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腫瘤

四肢惡性腫瘤的傳統治療方法為截肢手術。 隨著對肢體惡性腫瘤認識的提高和控制復發、轉移的手段的增多,截肢手術逐漸成為無法保肢治療後的最後選擇。 2、、根據醫護人員的交代,保持較好的體位。

疾病概述

我們經常把臟器的惡性腫瘤叫做癌,把皮膚、結締組織、關節、骨頭上的腫瘤叫做肉瘤,其實都是惡性腫瘤。骨肉瘤的主要發病人群就是青少年,最常見的發病部位在腿上。所以,如何在治療肢體腫瘤中的同時,保住他們的肢體,保住肢體生長與關節功能,是至關重要的。

治療方法

四肢惡性腫瘤的傳統治療方法為截肢手術。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部分較早期的病人可在化療或放療等綜合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截除腫瘤但不截除肢體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更易被病人及其家屬接受,但關鍵在於腫瘤骨截除後,如何有效地重建該段骨骼的負重功能。套用個體化假體治療四肢惡性腫瘤,術後腫瘤所致的嚴重疼痛消失,肢體的負重與活動功能大部分保全,腫瘤破壞所致的病理骨折不再發生,病人多數在術後一周即下床扶雙拐活動。對尚在發育中的小患者,特製的假體可在置入後定期伸長而保持與對側肢體的長度均衡。
肢體惡性腫瘤呈浸潤性生長,無包膜,浸潤範圍常常很廣,很難加以徹底切除,手術後復發率很高,再加上對遠處轉移又缺乏有效手段,所以,過去很長時間裡把提高療效的希望幾乎全部寄托在最徹底的切除方式――截肢術。 這就是截肢手術長期成為肢體惡性腫瘤治療首選的原因。隨著對肢體惡性腫瘤認識的提高和控制復發、轉移的手段的增多,截肢手術逐漸成為無法保肢治療後的最後選擇。目前醫學界認為,截肢手術仍是肢體惡性腫瘤治療不可缺少的手段,對腫瘤局部復發的控制效果最佳。
肢體惡性腫瘤保肢手術的目的是在腫瘤完整切除的基礎上,儘量減少骨骼、肌肉組織的損傷,以保留接近正常功能的肢體,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隨著新輔助化療、影像學、生物醫學工程及重建手術技術的進步,保肢手術已成為肢體惡性骨腫瘤病人最主要的外科治療手段。但諸多保肢手術方法本身說明目前還沒有一種長期療效肯定、併發症少的十分理想的保肢技術。
現在主要在以下幾種情況採用截肢手術:
1、保肢手術失敗,發生感染、壞死和腫瘤復發;
2、腫瘤已經廣泛浸潤、破壞,切除後無法進行修復和重建肢體結構;
3、腫瘤已經侵犯肢體重要神經和血管,切除後無法修復;巨大腫瘤已發生破潰、大出血和並發感染。

術後護理

年輪骨科醫院盧主任醫師提醒術後護理需要注意的地方。
1、、回病房後,去枕平臥,禁食水6小時。
2、、根據醫護人員的交代,保持較好的體位。
3、、術後疼痛遵醫囑採用變換體位或藥物止痛。
4、、排氣後病人可飲水,進易消化食物,逐漸增加食量。早期避免食用牛奶、雞蛋、油膩高糖等不宜消化的食物
5、、遵醫囑行功能鍛鍊,由遠端到全身,如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