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望詩中堂

群望詩中堂

據專家推測,這幅《群望》詩中堂,很有可能是俆渭為某個大戶人家或達官顯貴書寫的。 從這幅中堂中可以看出,當時俆渭的書法技藝已十分嫻熟。 像字的當中,有圓筆的,有方筆的。

《群望詩•中堂》為徐渭年輕時的作品,收藏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博物館,紙本,它尺幅巨大,縱349.5,橫97.5厘米。這幅行楷作品書寫的書寫的是一首為《群望》七律詩,詩的內容為:“桃李晴曛禁苑煙,鑾輿新幸北郊鏇。團花靺鞈蒐春日,細柳旌旗拊髀年,一道甲光將雪借,千群馬色截雲鮮。誰兼將歸為天子,共喜文王九葉玄”。這首詩的內容是講述一個天子在春光明媚的時節出遊,當他來到園林中時,天空出現了一道霞光,緊接著千群馬匹簇擁而來,前呼後擁的隊伍與天子一同行進,在綠樹環繞中充滿著生機勃勃的景象。整首詩句充滿動感,令人神往。
以一首七律詩來描寫皇家出遊的龐大場面,又用大尺幅的紙張來書寫,其筆法縱橫恣肆,率意馳騁,從中不難看出徐渭內心飽含的創作激情。徐渭書寫的《群望》詩是一副中黨。中堂是書畫款式中的一種。中國古代書畫作品的款式主要分為中堂、條幅、對聯、匾額和長卷等。其中,中堂是尺幅比較大的,一般為一整張宣紙大小。中堂名字的由來與中國古代的房屋結構有關。由於舊式房屋天花板比較高,所以堂屋正中的牆壁上適宜掛大尺寸的書畫作品。這些作品就被稱為中堂。堂屋作為中國古人回見和招待賓客的場所,屋內的裝飾比較講究,一些達官顯貴往往會將名人字畫作為中堂。而字畫的題材則帶有吉祥寓意。比如花開富貴的畫作配以名家書法;或是松鶴延年寓意長壽吉祥的畫作。由於中堂的尺寸比較大,這就需要創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把握作品整體布局的能力。

群望詩中堂群望詩中堂

從徐渭書寫的這幅《群望》詩中堂的布局來看,詩句的前半部分字型較為緊湊,後半部分則顯得疏朗,整體如行雲流水。雖然是一首七言律詩,但徐渭並沒有按照詩詞的句式工整排列,而是隨性而為,彰顯個性,足見其豁達奔放的書法之風。
據專家推測,這幅《群望》詩中堂,很有可能是俆渭為某個大戶人家或達官顯貴書寫的。從這幅中堂中可以看出,當時俆渭的書法技藝已十分嫻熟。他寫的字粗看縱橫不羈,洋洋灑灑;細看卻又意趣橫生,極富韻味。這幅書法作品中起筆的變化十分豐富,這個有露鋒、有藏鋒、有提鋒,各種筆法都在裡面。
徐渭(1521—1593),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和軍事家。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大才子”。清代鄭板橋對徐文長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稱“青藤門下走狗”。文學家、藝術家木心先生評其為“英才天縱”。
俆渭天資聰慧,二十歲就考取了秀才。年輕時他懷有滿腔的報國熱情。群望這首詩就表達了俆渭渴望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願望。然而他後來的人生卻並不如意,在後來的科舉考試中,他總是名落孫山,這對他打擊很大。公元1557年,時為明朝嘉靖年間,37歲的俆渭被浙江總督胡宗憲招為幕僚。胡宗憲非常欣賞俆渭的才氣,俆渭也為胡宗憲寫了許多文章,出了不少主意。然而好景不長,由於權臣嚴嵩倒台,與之往來的胡宗憲被鋪下大獄,俆渭隨時有可能被捉拿,這讓他變得有些精神失常。胡宗憲一案最終沒有牽連到俆渭,他卻因為懷疑妻子不忠,誤殺妻子而被捕入獄。七年之後,萬曆皇帝登基,實行大赦,俆渭獲得了自由。他從此更加看破紅塵,變得狂放不羈。不過正是由於這種坎坷的命運和孤傲的性格成就了俆渭在書法和繪畫方面的非凡成就。俆渭出獄後一直以賣畫為生,由於他漠視權貴,部位官僚作畫;因此俆渭的晚年變得窮困潦倒,有時甚至連基本的生活都難以保證。他最終在孤寂與貧困中離開人世。
縱觀俆渭的書法作品,幾乎看不出師承哪家流派,似乎是把中國魏晉以來書法家的書風都融合在一起。整體來看,其筆法放達,不拘一格;但細看每一個字都能感覺到其中有一定的章法。這也是俆渭在豪放中仍然能夠遵循傳統的一種藝術境界。俆渭的豪放在字中顯現出來,首先他寫的字架子很大,架子大以後,但他又把古人的筆法涵蓋在裡面。像字的當中,有圓筆的,有方筆的。文人寫字帖的比較多,寫二王的很多,但是要把這些方的東西、圓的東西揉在裡面,可能也就是俆渭的獨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