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華奎

1941年1月,肖華奎由地方黨輸送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五大隊。 2月,日軍占領坪山後,他參加龍崗、坪山一帶護路活動,同年夏,肖華奎參加游擊隊在龍崗下排崗的突圍戰。 1944年9月,肖華奎回到惠寶游擊區,擔任東江縱隊二支隊作戰參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華奎(1919~1946),廣東省寶安縣約坪鄉高橋村(今深圳市龍崗區)人,出身於貧農家庭,父親早逝,母親李元娣,是一位敦厚儉樸的農婦,為養活眾多子女,租耕了3畝土地,農閒時還給人家做短工,含辛茹苦地生活。肖華奎7歲時就幫母親下地勞動,10歲那年入本村承啟國小,後轉入南坑貽德國小,共讀過4年書,因家境日窘而輟學,奔赴香港謀生,給宗親肖茂亮當徒工,後因不堪老闆虐待,遂回家幫母親種田。

1939年春,香港惠陽青年回鄉工作團的肖春回到家鄉,宣傳抗日救亡,組織民眾抗日。肖華奎在肖春的教育下,帶頭參加地下黨成立的“春耕隊”,並成為這個組織的骨幹分子。不久,他還參加秘密成立的抗敵同志會。在這期間,肖華奎積極參加護路放哨和軍事訓練,潛入敵占區散發抗日傳單,鼓動廣大青年加入抗日的行列。

1940年3月,游擊隊東移後,中共龍坪區委轉入地下。肖華奎為掩護地下黨的活動,冒著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機智地通過敵人哨卡,巧妙地避開敵人,秘密偵察敵情,及時向龍坪區委提供日軍外圍防禦和偽政權的情況。同年8月,我東移部隊重返敵後抗日,肖華奎積極組織民兵配合部隊,開展牽制日偽頑的反掃蕩、反蠶食、反搶糧的鬥爭。這支民眾武裝,在肖華奎的率領下,逐步成為一支戰鬥力較強的地方抗日武裝。同年冬,肖華奎由肖春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1年1月,肖華奎由地方黨輸送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五大隊。2月,日軍占領坪山後,他參加龍崗、坪山一帶護路活動,同年夏,肖華奎參加游擊隊在龍崗下排崗的突圍戰。他腰部負重傷,仍不下火線,一直堅持到衝出包圍圈。肖華奎負傷後,組織安排他在家隱蔽治療。他在養傷期間,常關心家鄉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動員民眾保家衛國,並親送五弟肖新華參加抗日游擊隊。

1942年2月,肖華奎調港九大隊手槍隊任小隊長。他遵照黨的“敵進我進”的指示,為擴大游擊區,直插敵人心臟,與敵偽展開游擊戰爭。他與肖春率領武工隊,深入港九的西貢、沙田、坑口等地,打破敵人的嚴密封鎖,採購一大批物資,收購鄉(漁)民一批槍枝子彈,護送回遊擊區。當時,局勢緊張,日偽頑互相勾結,漢奸土匪活動猖獗,嚴重威脅著我海上交通線的安全。肖華奎率領武工隊進入葵涌、鹽田、大小梅沙等沿海地帶活動,打垮了4股海匪,斃匪首張明仔黃國東蘇容生等人。

不久,肖華奎奉命挺進香港新界、九龍市區,與港九地方黨組織配合,堅決執行中央指示,搶救在香港被困的文化人及國際友人,在搶救過程中,肖華奎和戰友們出入日軍戒備森嚴的市區,歷盡艱險,將救出的文化人由香港銅鑼灣等地接運上船,再護送到九龍坑口江水隊轉送惠陽的茶園等地。

1942年4月,肖華奎奉命與劉黑仔等進駐九龍西貢大環村,開展鋤奸反特、維持治安、發動民眾、組織武裝活動,堅持敵占區武裝鬥爭。

1944年9月,肖華奎回到惠寶游擊區,擔任東江縱隊二支隊作戰參謀。次年初,我軍決定拔除盤踞在寶安縣龍崗圩布嶺村的國民黨雜牌軍肖天來部的一個大隊。戰鬥中,忽然接報日軍已出動300多人,向我游擊區“掃蕩”,已抵達龍崗圩。我駐守龍崗圩的一個小隊,因敵我力量懸殊,且戰且退,已撤出圩外。在這關鍵時刻,肖華奎受命協助第二支隊直屬中隊在八仙嶺阻擊日軍的進攻。肖華奎面對兇惡的日軍,沉著鎮定地指揮戰士們英勇拼搏,抗擊日軍的衝鋒。在激烈戰鬥中,他身負重傷,仍堅持在陣地指揮戰鬥,直到被衛生員搶救出來,後由地方黨轉送香港赤徑我後方醫院治療。

1945年9月,以陳志賢為大隊長、劉宣為政委的“大亞灣海上獨立大隊”成立,肖華奎擔任第二中隊長,率隊在范和港、澳頭、壩崗和虎門一帶擔負護衛、控制大亞灣沿岸重要港灣和海域,保護海上防線的安全。

日軍投降後,國民黨重兵壓境,企圖將東江縱隊趕盡殺絕,在 12月26日澳頭反擊戰中,肖華奎率部打敗頑軍徐東來部隊。1946 年1月,獨立大隊召開各中隊負責人會議,肖華奎在會上匯報了澳頭海域反擊頑軍的經過,決心做好迎戰頑軍的準備。2月24日上午,肖華奎率領兩艘木船在六克島海面偵察巡邏,發現懸掛國民黨旗的“舞鳳”號炮艦和兩艘快艇由虎門向澳頭六克島衝來。肖華奎當機立斷,命令迎戰。但敵眾我寡,最終我軍彈盡船沉,肖華奎帶著重傷,浴血奮戰,雙手緊握防空機關槍,繼續向敵艦射擊。他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打完最後一排子彈,然後把機槍推入海中,讓自己與戰船一起沉沒。肖華奎和副指導員陳華等10多位同志壯烈犧牲後,遺體隨著大亞灣的海浪漂浮到小桂村海岸邊。小桂人民撈起烈士們的遺體,安葬於小鷹嘴,以酬忠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