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癌

職業癌

職業癌(occupational cancer)是指在從事某種特定職業的人中所發生的癌。原因是因為受到致癌的化學性或物理性刺激。1775年英國醫師彼特(P.Pott)記述了清掃煙筒的工人易於發生陰囊癌的事例,最早闡明了職業癌的存在。

基本概述

職業癌職業癌基本概述
職業癌的病因是生產環境中的某些化學物或放射線,並不是所有的化學物都會致癌。因此,要鑑別哪些化學物有致癌性,需要進行大量的毒理學實驗研究和對接觸人群進行長期的流行病學調查。200年來,工業生產使用的化學物多達數萬種,中國已登記的化學物約4500種以上。

全世界許多研究機構都在進行實驗和調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是在世界衛生組織(WHO)支持下的一個權威機構,它將各國對化學致癌性的研究結果請國際專家組評議後發表公報,每年1卷,至今已發表了87卷。他們發表的公報將化學物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確認為人類致癌物(IA);第二類具有人類致癌性,但證據尚不充分(IB);第三類是對實驗動物有致癌性(II),共發表已評定的化學物約960種,只有100種有足夠證據對人有致癌性。美國2004年(第11卷)公布的已知致癌物有54種。依據IARC的公報及各個國家的結果,已被歐美國家確認為職業致癌物的有以下幾種:4-氨基聯苯、石棉、苯、聯苯胺二氯甲醚氯甲基二甲醚、β-苯胺、氯乙烯。中國衛生部於2002年公布的職業性癌症有石棉所致肺癌或胸隔腔間皮瘤,聯苯胺所致膀胱癌,苯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或皮膚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爐工人肺癌、鉻酸鹽製造業工人肺癌。

職業癌職業癌

職業環境與癌症的關係緊密,石棉生產、製革、造紙、化纖、化工及金屬冶煉等行業的工人面臨的癌症風險最大。下面列舉幾種與工作環境關係較緊密的“職業癌症”:

肺癌:石棉、砷加工、鎘、煤焦油等相關工業;
膀胱癌:製革、制鋁、品紅製造等行業;
鼻咽癌:接觸甲醛、異丙醇、石棉粉、芥子氣等行業以及製革業;
淋巴瘤及白血病:接觸苯(如印刷業)、氯乙烯、X射線等行業;
肝癌:接觸、氯乙烯的工人。

這些致癌物主要是通過吸入、經口、皮膚接觸等途徑進入人體。相關癌症的潛伏期往往很長,比如肺癌、膀胱癌等可能長達十幾二十年,因此必須注意日常防護。

社會現狀

職業癌職業癌社會現狀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了一份令人吃驚的報告:全球每年至少有20萬人死於與工作環境有關的癌症。在這些職業性癌症中,最嚴重的是由於吸入石棉纖維、被動吸菸而引起的肺癌和間皮瘤。WHO調查,肺癌死亡者中有10%與工作環境有關。此外,全世界大約有1.5億勞動者在工作場所接觸石棉,每年至少9萬人死於與石棉有關的疾病。因為接觸苯類化學物質,每年還有數萬人死於白血病。

WHO公共衛生與環境司瑪利亞·奈拉已知的、可避免的致癌風險造成數萬名新患者。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健康,人們必須採取根本性措施,即消除工作場所的致癌風險。

死於職業性癌症的人大部分在已開發國家,原因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已開發國家大規模使用藍石棉、奈氨等致癌物。如今,已開發國家工作場所對致癌物的控制更加嚴格。同時,使用致癌物的生產工藝正向開發中國家轉移。如果不採取措施,開發中國家的職業性癌症患者將明顯增加。為此,WHO幫助開發中國家規劃如何預防癌症。

WHO要求各國政府務必使工作場所符合衛生安全標準。停止使用石棉和含苯的有機溶劑、禁止在工作場所吸菸、為露天工作者提供防護服等都是簡便易行的預防措施。

疾病預防

職業病防治已經受到政府各級部門的高度關注,出台了《職業病防治法》。減少從業者與致癌物的接觸。比如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以及選擇更安全的替代物。改善勞動環境,嚴格執行職業衛生標準,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更要注意不能因為急功利而放棄對工作環境的改善。工人要加強個人防護,提高健康意識。比如勤洗手、洗澡,勤換衣服,工作時戴好口罩等防護用具,還要注意鍛鍊身體、合理飲食,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定期體檢。體檢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每年一次體檢非常重要。“如果平時老咳嗽、鼻出血,腸胃不舒服,就應立刻就診”。“所有癌症都是可以預防的,關鍵是要減少其發作的機會。”對於職業癌症,改善工作環境、加強保護是最有效的辦法。另外,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對一些新技術帶來的致癌風險進行研究,也非常必要。

