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脂血症

老年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指血漿脂質中一種或多種成分含量超過正常高限。其主要成分有三醯甘油(TG)、膽固醇酯(CE)、磷脂(PL)、游離脂肪酸(FFA)等。CE 與TG 受年齡、性別、生活習慣、進食質量等影響。

基本資料

老年高脂血症 老年高脂血症

疾病別名:老年高脂血症,老年人高脂血,老年人血脂過多,senilehyperlipemia

疾病代碼:ICD:E78.5

人體部位:全身就診

科室:老年病科

相關係統:循環系統

發病原因

1.家族性亦稱原發性,多為遺傳,由酶的異常引起。目前病因不明確。

2.繼發性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黏液性水腫、腎病綜合徵、胰腺炎、肝膽疾病、酒精中毒等。

發病機制

某種脂蛋白產生過多或轉化,可不同程度地影響CE和TG。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患者血清脂質的化學分析、外觀、超速離心及紙上電泳等分析,可將脂蛋白分為5類: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即前β-脂蛋白、中間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即β-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即α-脂蛋白;漂浮β-脂蛋白,又稱“闊β-(β-VLDL)”。正常人CE一部分來自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奶油、腦、內臟(特別是肝)屬外源性,另一部分是體內自身合成,屬內源性,90%由肝及腸黏膜合成。血漿TG以食物中攝取為外源性,存在CM中。在肝內由糖類等合成為內源性,存在VLDL中。如高脂飲食後血中CM增高,出現奶油狀血漿,產生外源性高TG血症。高熱量飲食、肥胖、酒精刺激等,VLDL產生過多。肝臟合成與釋放甘油酯超過廓清速度或廓清相對過緩時,血中TG積聚,產生內源性高TG血症。老年人脂代謝異常,多因肥胖、飲酒、服用抗高血壓藥物、飲食和高胰島素血症時發生。

症狀體徵

1.頭暈、耳鳴、頭脹、失眠健忘、腦動脈硬化、腦栓塞。

2.有糖尿病病史,體態肥胖。

3.胸悶、心慌、常發作心絞痛,心電圖提示冠心病,重者可心肌梗死。

4.視物不清、兩眼乾澀,眼底動脈硬化。

5.肝區隱痛、B超提示脂肪肝

6.下肢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出現下肢閉塞性動脈硬化。

診斷檢查

診斷

本病診斷主要依靠化驗檢查。多採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國際膽固醇教育專家組(NCEP)於1988年制訂的標準,即當血漿CE≥6.20mmol/L(240mg/dl),LDL≥3.36mmol/L(130mg/dl),TG≥2.82mmol/L(250mg/dl)及HDL/HOL-C≤0.91mmol/L(35mg/dl)時,即可診斷為高脂蛋白血症。

實驗室檢查

血漿CE≥6.20mmol/L(240mg/dl),LDL≥3.36mmol/L(130mg/dl),TG≥2.82mmol/L(250mg/dl)及HDL/HOL-C≤0.91mmol/L(35mg/dl)。

其他輔助檢查

心電圖可有異常改變。

鑑別診斷

臨床需與家族異常及脂蛋白血症和異常兩種球蛋白血症相鑑別。

併發症

並發動脈粥樣硬化症,動脈硬化又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合併症。

治療方案

1、飲食療法

飲食控制是治療血脂異常的基礎,特別是糖尿病和肥胖病人。脂肪熱量應占總熱量的10%~30%,其中飽和脂肪酸≤10%,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各占10%,CE含量應<300mg/d,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0%~60%,同時補充維生素E,以免體內過氧化脂質生成增加,高纖維飲食、各種豆類及其製品也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2.運動與戒菸

適當運動,利於降低體重,改善OGTT異常。

3.病因治療

明確病因,對因治療。

4.藥物治療

輕度高脂血症不用降脂藥物。飲食控制、運動和原發病治療3個月,效果差者,可加服血脂調節劑。

(1)考來烯胺(消膽胺):又名降脂樹脂1號,不溶於水,腸道不吸收,能使LDL和CE降低。糖尿病患者不宜用。高纖維飲食或配用緩瀉劑,可避免胃腸道不良反應。劑量為16~24g/d,分次口服。

(2)苯氧乙酸衍生物:

