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青年戲劇文學獎

老舍青年戲劇文學獎,獎項創辦於2002年,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項專門以推出劇壇新人新作,舉薦和發現青年戲劇文學創作人才為宗旨的戲劇文學獎項。

概述

獎項創辦於2002年,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項專門以推出劇壇新人新作,舉薦和發現青年戲劇文學創作人才為宗旨的戲劇文學獎項。
老舍青年戲劇文學獎不同於其它文學獎項的特點在於:限定參評者為全國各地(含港澳台地區)45歲以下的專業、業餘作者;頒獎儀式為獲獎作品展演,為青年劇作者的作品立於舞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並特限定參評作品均須為未在全國性刊物發表、未經演出、未獲過其它獎項的作品。

老舍簡介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
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1918年夏天,他以優秀的成績由北京師範學校畢業,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國小去當校長。1924年夏應聘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中文講師。在英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誌連載,立刻震動文壇。以後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口》和《二馬》。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
1930年老舍回國後,先後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授。這個時期創作了《貓城記》、《離婚》、《駱駝樣子》等長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中篇小說,《微神》等短篇小說。1944年開始,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四世同堂》
他擔任全國文聯和全國作協副主席兼北京文聯主席,是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躪辱投湖自盡。
著有:《老張的哲學》 ,《趙子曰》 ,《二馬》, 《小坡的生日》,《貓城記》,《離婚》《趕集》
《牛天賜傳》 ,《櫻海集》,《蛤藻集》,《駱駝祥子》,《火車集》

獲獎名單

優秀劇本獎(話劇) 優秀劇本獎(戲曲)
獲獎作品:《花滿園》 獲獎作品:《紫陌紅塵》
作 者:李 莎 作 者:顏全藝
優秀劇本提名獎(話劇) 優秀劇本提名獎(戲曲)
獲獎作品:《漂泊變人形》 獲獎作品:《山 韻》
作 者:周小敏 作 者:熊林寶
獲獎作品:《花木蘭》 獲獎作品:《倩女還魂》
作 者:錢 珏 作 者:夏 波
優秀小戲小品獎
獲獎作品:《沉重的心》 作 者:胡巧詩
獲獎作品:《文明城市》 作 者:孫小杭
獲獎作品:《選舉之前》 作 者:焦桂英
優秀小戲小品提名獎
獲獎作品:《跳馬將軍》 作 者:姚 威
獲獎作品:《成年禮,我們時代的民間傳說》 作 者:鄧立強
獲獎作品:《卡布基諾的鹹味》 作 者:喻榮軍
入圍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英雄覓渡》 作者:廬弓
《蘭州人家》 作者:張明、楊曉文
《回來了,我的小胡哥》 作者:謝麗泓
《找樂》 作者:姚威
《霧裡看花》 作者:江容
《喜開門》 作者:許響洪
《青春100分》 作者:邱建秀
《秦相呂不韋》 作者:趙夕懷
《閒籠》 作者:蘇毅
《桃花吟》 作者:賴玲珠
《渡江》 作者:周華志
《我是雪兒》 作者:張敏
《禮儀》 作者:張敏
《中國航班》 作者:杜村
《和氏壁》 作者:周慧
《白馬中尉》 作者:呂洪亮
《高速公路過咱村》 作者:韋偉
《真情如歌》 作者:韋偉
《父子對話》 作者:焦自強
《芙蓉淚》 作者:王建平
《古堡的天空飄著雲》 作者:張嘉藝
《審判》 作者:楊毅斌
《零點》 作者:董海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