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齡健康

育齡健康

懷孕(Pregnant)、生子、避孕、流產是育齡女性生活中常常要面對的情況,其間特別容易發生婦科等各種不利於健康(Health)的問題。

(圖)育齡健康育齡健康

懷孕(Pregnant)、生子、避孕流產是育齡女性生活中常常要面對的情況,其間特別容易發生婦科等各種不利於健康(Health)的問題。

健康細節

避孕

(圖)健康檢查健康檢查

避孕是每對育齡伴侶都要面對的難題。女性在一生中約有30年左右的時間需要避孕,避孕失敗引起的意外妊娠不僅會讓她們的心情瞬間跌入谷底,還可能使身體與心理受到雙重傷害。

只有為自己制訂一套長期、安全的避孕計畫,才能真正為意外懷孕上一道“保險鎖”。過多求助於緊急避孕藥體外射精等危險避孕方式,只會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

並非所有女性都懂得選擇科學、合適的避孕方式。本次調查顯示,超過40%的女性會在1年使用1次以上的緊急避孕藥,近13%的女性把緊急避孕藥作為常用的避孕手段。如果緊急避孕藥1年服用3次以上,那么它的效果就遠不如常規避孕方法可靠,並且容易對下次月經周期產生一定影響。因此,緊急避孕藥只可作為避孕失敗後的補救措施,而不能作為常規避孕手段。

其實,在許多已開發國家,口服避孕藥是婦女最常用的避孕方式。中國女性對口服避孕藥的認知不足主要源於缺乏對於口服避孕藥副反應和使用安全的正確認識,包括過度恐懼口服避孕藥中所含雌激素

據專家分析,早期的口服避孕藥的雌激素含量較高,容易使女性出現體重失衡,頭暈、噁心、乳房觸痛等輕微不良反應。為了降低副作用,多數藥物中的雌激素含量已經從150微克降到了目前的30微克左右。目前已問世的20微克超低雌激素含量口服避孕藥則可以將由激素產生的不良反應降至最低。因此,專家建議,初服者可以嘗試選擇這類最低劑量口服避孕藥,更好地減少缺鐵性貧血等副反應的發生。

相比避孕措施的合理選擇與安全期的正確推斷,積極主動的避孕意識對於女性而言也格外重要。調查顯示,中國的育齡男女在避孕方式的決定權上以男性為主導,多數伴侶會選擇男性安全套、體外射精等方式作為主要避孕措施。對此,專家特彆強調,現代女性也應主動奪迴避孕選擇的主動權,通過長期合理地服用避孕藥物為自己的健康安上一道“保險栓”。

緊急避孕5點須知

1、緊急避孕只是一種應急方式,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緊急避孕藥物應在性生活後72小時內服用,超過72小時失敗率較高。

2、緊急避孕的有效率明顯低於常規避孕方法,由於一次緊急避孕的藥量一般相當於8天的常規短效口服避孕藥量,副作用也明顯高於常規避孕藥。

3、超量及頻繁使用緊急避孕藥可能會給身體帶來損害,容易導致月經紊亂、出血或點滴出血延長。

4、藥物緊急避孕只能對本次無保護的性生活起作用,本周期服藥後性生活仍應採取其他可靠的避孕措施。如果不注意,用藥的當月就有可能懷孕。

5、一個月經周期中只能用緊急避孕藥一次,第二次則會失效。

月經

月經是女性生殖系統發育成熟的標誌,代表卵巢的內分泌功能與生育功能已基本健全。一旦月經周期出現異常,則表明生殖器官功能出現異常或隱藏某些疾病。

因此,對於生育年齡的女性,無論年齡大小,有無正常的性生活,如發現自己月經頻繁“遲到”,就需要提高警惕並應及時就醫查找原因。

月經是指有規律的、周期性的子宮出血,一般為28-30天,提前或延後7天左右均屬正常。周期的長短因人而異,每個婦女的月經周期均有自己的規律。

女性一旦有月經就表示已具有生育能力。一般來說,18歲-45的女性,卵巢功能成熟,有周期性的排卵和性激素的分泌,處於生育的旺盛期。45歲以後,她們的卵巢功能逐漸減退,進入更年期。

