要5-6秒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呼出全部肺活量。

A:正常時間肺活量 B:氣道狹窄時的時間肺活量

4.肺總量 肺所能容納的最大氣量為肺總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是肺活量和餘氣量之和。其值因性別、年齡、身材、運動鍛鍊情況和體位而異。成年男性平均為5000ml,女性3500ml。

測定

肺容量測定介紹:

肺容量測定包括潮氣容積補吸氣容積補呼氣容積 殘氣容積深吸氣量肺活量功能殘氣量肺總量 8 項指標

肺容量測定正常值:

(1)潮氣容量(VT):這是指平靜呼吸時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量

正常參考值:500ML(成人)

(2)補吸氣量(IRV):指平靜吸氣後再用力吸入的最大氣量

正常參考值:M(男):2.16L左右F(女):1.5L左右

(3)補呼氣量(ERV):指平靜呼氣後再用力呼出的最大氣量

正常參考值:M(男):0.9L左右F(女):0.56L左右

(4)殘氣量(RV):為補呼氣後肺內不能呼出的殘留氣量

正常參考值:M(男):1.380+0.631LF(女):1.301+0.466L

(5)深吸氣量(IC):指平靜呼氣後能吸入的最大氣量(潮氣量+補吸氣量)

(6)肺活量(VC):最大吸氣後能呼出的最大(全部)氣量(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

正常參考值:M(男):3.5L左右F(女):2.4L左右

(7)功能殘氣量(FRC):指平靜呼氣後肺內所含氣量(補呼氣量+殘氣量)

正常參考值:M(男):2.77+0.8LF(女):1.86+0.5L

臨床意義

肺容量測定臨床意義:

醫學上以肺活量實際測定值占理論預計值百分比表示低於80%為異常患有胸畸形胸肺擴張受限氣道阻塞肺損傷慢性氣管炎肺氣腫肺炎等疾病時肺活量均降低如肺活量肺總量同時降低多表示通氣量減少健康人隨年齡增加肺泡老化因彈性減退而擴張殘氣功能殘氣量相應增加如兩者同時異常增加則表示氣道阻塞性通氣不良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相關疾病

肺容量測定相關疾病有:

阻塞性肺氣腫,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支氣管肺炎,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喘息樣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胸腔積液,慢性化膿性胸膜炎,氣胸

相關症狀

肺容量測定相關症狀:

紫紺,咳痰,咳嗽,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呼吸異常

相關知識

肺容量是基本肺容積中兩項或兩項以上的聯合氣量。

1.深吸氣量

從平靜呼氣末作最大吸氣時所能吸人的氣量為深吸氣量,它是潮氣量和補吸氣量之和,是衡量最大通氣潛力的一個重要指示。胸廓、胸膜、肺組織和呼吸機等的病變,可使深吸氣量減少而降低最大通氣潛力。

2.功能餘氣量

平靜呼氣末尚存留於肺內的氣量為功能餘氣量,是餘氣量和補呼氣量之和。正常成年人約為2500ml,肺氣腫患者的功能餘氣量增加,肺實質性病變時減少。功能餘氣量的生理意義是緩衝呼吸過程中肺泡氣氧和二氧化碳分壓(PO2和PCO2)的過度變化。由於功能餘氣量的稀釋作用,吸氣時,肺內PO2,不致突然升得太高,PCO2,不致降得太低;呼氣時,肺內PO2,則不會降得太低,PCO2不致升得太高。這樣,肺泡氣和動脈血液的PO2和PCO2,就不會隨呼吸而發生大幅度的波動,以利於氣體交換。

3.肺活量和時間肺活量

最大吸氣後,從肺內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量稱作肺活量,是潮氣量、補吸氣量和補呼氣量之和。肺活量有較大的個體差異,與身材大小、性別、年齡、體位及呼吸機強弱等有關。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為3500ml,女性為2500ml。
肺活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氣的最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為肺通氣功能的指標,但由於測定肺活量時不限制呼氣的時間,所以不能充分反映肺組織的彈性狀態和氣道的通暢程度。因此,提出時間肺活量的概念,用來反映一定時間內所能呼出的氣量。時間肺活量為單位時間內呼出的氣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數。測定時,讓受試者先作一次深吸氣,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氣體,同時分別測量第1、2、3秒末呼出的氣量,計算其所占肺活量的百分數,分別稱為第1、2、3秒的時間肺活量。正常人分別為83%、96%和99%肺活量。時間肺活量是一種動態指標,不僅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反映了呼吸所遇阻力的變化,所以是評價肺通氣功能的較好指標。

4.肺總量

肺所能容納的最大氣量為肺總量,是肺活量和餘氣量之和。其值因性別、年齡、身材、運動鍛鍊和體位而異。成年男性平均為5000ml,女性為3500ml。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