①氯貝丁酯(安妥明):能降低血漿TG20%~40%,有抗凝作用。可出現一過性轉氨酶升高及胃腸道反應,長期服用可促使膽石形成及升高血糖,臨床很少用,多選用其他衍生物。

②非諾貝特:降低血TG,副作用較輕。劑量為0.3~0.6g/d,分次口服。

③苯扎貝特:可使血漿CE下降20%~25%,TG下降40%~50%,適用於合併糖尿病者,劑量為0.6g/d,3次/d口服。

④吉非貝齊(諾衡):原發性高脂血症的TG可下降70%,適用血漿高TG血症(Ⅱb和Ⅳ型),肝腎功能不全慎用,劑量為0.6~1.2g/d,2~3次/d口服。

(3)HMG-COA還原酶抑制藥:洛伐他汀(美降脂)和辛伐他汀(舒降脂)對血糖無影響,對DN安全有效。劑量為,0.02~0.08g/d分次或晚餐時頓服。

(4)普羅布考(丙丁酚):抑制肝內合成CE,促進其排泄並抑制其從食物中的吸收,激活LPL活性。劑量為1g/d,分2次服用。

(5)煙酸:抑制脂肪組織脂解和VLDL合成,抑制肝內合成CE。易誘發潰瘍病,升高血尿酸,增加胰島素抵抗。

(6)聯合用藥:小劑量聯合用藥可增加藥物療效,減少副作用。

5.特殊治療

(1)血漿淨化療法:將血漿中LDL通過儀器定期淨化,去掉LDL再送回體內。感染可危及生命。

(2)手術治療:純合子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可先施行門-腔靜脈吻合術後再服血脂調節劑,有一定療效。對老年患者有待研究。

預後

早期治療一般預後良好,一旦有重要合併症,而老年人死於動脈粥樣硬化者約占80%。

預防

1.早期確診病因,積極治療。

2.低熱量、低脂肪飲食。

3.保持膽道通暢,防止血脂升高。

4.適度運動、控制體重,餐後不臥位。

注意問題

飲食控制是治療血脂異常的基礎,特別是糖尿病和肥胖病人。脂肪熱量應占總熱量的10%~30%,其中飽和脂肪酸≤10%,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各占10%,CE含量應<300mg/d,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0%~60%,同時補充維生素E,以免體內過氧化脂質生成增加,高纖維飲食、各種豆類及其製品也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適當運動,利於降低體重,改善OGTT異常。

保健貼士

老年人得了高脂血症,除了積極藥物治療外,合理飲食也是促進和維持脂質代謝平衡的重要措施。因此,老年人要駕馭限制總能量、低脂低膽固醇飲食、高纖維飲食、飲茶戒菸限酒、最佳化生活方式這“五套車”。

一、限制總能量

老年人的基礎代謝率減低,能量需要量要比成年人低。有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則更應嚴格控制能量的攝入,每人每天的能量攝入要控制在29千卡/公斤體重之內,折合主食每天不宜超過300克。營養學家給老年人推薦的食品有:饅頭、米飯、麵包、豆腐、豆漿、牛奶、瘦肉、魚類以及各種蔬菜、水果

二、低脂低膽固醇飲食

高脂血症的老年人要嚴格控制動物脂肪或膽固醇的攝入,食油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為主,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蛋類每天不超過1個,或2至3天1個雞蛋。

三、高纖維飲食

食中的食物纖維可與膽汁酸相結合,增加膽鹽在糞便中的排泄,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富含食物纖維的食物主要有粗糧、雜糧、乾豆類、蔬菜、水果等。每人每天攝入的食物纖維量以35到45克為宜。

四、飲茶戒菸限酒

實驗研究證明:各種茶葉均有降低血脂、促進脂肪代謝的作用,其中以綠茶降血脂作用最好。因此,高脂血症的老年人不妨多飲茶。科學研究表明,長期吸菸或是酗酒均可干擾血脂代謝,使膽固醇甘油三酯上升。所以老年人最好是戒菸限酒。

五、最佳化生活方式

高脂血症老年患者應注意生活方式要有規律性。適當參加體育活動和文娛活動,保持良好心態,儘量避免精神緊張、情緒過分激動、經常熬夜、過度勞累、焦慮或抑鬱等不良心理和精神因素對脂質代謝產生不良影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