一般來說,月經超過以往的周期並遲遲不來稱之為停經,大於6個月稱閉經。月經不來的原因常見的有妊娠、月經不調、內分泌異常、腫瘤化療後等等。

對於月經周期正常的女性如果出現月經不來,首先要記住最後一次月經來潮的日期,目前停經幾天,並且儘早地進行尿妊娠試驗檢查。目前隨著試劑的敏感性提高,停經35天左右即可查到妊娠與否。一旦確定已懷孕,就應該進一步作細緻檢查以判斷是宮內妊娠還是宮外孕,並給予終止妊娠或繼續懷孕相應的處理。如是診斷為宮外孕,應及時在醫院進行相關治療。

除了妊娠以外,女性月經“遲到”往往與性激素調節異常即月經失調有關。 青春期的女性或接近更年期的婦女,由於卵巢功能的不完善或功能的下降,會影響卵巢性激素的分泌,使子宮內膜的雌、孕激素調節出現異常,沒有發生正常的剝脫、出血現象。此時,子宮內膜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持續增長。一旦雌激素不能維持子宮內膜的持續增生,則出現持續不斷的陰道出血。

值得警惕的是,這種長期不規則的出血,容易發生生殖道的感染,並導致貧血的發生。同時,子宮內膜長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易發生子宮內膜的病變,比如子宮內膜息肉和子宮內膜癌。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甲狀腺功能的亢進或減退,垂體腫瘤分泌的激素也都會影響卵巢激素的分泌,出現停經或閉經。因此,對已排除女性內分泌異常和妊娠的停經患者,應注意甲狀腺激素和垂體泌乳素的檢測,以明確停經的真正原因。
乳腺

一般女性年齡越大患乳腺癌的風險也就越高。難道年輕女性真的可以與乳腺癌“絕緣”?答案是否定的。

居住在大城市的白領女性,往往因為面臨工作壓力,而放棄原有的規律生活。飲食結構紊亂、精神壓力過大,尤其是過長時間推遲生育,都成為誘髮乳腺病變的不良因素。有關資料表明,從未生育婦女患該病的危險性比已生育婦女高30%;未哺乳婦女患該病的危險性比哺乳婦女高1.5倍以上。

因此,專家建議,白領女性不要一味跟風推遲生育。在選擇婚育年齡和哺乳時間時儘可能地順其自然,依從女性生理髮展自然規律。建議女性到了適當的年齡時就可考慮生育,最好不要超過35歲。生育後也不要急於上班,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完成母乳餵養

不過專家也表示,對於那些已被確診為早期乳腺癌的年輕女性而言,不應在精神上過度緊張或過分自責。最好在決定妊娠前先聽取專業醫師的建議。一般而言,復發率比較低的患者在接受兩年左右的治療以後仍可以考慮懷孕。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女性乳腺癌患者不要為了懷孕而擅自提前停藥。這是因為有些內分泌治療藥物可能會干擾孕婦患者的內分泌,影響胎兒今後的健康。因此,最好多聽取婦科、產科醫師的建議,與他們共同制訂詳細的治療方案並且綜合權衡各種風險因素。

跟蹤服務

(圖)健康檢查健康檢查

“婚前訪視”。對不足法定婚齡且已訂婚的青年,重點宣傳《婚姻法》,防止早婚早育或未婚先孕;認真開展婚前衛生指導及性生理保健知識的宣傳,並對常見的遺傳病及法定傳染病和精神病督促、協助進行治療;積極為非婚懷孕者落實補救措施。
“新婚訪視”。對新婚夫婦,免費發放一套《新婚必讀》等內容的新婚禮包,宣傳國家、省、市人口和計畫生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宣傳優生優育知識和新型生育文化,科學指導孕前注意事項和最佳受孕期。
“孕期訪視”。為孕婦建立孕情跟蹤隨訪服務卡,對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婦女進行全程化跟蹤訪視服務;加大出生缺陷一級干預力度;倡導科學接生法,鼓勵孕婦到正規醫院分娩。
“生育訪視”。針對分娩婦女,組織計生幹部進行慰問,及時了解產婦及新生兒身體狀況,講解產婦正確療養和育兒科學餵養的方法,力所能及協調相關部門幫助解決分娩夫婦在生產、生活、生育、生殖保健等方面服務需求。
“避孕訪視”。在“政府主導、醫生指導、個人自願”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行避孕節育措施和知情選擇,為育齡婦女落實適合自己適應的避孕節育措施。
“健康訪視”。針對廣大育齡婦女,堅持一年四次集中“B超檢查、婦科普查”健康服務,並為育齡婦女建立健康檔案。

