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思考

2. 3. 4.

概念

群體面臨外部環境高壓或在群體內部凝聚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妨礙決策正確性的一種刻板思維模式。
群體思維是群體決策的副產品。它是指群體對於從眾的壓力使群體對不尋常的、少數人的或是不受歡迎的觀點得出不客觀的評價。群體思維嚴重損害的群體的績效。
群體思維現象一般發生在群體成員都追求群體意見一致性的情況下,群體中尋求一致性的規範使群體無力採取行動來客觀地評價待選方案,不落俗套的、少數人的或不受歡迎的觀點難以充分地表達出來,這是由群體壓力所造成的。

影響:

壓制異議、成員從眾附和、不可能對決策作深入討論、也不利於決策形成。

解決辦法:

(l)鼓勵異議
(2)引進外部專家意見
(3)把問題帶到外部諮詢
(4)有意安排唱反調者,激起充分討論
(5)分組議程

症狀表現

1. 群體成員把他們所做出假設的任何反對意見合理化,不管事實是否與他們的假設相衝突,成員始終繼續強化這種假設。
2. 對於那些時不時懷疑群體共同觀點的人,或懷疑大家信奉的證據的人,群體成員對他們施加直接壓力。
3. 那些持懷疑或不同看法的人,往往通過保持沉默,甚至降低自己看法的重要性,來儘量避免與群體觀點不一致。
4. 如果某個人保持沉默,大家往往認為他表示贊成。缺席者就被看作贊成者。

降低群體思維的途徑

1.控制團隊規模。當組織規模擴大時,人們就更為靦腆而保留自己的想法。2. 管理者應當鼓勵團隊領袖保持中立角色,要使所有成員充分表達自己觀點,而不是光顧著自己說。3. 委派一個故意唱反調的人,對共同的觀點提出質疑。4. 讓團隊成員充分探討方案的風險,推遲討論決策方案的潛在收穫,這樣有助於獲得客觀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