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韶

肖韶(1903—1935),江西吉安縣富田鄉江口村人。先後畢業於上海大學和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科。1925年底,於黃埔軍校參加中國共產黨。同陳奇涵等同志編寫了《工農運動大綱》。1929年4月9日,肖韶在於都縣城管家祠受到毛澤東同志的接見,此後,他貫徹毛澤東同志的指示,為贛南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做出了貢獻。1934年閩贛省的肅反繼續擴大化,肖韶被當作“改組派”遭關押。1935年初,在福建寧化被錯殺,時年三十二歲。

基本信息

肖韶(1903—1935),江西吉安縣富田鄉江口村人。
1918年入吉安陽明中學讀書,受“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閱讀《新青年》等進步書刊。1922年考入上海大學,在校期間,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又目睹帝國主義慘殺中國同胞現狀,積極參加 “五卅”反帝運動。1925年10月,由上海大學選送到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科學習。同年底,在黃埔軍校參加中國共產黨。1926年7月,國民革命君誓師北伐,肖韶被派到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做政治工作。在會昌,他同陳奇涵等同志編寫了《工農運動大綱》。北伐軍攻占贛州後,他主編《國民日報》,對贛州的國家主義派反對“三大政策”,攻擊共產黨的反動思潮,進行了說理和批判。10月,被選為中共贛州特別支部幹事會幹事。11月,被選為贛州總工會副委員長兼工人糾察總隊隊長。同時,兼任贛南農工訓練班主任,為贛南的大革命和土地革命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幹部。1927年3月,肖韶調江西農民運動訓練班任訓練部長。
1927年10月,他同汪群來到贛州,恢復和重建黨的組織,任中共贛南特委常委,分工到信豐、於都、寧都等地傳達和貫徹黨的“八七”會議精神,1928年2月,領導了於都農民武裝暴動。暴動受挫後,他轉移到橋頭、東固地區堅持鬥爭。11月,代表贛南特委參加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共江西省委審查委員會委員。1929年2月任中共贛南特委書記,,主持召開了贛南各縣的黨員代表會議,向會議傳達了省二次黨代會精神。4月9日,肖韶在於都縣城管家祠受到毛澤東同志的接見。此後,他貫徹執行毛澤東同志的指示,為贛南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做出了貢獻。1929年7月,肖韶調到贛東北工作,先後任贛東北特委和贛東北省委宣傳部長。
1930年底,調閩北開闢工作,組建中共閩北分區委員會,任分區書記兼組織部長。1932年,兼任閩北軍政黨校校長、閩北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等職。1933年5月,他和鄒琦等被當作閩北“羅明路線”的代表受到錯誤批判,降任為泰寧縣委書記。同年12月,調閩贛省委任宣傳部長和團省委書記。肖韶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在贛州、贛南、贛東北、閩北工作期間,為黨、為紅軍、為革命根據地的建設,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1934年閩贛省的肅反繼續擴大化,肖韶又被當作“改組派”遭關押。1935年初,在福建寧化被錯殺,時年三十二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