流動人口

(圖)育齡健康育齡健康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加強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流動育齡婦女的生殖健康,直接關係到出生人口素質和國民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好流動人口生殖健康服務工作,提高流動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水平,是加強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的重要內容,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給予高度重視。

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廣泛深入地開展生殖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是全面推進流動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服務工作的重要環節。各級人口計生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報刊、網站宣傳單、宣傳冊、宣傳畫、宣傳櫥窗等多種載體,開展育齡婦女生殖健康知識宣傳教育,使其增強生殖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大力推廣避孕節育知情選擇,讓流動育齡婦女知曉節育措施的種類、避孕原理、禁忌症,提高她們的藥具知識水平,從而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節育方法。同時,還要提高流動已婚育齡婦女配偶的生殖健康意識,從男性的角度促進女性生殖健康。

二要提供及時便捷的生殖健康服務。要按照統一管理、優質服務的要求,積極探索不同類型的區域協作模式,建立科學合理的長效管理服務機制。流出地要從源頭上做好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服務工作,落實避孕節育措施,免費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為流入地及時提供、反饋流出人口信息;流入地要暢通服務渠道,在流動人口集聚的社區、企業和集貿市場,設立標識明顯的避孕藥具、生殖健康宣傳資料免費發放點,主動送知識、送服務、送藥具上門,滿足服務需求。要實現重心下移,完善社區生殖健康服務體系,探索以社區為基礎的流動育齡婦女生殖健康促進模式,建立有志願者參與的生殖健康服務專(兼)職隊伍,為流動育齡婦女提供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生殖健康服務,為其疾病治療提供導醫服務。

三要建立投入保障機制。流入地要把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服務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提供國家規定的計畫生育、生殖健康等免費服務項目和藥具。要完善基層流動人口管理機構和服務網路,鄉鎮、街道及社區應按照包括流動人口在內的人口總數配備必要的專(兼)職工作人員,確保有人管事、有錢辦事。

營養處方

(圖)生殖健康檢查生殖健康檢查

要生一個健康的寶寶,女人從進入育齡期的第一天起就應做好營養儲備。中國著名營養學家李瑞芬針對這一人群的營養問題開出了“改善處方”:每天吃一小把葵花子(約30粒左右),將對改善葉酸缺乏大有幫助。

有調查顯示,中國約有三成育齡女性體內葉酸缺乏。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是胎兒早期神經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李瑞芬建議孕前3個月就要開始服用葉酸,每天0.4毫克,直至懷孕滿3個月。

24~28歲是最佳生育年齡,但這一年齡段的許多女性卻把保持身材放到了第一位,用節食、吃藥等方法減肥。李瑞芬對此表示十分擔憂,她說,節食造成的營養素缺乏不僅容易生出低體重兒,而且會使葉酸缺乏現象“雪上加霜”,導致無腦兒、神經管畸形兒出生率增高。此外,超重和肥胖的育齡女性也不在少數,身體肥胖會誘發某些妊娠併發症,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還容易生出巨大兒。

針對中國育齡女性的營養隱患,李瑞芬開出了“改善處方”,要調整體重和補充營養。在保證營養儲備的同時,提高夫妻同房質量對生一個健康的寶寶也很重要。她建議,同房前,夫妻雙方最好能喝上一小杯優酪乳(125毫升),吃兩片餅乾,以提供充足的能量,第二天的早餐也要更加豐富一些才好。此外,還要注意補充一些有益性生活的食物。

育齡女性應當這樣吃

調整體重:一個成年女性的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上下浮動10%為正常。體重不達標或超標者,應在醫生或營養師的幫助下,將體重調至標準後再準備懷孕。

補充營養: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魚、綠葉蔬菜、豆製品、堅果和種子(瓜子、花生核桃仁)等。育齡女性每天攝入主食250~300 克、肉類100克、雞蛋1~2個、豆製品100~150克、蔬菜500克、水果2個、牛奶500毫升(早1次,晚1次,晚上最好喝優酪乳)。

有益性生活的5類食物

動物內臟:含較多膽固醇,這是合成性激素的原料,如豬肝、雞肝、豬心等。

含鋅食物:可以滋養神經系統,如牡蠣牛肉、蛋黃、花生、魚、紅糖等。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能補腎益精,如海參泥鰍墨魚、紫菜、豌豆等。

含鈣多的食物:芝麻醬、海帶、大豆及奶製品等。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深紅、深綠和深紫色的蔬菜水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