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霸

職霸

2010年春季招聘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在經歷過2009年秋冬的招聘高峰後,幾家歡樂幾家愁。許多應屆大學畢業生抱得offer(錄用信、錄取通知)歸,這些人中的一部分不只擁有一份offer,而是少則兩份,多則數十份,這種擁有多份offer的人被稱為“職霸”。

2010年春季招聘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在經歷過2009年秋冬的招聘高峰後,幾家歡樂幾家愁。許多應屆大學畢業生抱得offer(錄用信、錄取通知)歸,這些人中的一部分不只擁有一份offer,而是少則兩份,多則數十份,這種擁有多份offer的人被稱為“職霸”。在應屆生就業論壇上,一篇“寫給拿N個offer的牛人——請不要對弱者趕盡殺絕!”的置頂帖被熱議,“職霸”一時成為焦點。

“職霸”因何而生

“職霸”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伴隨著實際情況應運而生。出現“職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就業壓力大,不願錯失任何機會。大學擴招使得大學畢業生人數急劇增多,與就業市場提供的職位數量不相匹配,供遠大於求,而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寒流又減少了大學生的就業機會,不少人踏破招聘會門檻仍一崗難求,因此不得不海投簡歷,期待能夠“廣撒網,捕大魚”。海投簡歷非常可能帶來一系列面試機會,多數人在無法確定自己能否最後入圍某單位的錄取名單時,會接受所有的面試通知,趕場般參加面試。面試的結果一般具有滯後性,因此,最終造成一些同學收到多份offer。
一山望著一山高,好高騖遠。一些大學生及家長對就業仍持非機關不進、非高薪不就、非優崗不選的擇業觀,因此他們大多把目光盯在大公司、大企業上。在擇業時,針對符合個人條件的大公司廣投簡歷,即使收到一家公司的offer,也不停止找工作的行為,因為他們總是認為下一個可能會更好。這些同學首先會同一個或幾個公司簽訂就業意向,確保自己無論接下來的戰況如何,都會有一份保底的工作,但他們一旦在繼續找工作的過程中遇到更滿意的職位,就會馬上同已簽訂協定的公司解約。
檢驗自身能力。許多同學對自己究竟具備怎樣的能力不很確定,於是期望通過求職面試得以證實。這類人一般綜合素質較高,或在某一方面具備專長,因此,廣受各大公司歡迎,拿到多份offer的可能性極大。
能夠成為“職霸”的人一般都很優秀。在學校期間,積極參與學生會、社團工作和有實習、兼職工作經歷的同學是“職霸”出現頻率最高的群體。“職霸”主要出現在機械、電氣、通信等就業狀況較好的專業。

面對“職霸”態度不一

能夠拿到多個offer固然是對個人能力的一種肯定,但面對現今仍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一個人霸占幾個就業機會是否妥當?“拿N個offer的人很牛,佩服!不過再厲害也不用拿著那么多offer玩,給別人也留點,畢竟一個offer都沒有的大有人在,強者也不要對弱者趕盡殺絕啊!拿那么多offer不可能全去,這是損人不利己的事!除了表現你很厲害之外。”網友heini9hao在論壇上跟帖。湖南大學的micycle表示:“非常鄙視那種拿到offer就玩消失,顯擺自己實力的人,要知道你的行為可能葬送其他同學的一個寶貴機會。要是真心實意尋找更好的工作,這也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有上進的機會,但如果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不免會被人唾棄。”但也有網友持相反觀點,中南大學Freedom留言:“你真的以為歐巴馬不當美國總統你就有機會嗎?”

“職霸”也有苦衷

面對被批占他人求職機會,“職霸”卻自覺頗有苦衷。已經拿了4個offer的中文系畢業生張同學對自己目前簽約的工作仍不太滿意,“雖然行業、平台、待遇都還不錯,但總是和理想有點差距”。她說,自己的很多同學進入寶潔、聯合利華這樣的名企工作,大家在QQ群里聊天時,她都不好意思講自己簽的公司的名字。這種情況對她造成巨大的壓力。對於“職霸”的稱呼,張同學也認為“自愧不如”,“我認識的人中還有拿六七個offer的,而且檔次都比我高”。
“(拿數個offer)肯定會對沒有找到工作的人有影響,其實我也不想這樣,但看到那些名氣很大、待遇不錯的企業就是想去試試,畢竟人往高處走嘛!”已經簽約廣州某知名國企的曹亮同學也是同學眼中的“職霸”,面對現實他顯得很無奈。

跟“職霸”競爭很有成就感

部分同學以較平和的心態面對“職霸”,在2009年最後一天收到offer的吳同學很想得開,“我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也遇到很多‘職霸’,向多家公司求職是他們的權利,能拿到多份offer說明他們的確很有能力,與這樣的人一起競爭很有成就感。每次面試被淘汰後,我都會及時總結,多學習別人的優點,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爭取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經過一次次這樣的努力,面試效果自然越來越好,拿到offer是必然的。不要抱怨,那只是在浪費時間,拿多少offer,違約多少次,是人家的自由,我干涉不了,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在面試中不斷進步”。

理性看待“職霸”

大多數應屆畢業生表示,每個人都有根據自己情況選擇道路的權利,也有公平競爭的權利,認為別人跟自己搶機會,是缺乏自信的表現。網友Alen認為:“大家都是應屆生,都希望有美好的前途,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明智的求職者會不斷嘗試各種機會,直到找到合適的歸宿。在求職過程中,大家應該換位思考並且擁有公平競爭的心態。”某公司人力資源主管也表示,雖然他們希望在招聘過程中能少點“職霸”,減少招聘時的人力資源成本,但比起隨便就業、頻繁跳槽的大學生“跳蚤族”,他們寧願應聘者在入職前做好選擇。
中南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的邵老師表示,拿到多個offer是種機遇,在多個offer的選擇過程中,需綜合考慮薪酬福利、工作地點、個人興趣等多方面因素,這樣更有利於個人今後的發展。能夠成為校園“職霸”是對人能力的肯定,在擇業過程中對別人造成不利是由社會優勝劣汰的客觀現實決定的,應對“職霸”進行客觀評判。她建議那些批判“職霸”的同學化憤怒為動力,向他們學習,取其所長,補己之短,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