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樓吟》

《翠樓吟》是宋代詩人姜夔的作品之一。

作者

姜夔(1155~1221)南宋詞人、音樂家。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在他所處的時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對峙,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十分尖銳複雜。戰爭的災難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於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雖然為此也發出或流露過激昂的呼聲,而淒涼的心情卻表現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學和音樂創作里。慶元(南宋寧宗年號,公元1195~1200年)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一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

詩詞正文

月冷龍沙,塵清虎落,今年漢酺初賜。
新翻胡部曲,聽氈幕元戎歌吹。
層樓高峙。看欄曲縈紅,檐牙飛翠。
人姝麗,粉香吹下,夜寒風細。
此地,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遊戲。
玉梯凝望久,嘆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銷英氣。
西山外,晚來還卷、一簾秋霽。

格律對照

翠樓吟.魂黃之雋 
〔題考〕本調創於姜白石。【詞律】收其“月冷龍沙”一詞,注云:“石帚自製曲。”其所取有二義:(一)為酒樓,﹝攬轡錄﹞:“過相州市,有秦樓、翠樓、康樂樓、月白風清樓,皆旗亭也。”范成大【翠樓】詩:“連衽成堆迓漢宮,翠樓沽酒滿城歡。”自注云:“在秦樓之北,樓上皆飲酒者。”(二)為妝樓,王昌齡【閨怨】詩:“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杜牧【南樓夜】詩:“歌聲長長徹清夜,月色娟娟當翠樓。”詞名取義,殆屬後者。“吟”字但仿樂府,於腔律無關,於題義亦無涉;固與﹝水龍吟﹞之“吟”不同也。 
〔作法〕本調一百零一字。起為四字對句,不用韻。第三句六字,與﹝東風第一枝﹞同。第四句五字,與﹝換巢鸞鳳﹞第四句同。第五句七字,上三下四,協仄,第四字可平;與﹝祝英台﹞結句同。第六句四字協韻,與﹝解語花﹞第六句同。第七句九字,上一字為豆,下為四字兩句,亦可作對偶,與﹝鎖窗寒﹞後闋第三句同。第八句三字仄協;第九、十句為四字兩句;(亦可對偶)正與﹝玉漏遲﹞前結三句相同。後闋首句二字仄協;次句四字平收;實可連合為六字句,與﹝念奴嬌﹞後闋起句相同;惟﹝念奴嬌﹞上兩字不協韻耳。第三句亦九字句,上五下四,協韻。以下與前閱第四句以下同。此首所用平仄,悉遵姜詞,無所更動,其他作家亦然;故句中平仄兩用處甚眇。 
月魄荒唐, 
●●○○(句) 
花靈仿佛, 
○○●●(句) 
相攜最無人處。 
○○●○○▲(協仄韻) 
欄桿芳草外, 
⊙○○●●(句) 
忽驚轉、 
●○●(豆) 
幾聲啼宇。 
⊙○○▲(協仄韻) 
飄零何許, 
○○⊙▲(協仄韻) 
似一縷遊絲, 
●●●○○(豆) 
因風吹去。 
○○⊙▲(協仄韻) 
渾無據, 
○○▲(協仄韻) 
想應淒斷, 
●○○●(句) 
路旁酸雨。 
●○○▲(協仄韻) 
日暮, 
●▲(協仄韻) 
渺渺愁予, 
○●○○(句) 
覺黯然銷者, 
●●○○●(豆) 
別情離緒。 
●○○▲(協仄韻) 
春陰樓外遠, 
⊙○○●●(句) 
入煙柳、 
●○●(豆) 
和鶯私語。 
⊙○○▲(協仄韻) 
連江暝樹, 
○○⊙▲(協仄韻) 
欲打點幽香, 
●●●○○(豆) 
隨郎黏住。 
○○⊙▲(協仄韻) 
能留否, 
○○▲(協仄韻) 
只愁輕絕, 
●○○●(句) 
化為飛絮。 
●○○▲(協仄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