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石

肉石

肉石:顧名思義就是外觀像肉的石頭。肉石可分為天然肉石和工藝肉石。天然肉石: 即具有天然形色的肉形石。工藝肉石: 即以肉石為基底,人為參與切割、打磨、成型的肉石。

基本信息

肉石簡述

肉石:顧名思義就是外觀像肉的石頭。
肉石可分為天然肉石和工藝肉石。天然肉石:即具有天然形色的肉形石。工藝肉石:即人為參與切割、打磨、成型的肉石。

肉石成因及產地

肉石多數屬沉積岩,矽質岩或變質岩,是在地質運動過程中與其他礦物質接觸色化而成。
目前國內出產肉石的產地不少,例如內蒙古、河北、山東、浙江、江西、廣西、安徽等地。出產的肉石基本是矽質岩石,不管材質是瑪瑙、碧玉,還是黃蠟石,其主要成分都是以二氧化矽為主。單從成分上考慮,大自然中能滿足成為肉石的石頭並不少。但是地表出產的天然肉石卻少之又少,能稱得上象形精品的,更是鳳毛麟角。

代表性肉石

以下介紹的三塊石頭均為出眾的天然肉石(各有特色,不做估價,不做排名)。
三大代表性肉石分別是:東坡肉石、蜜醬雞腿、紅燒肘子。石友稱為大肉、雞腿和肘子。

東坡肉

該石產自內蒙古阿拉善。清宮舊藏,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被稱之為鎮館之寶。東坡肉是在清朝康熙年間供入內府,此奇石是一塊天然的石頭,色澤紋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塊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塊,“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當逼真,現它與翠玉白菜、毛公鼎並稱台北故宮的“鎮館三寶”。雖說表皮經過“琥珀燙”方式的輕微染色,但也不失為國寶珍品。它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是其它石頭難以望其項背的。有石齡的石友若不知何為“東坡肉”,就好比木匠不知誰是魯班。
東坡肉石東坡肉石

蜜醬雞腿

該石產自內蒙古阿拉善,是一塊天然的戈壁石。收藏者為程玉龍先生,國家珠寶玉石鑑定師。
蜜醬雞腿蜜醬雞腿

早些年蜜醬雞腿被一石友發到網上,幾乎一邊倒的認為是石雕作品。原因過於逼真,以致連小孩都能看出像雞腿,自然值得存疑。當時由於缺少多角度圖片,單從圖片很難鑑定其是否天然,後來便不了了之。直到2010年,事情有了轉機。石友們在上海親眼目睹原石,這才相信是件天然珍品。藏石界認為“三分真,七分像”已實數難得,而這件遠遠超出七分像。該雞腿具有肉、骨、皮、毛孔特徵,真可謂天地造物,鬼斧神工,因此具有極高的藝術收藏價值。可該藏家為人低調,很少參加大型活動,也使得該石帶有神秘色彩。

紅燒肘子

該石產自浙江省金華市,系純天然的瑪瑙質原石。
收藏者為河北張家口的於瑞軍先生,為觀賞石鑒評師。
紅燒肘子(亦稱“東坡肘子”)曾在“中國(柳州)2011國際奇石節”上獲金獎,曾參加中國觀賞石協會2013年初在北京舉辦的精品邀請展。對於於瑞軍先生來說,2014年裡的他忙於參加各類活動。最突出的當屬參加“2014海峽兩岸賞石文化交流展”,在海內外引起轟動和廣泛關注,被譽為“中華第一肉石”。
紅燒肘子紅燒肘子
此石亮相台灣,受到台北故宮博物院和島內知名藏家學者青睞與好評。在兩岸文化的交流和友誼方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弘揚了中華賞石文化。

淺談肉石收藏技巧

肉石價值與否要看其品相,也就是看肉石的質、形、色等方面的綜合情況。質是第一位的,質地好的石頭要具備質密、堅硬、溫潤等特徵。在看是否具有肉的特點,皮、膘、肉,骨的層次是否合理,棕眼與毛孔分布是否自然逼真。滿足有皮有肉,肥瘦相間,形色逼真方為上品。還要看是否有磕碰、裂紋,因此儘量選擇無磕碰少裂紋的石頭。奇石,貴在天然,也不要過於苛求。

肉石鑑賞

天然肉石鑑賞

天然肉石鑑賞天然肉石鑑賞

工藝肉石鑑賞

工藝肉石鑑賞工藝肉石鑑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