擦背防癌
人的皮膚下存在一種組織,平時處於休眠狀態,當用毛巾摩擦皮膚後,受到刺激的組織細胞就會活躍起來,進入血液循環,並逐步發展演變為網狀細胞。網狀細胞具有免疫功能。因此,經常擦背能增加免疫力,能達到防癌的效果。
開窗防癌
地面及許多建築材料都能釋放致癌氣體——氡及其子體(氡衰變的物質),開窗可使室內空氣中的這類致癌物降到最小密度。
唾液防癌
唾液中的過氧化物化具有抑制致癌物質的特殊功效。所以他們建議“一口飯咀嚼30次”,以充分發揮唾液的作用,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樂觀防癌
精神緊張,情緒壓抑,悲觀憂愁,嚴重抑制機體免疫功能,有利於癌細胞異軍突起。與此相反,樂觀、開朗即能顯示出極大的制癌效應。
飲茶防癌
茶葉可阻斷致癌物——亞硝胺在體內合成,同時,也有抑制亞硝胺致癌的作用。
睡眠防癌
癌細胞是細胞分裂過程產生的不正常細胞,細胞分裂多在人睡眠時進行。合理睡眠,有利於機體控制細胞不發生異變。
戒菸防癌
香菸中的許多化學成分和放射性元素都能致癌。放射性元素與菸草中的毛點結合,並在肺內沉積,形成放射性“熱點”,放射性熱點是肺癌的發源地。
豬血防癌
據現代醫學專家研究發現,豬血具有防癌作用,尤其對血癌病人,口服新鮮豬血,可以使病情得到緩解和改善。
食蒜防癌
經常食用大蒜,既可阻斷亞硝胺在體內合成,又可激發人體巨噬細胞吞噬癌細胞。
帶魚防癌
科學家們發現,帶魚體表的那層銀白色的油脂中,含有一種抗癌成分——硫化鳥嘌呤,它能有效地治療急性白血病及其他癌症。
常吃蔬菜防癌
蔬菜中的葉綠素、鈉鹽是有效的抗誘變劑,具有抗癌作用。
橄欖油防癌
動物實驗顯示,單獨食用橄欖油可防止乳腺癌。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橄欖油較少含有容易氧化的不飽和脂肪酸,相反卻含有包括維生素B在內的抗氧化劑和其他物質,所以起防癌作用。
吃點肥肉防癌
肥肉中的共亞油酸有抗癌作用。同時多吃點肥肉還可以使血中膽固醇含量不致過低,增強人體的抗癌能力。
胡蘿蔔素防癌
飲食中富含豐富的β-胡蘿蔔的人患癌症的機率較低。專家們指出,若平時每天攝入β-胡蘿蔔素達6毫克,能起到保護身體,預防癌症的作用。
改變飲食習慣防癌
癌症是項長期的可逆性“工程”,不變化的飲食習慣可以引起癌變多發,故食物應多種多樣。

國際公約

職業癌預防職業癌從改善生活開始
1974年職業癌公約1(第139號公約)國際勞工組織大會,經國際勞工局理事會召集,於一九七四年六月五日在日內瓦舉行其第五十九屆會議,並注意到一九六○年防輻射公約和建議書以及一九七一年苯公約和建議書的各項條款,並考慮到需要制訂有關防範致癌物質或製劑的國際標準,並考慮到其他國際組織,特別是國際勞工組織與之進行協作的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癌症研究所所進行的有關工作,並經決定採納本屆會議議程第五項關於控制和預防致癌物質和製劑導致職業危害的某些提議,並經確定這些提議應採取國際公約的形式,於一九七四年六月二十四日通過以下公約,引用時得稱之為一九七四年職業癌公約:

第1條
1、凡批准本公約的會員國應定期確定其職業性暴露必須予以禁止或必須經過核准或加以控制的致癌物質和製劑,以及本公約其他條款所適用的致癌物質與製劑。
2、必須頒發證書具體規定在每一情況下應具備的條件方得免于禁止。
3、在按照本條第1款作出決定時,應考慮國際勞工局可能制定的實踐守則或指導方針中所包含的最新信息或其他合格的機構提供的信息。

第2條
1、凡批准本公約的會員國應盡力將工人在工作過程中可能暴露於其範圍內的致癌物質和製劑,代之以非致癌物質或製劑或代之以較少危害的物質或製劑;在選擇替代的物質或製劑時,應考慮到它們的致癌性、毒性及其他特性。
2、暴露於致癌物質或製劑的工人的人數以及暴露的時間和程度應減少到安全所能容許的最低限度。

第3條
凡批准本公約的會員國應作出規定,採取措施保護工人使其免遭暴露於致癌物質或製劑的危險,並應保證建立一套適當的登記制度。

第4條
凡批准本公約的會員國應採取步驟,向已經,正在,或有可能暴露於致癌物質或製劑的工人提供一切能夠得到的、有關涉及的危險和採取的措施的信息。

第5條
凡批准本公約的會員國應採取措施,保證對工人在其工作期間以及其後,進行為估量工人的暴露程度,並監督其與職業危害問題有關的健康狀況所需的體格檢查或生理或其他測試或調查

第6條
凡批准本公約的會員國:
(a)應根據法律或條例或通過符合本國實踐和條件的任何其他方法,並與有關的、最有代表性的僱主組織和工人組織協商後,採取必要的步驟實施本公約的規定;
(b)應按照本國的實踐,指定哪些人或機構應負有執行本公約規定的責任;
(c)為監督本公約的實施,承諾提供適當的監察,或查明適當的監察業已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