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子功

京劇作為我國的國粹,已有160年左右的歷史。京劇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上。它是我國最大戲種之一。 京劇在1840年前後形成於北京,經過徽劇、漢劇、崑曲、秦腔、弋陽、亂彈等劇種間的不斷的相互融合、不斷的吸收優點,不斷的改變形成京劇。

概念

帽翅功:帽翅功又叫“翅子功”或“耍紗帽翅”。演員以頸部為軸心,帶動頭上的翅子或上、下擺動,或左、右鏇轉,或前、後繞圈。表達了劇中人物沉思、矛盾、猶豫、喜悅等情緒。

京劇術語·表演程式

京劇的表演程式是在長期的舞台實踐和豐富紛繁的社會生活中高度提煉的表演語彙,它不僅使生活萬象舞蹈化、音樂化、節奏化,而且形成了規範不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