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歷史

·1890年,桶狀羽毛球,法國製造,20根羽毛球插植於皮套覆蓋的軟木塞中,此羽毛球的大小是現今的三陪。 s公司製造,16根羽毛插植於軟木球頭裡,用的線是亞麻絲。 ·1963年,實驗性的羽毛球,RSL公司在英國San

·1840年,這是RSL羽毛球博物館收集到的最古老的羽毛球,印度製造,35根羽毛插植於鵝絨布覆蓋的軟木頭裡。依然保持著毽球的形態,是羽毛球的先驅。
·1890年,桶狀羽毛球,法國製造,20根羽毛球插植於皮套覆蓋的軟木塞中,此羽毛球的大小是現今的三陪。
·1990年,由英國slazenger&Sons公司製造,16根羽毛插植於軟木球頭裡,用的線是亞麻絲。
·1915年,由當年非常著名的羽毛球製造公司英國George Busser Ltd生產。使用圓弧狀羽毛插植於鵝絨布覆蓋的軟木頭裡。
·1915年,由倫敦F.H AYRES公司製造,將長莖羽毛插植於軟木頭內,非常紮實。
·1920年,室外型羽毛球,由8根粗壯的羽毛構成,是第一個利用橡膠作為球頭的羽毛球。
·1925年,英國制,利用人工軟色,把羽毛染成各種顏色,外觀不好,並不成功。
·1930年,印度製造,利用雞毛,纏上非常重的棉線,希望加強耐用度,並希望以此與鵝毛球競爭,但是以失敗告終。
·1935年,是實驗性的羽毛球,使用天然羊腸線替代羽毛,由於擴張性不均,且不定性造型,使得飛行不規則。
·1947年,RSL公司在英國Sandwich製造。使用帶斑點且黑色的羽毛,是因為二次世界大戰後缺料的緣故。此羽毛球只適用於白色大廠牆的場所。
·1963年,實驗性的羽毛球,RSL公司在英國Sandwich製造。羽毛被剪成不同的造型,以期獲得更穩定的飛行。該羽毛球的另一大特點是羽桿上纏有了三圈線。飛行優,但不耐用。
·1993年,RSL推出NO.1 tourney高級羽毛球,採用中國東北羽毛,羽毛根莖優質,插植於兩層式複合型軟木球頭內,上層有加強固定羽毛根莖的功能,下層則是傳統的合成皮覆蓋的軟木,能維持優異的觸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